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时滚动新闻

“文凭工厂”误导教育消费

2017-08-16 11:40:16    中国质量万里行    文/申杰    点击:

  近年来,网上多次公布“中国虚假大学警示榜”,曝光了国内210所不具招生资格、没有办学资质、涉嫌非法招生和网络诈骗的虚假大学,其中北京为虚假大学的集中地。这类大学都建有空壳网站,无实体校址,打着大学的幌子,从事着伪造学历文凭证书之类的招生诈骗。

  每年高考结束,总有一些低分考生接到某某院校的录取通知书。

  然而这些录取通知书恰恰就是野鸡大学。野鸡大学看上去高大上,实则在骗取考生的钱财。

  野鸡大学遍布中外野鸡大学也称“学历工厂”、“虚假大学”、“学店”,其办学以营利为目的,通常采用与知名大学院校容易混淆的名称,以混淆视听的方式招收学生,以各种手段钻相关国家法律漏洞,滥发文凭。野鸡大学所涉及的欺骗既有假学校,也有假学历。

  此类院校又被称为“文凭工厂”,主要是指虽然是合法机构(个别学校甚至不存在),但不被所在国社会、用人企业认可的学校,主要指标是花钱买文凭,而买来的文凭不被用人单位认可。

  2014年末,中国与全球化研究中心援引美国大学一项统计数据称,美国“野鸡大学”泛滥成灾,而中国成为其最大的受害国,美国的野鸡大学每年的学位证书95%给了中国人。

  2016年5月19日,上大学网联合百度安全发布了第五批虚假大学名单。这些不具招生资格、没有办学资质、涉嫌伪造售卖虚假学历文凭证书、涉嫌非法招生或网络诈骗的虚假大学,依据网友举报和提供线索,上大学网专家团队历经两个月的调查取证,再次挖出曝光73所虚假大学。至此,上大学网已经曝光5批虚假大学,共计400余所。

  如今中国父母都把子女送往国外深造,这也就造成野鸡大学成为中国留学市场的一大痼疾,一方面为中国海外留学生造成了巨大的人力、物力和时间浪费,另一方面给整个社会的公信力带来巨大的创伤,特别是一些政府、高校人员的野鸡大学文凭不时现于媒体,对政府、高校、企业的公信力造成了极坏的影响。

  “野鸡大学”不仅国外有,国内也有,并且还很多。相对于国外的“野鸡大学”来说,国内“野鸡大学”的危害更大。能出国留学的人,毕竟远比不能出国留学的少很多;另一方面国外的“野鸡大学”

  不会扰乱我国的高等教育,但国内“野鸡大学”的泛滥成灾,显然会对我国的高等教育造成严重扰乱——既让许多学生、家长和正规高校深受其害,又让地方教育厅(或教委)和教育部深受其害——被媒体和舆论指责为不作为、失职、渎职等。

  野鸡大学常用伪装套路套路一:华丽丽的名字和包装一般“野鸡大学”的经营者其实还挺“有一套”,某些野鸡大学在决定招生之前,做了充分的市场调查,知道现在的考生和家长都喜欢名字响亮大气的学校。所以,他们先给每所“野鸡大学”都起了一个响亮的名字。例如:XX工商管理大学、XX现代经贸大学、XX经济管理大学等。

  有的野鸡大学甚至用冒名,即伪装成一些真实存在的学校,或是使用正规高校的曾用名。如今年被曝光的“华北国医学院”,冒用的名称来自新中国成立前的华北国医学院;北京兴华大学,本是经北京市教委批准的民办高等教育机构,也被虚假大学拿来建了假官网,进行文凭倒卖。

  套路二:被忽悠考生的分数要足够“低”

  部分野鸡大学光有响亮的名字可不够,如何招生赚钱才是关键。所以市场调查之后,这些人就制定了招生“门槛”。用招办人士的话来说,人家对“忽悠”对象也是有要求的,首先考生成绩足够差才行。如果考生能考四五百分,那完全可以上个正规的专科甚至本科学校,根本不会光顾这些大学。所以,他们在考点招生时,往往会先问清楚考生大概的分数,一般400分以下的考生才是他们的目标。

  套路三:伪造假域名、假证书查询系统虚假大学也有官网,但内容多抄袭篡改自正规大学网站,部分虚假大学甚至从多处移花接木,盗用正规大学的新闻和图片。正规公办高等教育机构官方网站的域名后缀为“.edu.cn”,虚假大学的网站后缀多为“.com”或“.cn”。不过,也有虚假大学注意到这一细节,试图在域名中增加“edu”来伪装。

  不仅如此,虚假大学的网站上往往都有所谓的“证书查询系统”,此外还有在线报名/咨询/留言的入口,访问者可留下自己的姓名、电话等信息,或是直接通过QQ等即时通讯软件和对方交流。借助山寨网站骗钱,才是造假者的最终目的。在高考出分之后到正规大学投寄通知书之前,虚假大学会给考生寄假的录取通知书行骗。与真的录取通知书不同,这些伪造的录取通知书会带有银行账号,并催促考生尽快打钱,否则“录取资格”作废。

  有的虚假大学直接告诉考生,给钱就有学历,经过国家认证,可在网上查询并验证。如果有考生希望进行核实,山寨网站就派上了用场,缺乏辨识经验的考生很可能被伪造的查询系统蒙蔽。

