实时滚动新闻

徐福记“添加门”引发棕榈油食用安全性担忧

 徐福记“添加门”引发棕榈油食用安全性担忧

  近日,知名糖点企业徐福记的三种产品被曝含两种食品抗氧化剂 “TBHQ”(特丁基对苯二酚)和“BHT”(二丁基羟基甲苯)一事让棕榈油成为了关注的焦点,“棕榈油实为垃圾油种,食品企业为了降低成本而大量使用棕榈油”这种观点再度引发了人们对棕榈油的关注。

  江南大学油脂领域专家王兴国教授对此表示:这种观点虽然占主流但并不十分客观,棕榈油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加工业主要是因为其化学稳定性是所有油种里最好的,而且在高温的条件下不会产生有害物质并可以多次使用。

  中国是食用油消费大国,据国家粮油信息中心的统计数字,2011年我国食用油的消费量达2515万吨,工业及其他消费量为250万吨,合计为2765万吨,人均年消费量已达20.5公斤。我国第一大油种是大豆油,而棕榈油紧随其后。

  正因为棕榈油消费量大而且价格低廉,“垃圾油”一说才占据主导地位。对于部分消费者认为的“便宜无好货”,有知名食用油企相关负责人表示,这就好比黄金与铁的关系,假如有一天黄金的开采量远远超过了铁,那么黄金的市场价格肯定会比铁低,但并不能因此而否认黄金固有的耐高温、耐腐蚀、光泽性好等优于铁的物理属性;同样,棕榈油价格便宜完全是因为其天然产量大。

  该油企负责人表示,目前整个餐饮业用油一年约为800到900万吨,其中棕榈油占50%到60%,这还不含家庭用油、食品加工用油及未统计进去的散装油。

  同时,该负责人还说,棕榈油既可以直接使用,也可以与其他油种调和后使用,因其属性特别,能部分替代其它油脂,其可代替的有大豆油、花生油、向日葵油、椰子油、猪油和牛油等,所以棕榈油的用途非常广泛,不仅餐厅、食堂等餐饮单位会用,目前市场上销量颇广的小包装调和油也会含有棕榈油。

  由于“添加门”的事件,人们又认识了两种新物质——“TBHQ”(特丁基对苯二酚)和“BHT”(二丁基羟基甲苯),甚至有观点呼吁应该禁止使用这两种食品添加剂。

  对此,王国兴教授表示:“这种看法片面及偏激。对于这两种添加剂的使用,国家有着严格的规定,企业也是可以依法添加的。”按中国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2760-1996(04.007)规定,TBHQ适用于动植物脂肪和富脂食品,特别适用于植物油中,是色拉油、调和油、高烹油首选的抗氧化剂。它具有高效、抑菌、经济等特点,广泛应用于油脂、食品、医药和饲料,是新一代的油脂抗氧化剂。中华人民共和国食 品 添 加 剂 使 用 卫 生 标 准GB2760(0.4.007)规定,TBHQ可用于食用油脂、油炸食品、干鱼制品、饼干、方便面、速煮米、干果罐头、腌制肉制品等。最大使用量为0.2g/kg。一般建议使用量为油脂总量的0.01%—0.02%。

 

相关新闻:

 
赞助商链接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新 闻

推荐排行热点
  1. 1肯德基油条超长保质期 9个月食用没问题
  2. 22012年终盘点:食品安全事件毒物
  3. 3康师傅今麦郎 被指外包装用纸不合规
  4. 4“速成鸡”牵出新希望等多家企业 产业链被指
  5. 5水果贴洋标签价翻番 洋水果标签仅需几分钱
  6. 6农业部回应吃猪肉等于自杀:安全总体有保障
  7. 7逾23吨劣质洋奶粉被挡国门外 已作退货销毁处
  8. 8中西部首个台湾(法国)红标土鸡品种落户成都
  9. 9央视称特供基本均为假冒 系借国家之名以次充
  10. 10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提高儿童化妆品“安全门槛
  1. 1北京食品安全犯罪5年禁入行业 终身处罚被废止
  2. 2研究机构公布四家龙头白酒公司塑化剂检测报告
  3. 3逾23吨劣质洋奶粉被挡国门外 已作退货销毁处
  4. 4中西部首个台湾(法国)红标土鸡品种落户成都
  5. 5小小光明宝宝奶酪因含禁用乳矿物盐被勒令停产
  6. 6质检总局要求进口商召回辛拉面等6种含致癌物
  7. 7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提高儿童化妆品“安全门槛
  8. 8东阿阿胶终端价格混乱:同款产品价差132元
  9. 9央视:特供品基本均假冒 系借国家之名以次充
  10. 10五星级日本料理店突然关门 消费卡余额无法使
  1. 112月投诉统计分析报告:网络购物亟待规范
  2. 2京东再出安全事故 用户账号莫名被盗
  3. 3中兴手机主板有“缺陷” 新机换5次仍有问题
  4. 4淘宝双十一不仅仅是超售
  5. 5美素佳儿2段金装奶粉里有红色异物
  6. 6盘点2012年度全国十大消费热点投诉
  7. 7家电、电信业投诉成2012年度消费者投诉重灾区
  8. 8锐志刹车失灵出车祸 厂家称刹车没问题
  9. 9东风悦达起亚智跑新车导航黑屏
  10. 1011月投诉报告:软件问题成为产品质量“软肋”
中国质量万里行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 服务声明 | 招聘信息
Copyright © 2002 - 2012 京ICP备120045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