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产奶粉被指“缺碘” 海外代购风险重重

  新华网上海8月16日电 (记者周蕊陈爱平)近日,香港食物安全中心公布多款日本产的初生婴儿奶粉碘含量不足,可能影响婴儿的甲状腺功能乃至脑部发育。记者了解到,尽管相关企业解释“缺碘”源于中日国标不同,但这一事件又再次凸显奶粉代购背后的维权风险。

  多款日产奶粉陷入“缺碘风波”

  香港特区政府食物及卫生局局长高永文近日表示,香港食物安全中心抽验市面出售的婴儿配方奶粉,发现6个样本的碘含量低于食品法典委员会的要求。若按奶粉罐上标签建议的喂奶量喂食,婴儿的碘摄取量不到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摄取量的三分之一。

  此后,香港食物安全中心再度公布称,发现四款日本婴儿配方奶粉碘含量较低,包括明治HP无乳糖配方奶粉(0至36个月)、和光堂细仔奶粉(0至9个月)、森永细仔奶粉(0至12个月)和森永罐装缩氨酸低敏奶粉(0至12个月)。

  香港特区政府食物及卫生局的通报还显示,来自法国的菲思力婴儿配方奶粉1段和来自荷兰的美素佳儿金装婴儿配方奶粉1段也榜上有名,两款产品的碘含量同样低于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世界卫生组织和中国国标的规定。

  香港特区政府食物及卫生局方面近日表示,这些碘含量较低的奶粉可能影响婴儿的甲状腺功能,若甲状腺功能显著受影响,可能影响脑部发育。

  尽管从去年初以来,我国已禁止日本原产奶粉进口中国,至今并未解禁,但对一些年轻妈妈来说,日产奶粉就是高质量和“更适合黄种人体质”的代名词。

  记者在淘宝网上搜寻海外代购的“明治奶粉”“森永奶粉”和“和光堂奶粉”发现,有高达数千件产品。其中显示为“全球购商家”日本直送的原装森永奶粉仅在过去一个月就有132件订单,每单奶粉订购少则2、3罐,多的高达12罐。

  标准不一源于饮食习惯不同?

  多家乳品公司方面随后声明,所涉产品是根据日本标准生产的,在日本食用没有问题;而其在中国大陆销售的奶粉则是符合中国国标的。

  事实上,和明治奶粉震后出口中国的奶粉产地改为澳大利亚一样,和光堂从日本大地震后对中国出口的奶粉产地并非日本本国,而是荷兰。同时,和光堂方面已第一时间分别送样品到国家权威机构、国际第三方认证机构检测。

  和光堂大陆区总代理大连万霖贸易有限公司还表示,市面上购买到的日本原产奶粉如果不是震前正规渠道进口的库存,就是通过未通过商检和海关非正常渠道进入的产品。

  记者查阅去年实施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婴儿配方食品》(GB10765—2010),发现碘列在“矿物质指标”内,每100千卡含量10.5至58.6微克,每100千焦含量为2.5到14微克,远高于两款日产奶粉的检测含碘量。

  儿科专家张思莱在认证微博上表示,日本的婴儿配方奶粉可能制定的含碘量低,因为日本国民吃海产品、海盐多,不甚缺碘。但对于内陆地区和缺碘地区就不合适,所以进口奶粉必须符合所进口国家的标准。“我还是重申不要代购,留神其中含有的营养素不符合本国标准,而影响孩子发育。”

  海外代购风险重重维权“难于上青天”

  三聚氰胺事件距今已几年,但国产奶粉的负面新闻时有所闻,中国消费者始终偏爱进口奶粉;由于国内外价差较大、对原产国信任度较高等原因,中国妈妈们也不惜直接从海外辗转购买,而非在国内正规渠道购买“洋奶粉”。

  尽管近年来“洋奶粉”也爆发了包括美赞臣“金属门”等在内的多起食品安全事件,然而消费者对洋品牌出现的品质问题,往往“选择性忽视”。

  业内人士指出,除了饮食习惯、营养需求的风险外,在遇到原产国召回、爆出食品安全事件时,中国妈妈的维权之路亦“难于上青天”。

  上海市万达律师事务所律师张兰指出,“洋奶粉”在原产国宣布召回时,国内消费者都有权利申请召回,但巨大的维权成本往往让其望而生畏。“这种召回的法律关系是在境外购买发生的,海外代购的奶粉到手时通常已‘多重转手’,代购商家也往往不提供购买小票等原始证明,即使能退货,也只能走购买时的渠道申请召回。对每次购买10罐8罐的消费者来说,维权漫长而复杂。”

  上海泛洋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刘春泉介绍,在企业的境外母公司宣布召回产品时,中国子公司并没有法律义务帮助召回产品。这是因为一旦奶企在中国注册子公司,就成为了独立法人,加之洋品牌每个销售区域子公司都有各自的财务、运营和营销手段,此外还有定价问题。

  专家同时认为,尽管从法律角度中国子公司没义务帮助召回,但如果跨国公司遇到食品安全事件便摆出“隔岸观火”的架势,对企业形象必然会有负面影响。如果能想消费者之所想,先行赔付或代理召回,则能有正面的公关效应。

  此外,专家提醒,境外代购有风险,为将损失降到最低,消费者应坚持要求代购方提供原始购买单据,以保障自身利益。

  (周蕊陈爱平)

已有6500条与海外代购相关的微博 参与讨论
赞助商链接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新 闻

推荐排行热点
  1. 1多知名品牌消费者满意度低 可口可乐得分垫底
  2. 2公共卫生间洗手液存猫腻 多为散装货或致病
  3. 3超市小票催生黑色利益链 票贩子月入万元
  4. 4普通凉席能养脑败火系炒作 商家忽悠消费者
  5. 5国货冒充进口商品难辨真假 可据条形码区分
  6. 6伦敦奥运被指最商业化 薯条不单卖只能配炸鱼
  7. 7暴雨后安全锤销量增6倍 北京3天卖出1225把
  8. 8洋品牌屡上质量黑榜 监管不力是主因
  9. 9浙江台州干部选拔考微博 6成不懂3人交白卷
  10. 10广州市消委会:洗名贵衣物可议价 坏了需全赔
  1. 1质检总局:苏皖闽3种黄酒不符合标准
  2. 2苏宁易购涉嫌欺诈 一件物品竟有三个价格
  3. 3雨润集团再现“问题肉” 被查含致癌病变淋巴
  4. 4日本老兵口述轮奸中国女孩(组图)
  5. 5关于诺基亚N97屏幕失灵的问题解决方案
  6. 6夜幕下的罪恶与情色 午夜“风景”
  7. 7苏宁易购身陷促销门 超级0元购规则前后不一
  8. 880年代强奸犯死刑现场(组图)
  9. 9工商总局曝光五日瘦身汤等15条违法广告
  10. 10美赞臣等洋奶粉陷添香门 送检细节曝光
  1. 1戴尔笔记本长“斑”厂家认定“物理损坏”
  2. 2苏宁易购频遭投诉 解决问题不及时
  3. 3美素奶粉被曝有异物
  4. 4DSG风波尘埃落定 婴儿食品安全不容忽视
  5. 5黄海乘用车频遭投诉 厂家称受限于供应商
  6. 6苏宁易购随意更改订单引消费者不满
  7. 7美赞臣奶粉吃出虫子 厂家坚信食品安全
  8. 8途观EPC灯亮全车抖动严重
  9. 9戴尔笔记本投诉明显增多
  10. 10“去哪儿网”特价机票的退款难题
中国质量万里行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 服务声明 | 招聘信息
Copyright © 2002 - 2012 京ICP备120045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