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珠宝抽查三成多不合格 周六福等品牌在列

春节长假也是消费黄金周,而珠宝、黄金等贵金属更是迎来了销售高峰。然而,春节前,广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在对这一热点节日商品质量进行抽查时发现,有三成多的珠宝、贵金属质量不合格,周六福、金六福、金凤祥等知名品牌也“榜上有名”。

这一抽查信息在消费者中引起了广泛的关注。许多消费者反映,珠宝等是专业性较强的商品,由于技术障碍,消费者难以辨其真假好坏,不法商家则利用这一特点能蒙则蒙,让消费者花了“大价钱”买了物不所值的“贵产品”。消费者们纷纷质疑,还有多少技术障碍在制造“商品黑洞”?如何堵住这一“商品黑洞”呢?

纯度不合格欺诈消费者

春节期间,珠宝、黄金等又迎来了销售高峰。广东省质监局在节前特地公布了珠宝贵金属质量的抽查结果,在抽检的307批次产品中查出15款产品贵金属纯度不合格,76款产品标识不合格,总体合格率仅66.8%。而就在不久前,在广东省工商局对该省流通领域黄金、铂金饰品质量监测情况通报中,贵金属纯度不合格率达14.2%,饰品印记、标签及其他标识物不合格率高达55.8%。贵金属纯度和产品标识成为主要不合格项目。

记者采访了解到,在广东省质监局此次抽查的贵金属纯度不合格产品名单中,大部分生产企业都是中小企业,但也不乏周六福、福生生等著名品牌的身影,如东莞市南城正品首饰店生产的周六福牌纯银童镯(生产日期:2011.1,型号规格:纯银童镯)、福生生珠宝生产的福生生牌铂999项链(生产日期:2011,型号规格:9.48克)就被查出贵金属纯度不合格。质监部门在对“张万福珠宝”生产的张万福牌Au750金项链(生产日期:2010,型号规格:2.41克)进行抽检时,还遭到了拒检。

广州市工商局消费者权益保护处执法人员胡凯介绍说,珠宝玉石等商品抽检发现的主要问题就是用“B货”“C货”来冒充“A货”,而黄金等贵金属商品最严重的问题就是贵金属的纯度问题,纯度不合格涉嫌欺诈消费者。

另一个问题就是标识和贵金属印记不合格。在广东省质监局近日进行的抽检中,有74批次产品标签及其他标识物不合格,主要表现为缺少厂名厂址、饰品质量、执行标准、饰品名称等。有60批次产品贵金属印记不合格。

贵金属印记是强制性国家标准要求贵金属饰品必须标注的内容,贵金属印记应包括厂家代号、贵金属材料、贵金属纯度等内容。“厂家代号系生产厂商的标识,不标注厂家代号,无法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在流通中发现产品质量问题时,无法追溯产品的生产责任主体。”胡凯说。

商品欺诈是如何形成的?

一位长期从事稽查执法的质监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加工黄金首饰时,必须加入其他金属才能焊接好,因此会降低整体产品的贵金属纯度,但是产品在出厂之前都必须经过检测确定其贵金属纯度并标注。然而现实中,有的由于加工工艺不够精湛使得产品达不到标准,有的则是企业故意将标称的贵金属纯度高于实际纯度以牟取暴利。暴利是让不法珠宝生产企业屡屡进行欺诈的最重要原因。

在广东省工商行政管理局进行的贵金属质量抽查中,标称为“恒星珠宝有限公司”生产的恒星牌千足金镶碧玉吊坠,两件样品实测值比标称值分别轻0.18克和0.12克,为标准允差的18倍和12倍。按照目前的黄金原料价300元/克计算,该组两件样品额外赚取的价值约为90元,平均每件产品获得45元“超额利润”。

与此同时,图“省事”让不合格珠宝“顺利”进入消费者手中。产品进入流通领域以后,珠宝经营商有权对产品进行检测,但是这个环节往往被忽略。珠宝经营商张生(化名)告诉记者,检测需经销商自己支付费用,并且需要等待较长时间,所以很多经销商都是不经检测直接将产品投入销售。

对于产品贵金属印记、标签及其他标识物不合格,广东省质监局有关人员分析认为,主要原因是生产企业对产品标识不够重视或者对产品标准理解不透彻,也存在故意不按要求标明以求在出现质量纠纷时逃避责任。

更为重要的是,珠宝、黄金等贵金属属于专业性较强的商品,如果不借助专业的检测手段,消费者难以辨识真伪好坏,这种技术障碍也给不良经营者有机可乘,形成了一个不良经营者赚取非法利润的“商品黑洞”。广东省工商局有关负责人说,此类不合格饰品在不破坏的前提下,消费者选购时无法核实金的净质量,如果生产商有意短斤缺两,消费者是难以发现的。张生也坦言,“消费者在购买贵金属商品时,虽然经销商都会当面称量产品重量,但是实际上产品纯度如何、称量的工具是否标准,其间‘猫腻’对于消费者来说基本上是个谜。”

商品黑洞谁来堵住?

广东省质监局有关负责人则表示,质监部门每年都会针对贵金属商品进行抽检督促生产企业提高质量水平,对于发现问题产品的企业将连续进行抽检以实现连续监督。这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负责人同时也坦言,“仅仅依靠政府部门的抽查并不能完全保障产品绝对合格,更重要的是,企业要加强自律,落实企业主体责任才能减少不合格产品流入市场,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然而,依靠企业自律,许多消费者仍然感到购买此类商品心里不踏实。消费者刘玉华喜好黄金饰品,她春节期间购买了多款黄金首饰。她告诉记者,如果怀疑黄金首饰不合格,可将产品送到当地贵金属商品检测站进行检测,但费用需自己首先承担,如果检验确证为不合格产品,消费者才可以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向生产者或经营者追索检验费和其他损失。“一方面,检测时间长、手续麻烦,一方面还要自掏腰包支付检测费,许多消费者宁愿忍气吞声,只好为‘商品黑洞’买单。”刘玉华这番话道出了普通消费者普遍存在的困惑。

张生则告诉了记者目前珠宝行业质量参差不齐的根本原因。张生说,目前国家法律主要只对关系人身健康、安全的行业设定了准入门槛,而对于贵金属商品行业几乎没有设定准入门槛,只需取得工商部门颁发的营业许可证便可投入生产,无需取得3C认证,也无需具备一定的规模实力,导致该行业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因而,国家有关部门很有必要对这一行业设定准入门槛,提高行业的整体水平。

消费专家则提醒消费者购买珠宝贵金属饰品时应注意:饰品标签上的标注内容应该与开具票据的饰品名称、销售人员口述的内容一致,不可以用数字或字母等代号表示,并注意保留购买凭证;购买贵金属饰品时,应注意是否打有印记。购买贵重珠宝玉石饰品时,应向商家索要宝石鉴定证书或钻石分级证书,以免受骗上当;复核饰品质量(复秤),是否与标称一致,检查镶嵌珠宝首饰镶石是否牢固。对购买的饰品有疑问时,应及时咨询检验机构,维护自己的权益。

记者陈冀、欧甸丘

赞助商链接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新 闻

推荐排行热点
  1. 1安信地板3种产品被检不合格 表示将立即整改
  2. 2苏泊尔产品信任度大幅下降 2012年表现不会很
  3. 3国产奶粉苦撑两年首次提价 称不涨价生存成问
  4. 4光明新鲜屋牛奶月内涨价 其他品牌暂不跟进
  5. 5婚恋网站“三托四骗”泛滥 实名制或成治骗良
  6. 6安信董事长承认三项指标不合格 称将负责到底
  7. 7“真假乔丹”引发名人抢注争论
  8. 8压岁钱坐地起价 网友戏称春节简直是春劫
  9. 9山寨版春晚礼服网上热销
  10. 10圆通等多家快递公司半歇业 部分开业公司加收
  1. 1中国质量万里行发布警示:警惕ABCD农业投资项
  2. 2ABCD财富网上市被指天方夜谭 投资恐落空
  3. 3达芬奇家居“造假门”始末
  4. 4尿毒症父亲写给儿子的五封信
  5. 5关于诺基亚N97屏幕失灵的问题解决方案
  6. 6网友再晒三亚饭店宰客账单 7个菜要价9746元
  7. 7元宵后生猪跌价两成 零售肉价仍然坚挺
  8. 8蒙牛纯牛奶检出强致癌物 称未销售不涉及召回
  9. 9北京远洋地产保温材料违规 遭业主集体维权
  10. 10网曝万科全装修房大量使用安信品牌劣质毒地板
  1. 1京东“删单门”引发用户投诉 IP判断“经销商
  2. 2福克斯熄火升级问题频现 成车主心病
  3. 312月投诉报告:网络团购假诈问题集中爆发
  4. 4北京为降低PM2.5劝返1850辆违法大货车
  5. 5小米手机质量遭消费者质疑
  6. 6荣威350变速箱异响困扰用户
  7. 7网友质疑同悦“主动服务”出招防锈得不到回应
  8. 8中国质量万里行消费警示
  9. 9温州信贷危机折射实体经济困局
  10. 10调查山西老陈醋 还原勾兑门真相
中国质量万里行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 服务声明 | 招聘信息
Copyright © 2002 - 2012 京ICP备120045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