  “文凭社会”催生“野鸡大学”

  近些年关于“野鸡大学”害人的事件接连不断,针对于此,考生家长不但应该对野鸡大学有所了解和防备,更应该主动采取措施以防更多人上当受骗。报考国外野鸡大学无外乎以下三种人:第一种是不知情受骗型;第二种是无法完成学业型;第三种是“主动受骗”型。

  但不论缘于哪一种,其根源还是我国对“野鸡大学”的监管体系有漏洞。只公布一个正规学校名单,不对产生问题的根源加以解决,未免有避重就轻,推脱责任之嫌。

  之所以“野鸡大学”在国外逐渐泛滥,主要有以下原因:

  我国对学历的盲目崇拜是“野鸡大学”泛滥的首要原因。改革开放以来对教育极为重视,从小考生就知道“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道理。诚然,多多学习知识没有错,但越来越多的人认为学历就是知识的代表,只要有高学历就能得到社会的认可,找到好的工作,过上富足生活,自己的人生价值也就容易实现。因此,千方百计的让自己有个高学历,而不是脚踏实地的去学习有用的知识,当学习过于功利化的时候,必然会带来学历造假的恶果。

  其次,国内的教育制度不合理,教学水平待提高是又一原因。

  我国的教育制度以应试教育为主,千万种孩子入学,一种学生毕业,学习与实践相分离,分数是考核优不优秀的唯一标准,让许多人的爱好和特长被抹杀。

  此外,取得货真价实的高学历要付出的代价异常巨大,从小学到研究生就得将近20年的时间,而这其中很多宝贵的年轻时间过的没有实际意义,被白白的浪费。教育体制的落后和成本的过高,让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出国留学,从而给“野鸡大学”提供了潜在生源。

  对“野鸡大学”的追责措施缺失,监管体系不严,是第三个原因。

  我国的教育部门对本国的学历监督经验老道,但对留学领域的监督管理显得非常稚嫩。对“黑中介”无法根除,相关法律缺失,与国外沟通不善,缺少事发前的权威咨询机构等等,让“野鸡文凭”成为了一个无人监管的产业链。即使发现有人被骗,也无法向身在国外的“野鸡大学”追责,更不能弥补哪怕一点损失,很辛苦多年的留学生不但损失了青春,对骗人的机构还束手无策。

  而从根本上看,虚假大学和招生诈骗问题,折射出我国仍旧是学历社会,以文凭识人。正是由于用人单位在招聘用人时看文凭而非能力,因此,有的没有文凭者就想办法去搞一张文凭以“敲开”大门,还有的学校、机构就做贩卖文凭的生意。要全面治理虚假大学和招生诈骗,需要改革我国的文凭授予制度,实行自主办学、自授文凭,文凭含金量由社会认可,如此一来,社会就会关注教育本身的质量,而不是看重文凭。那么,野鸡大学为何屡禁不绝?据了解,一方面是因为网站建设手续简单、成本极低,且在境外注册容易逃脱监管。另一方面,一些花钱买假的人也助长了虚假大学的泛滥。有的人明知证书是假,但因为报考、升职、入户等需求,所以花钱买假文凭。

  如何识别“中国式”

  野鸡大学伎俩识别一所大学是否为正规高校,是否具有合法办学资质,是否具有当年招生资格,是否具有当年在全国秋季高考期间的统招资格,只要核实清楚以下几点就可以:

  首先,核对教育部当年公布的高校名单和具有高招资格的高校名单。

  2013年6月27日、2012年5月7日和2011年6月8日,国家教育部都分别公布了当年的《教育部批准的高等学校名单、新批准的学校名单》,分别是截至2013年6月21日、截至2012年4月24日和截至2011年5月23日,而且每年全国正规高校的个数是不一样的,因为每年都会有新批准、更名合并或被撤销建制的高校出现。

  同时,在每年高考前,国家教育部一般会公布当年的《具有普通高等学历教育招生资格的高等学校名单》,这份名单里的高校个数和教育部当年批准的高校名单个数,会有所不同,因为有些高校正处在新批准筹建期或停止招生整顿期,是不准予招生的;另外,其中的成人高等学校一般不会纳入当年“有普通高等学历教育招生资格”,这些高校一般通过每年10月12、13日全国统一组织的“成人高考”进行招生。

  但是,2014年高考至今,教育部尚未公布2014年具有高招资格的高校名单,原因可能在于,自2013年5月至2014年6月,教育部又最新批准了146所高校更名、转设或合并。

  其次,核对当地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最新公布的民办高等教育机构的年检合格名单。

  这些虚假大学一般都会自称为“国家教育部备案、某某省教育厅批准的民办高等院校”,无论是民办普通统招高等学校,还是民办非学历高等教育机构(含助学、培训机构)的名单,各地教育厅(教委)都应定期通报公布。

  例如,2013年5月30日,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对外公布了《2012年民办高等学校及其他民办高等教育机构办学状况评估及年度检查合格学校名单》,其中,40所全日制的民办非学历高等教育机构、23所非全日制的民办非学历高等教育机构达到评估和年检合格标准。

  同时,现在各地各类非学历高等教育机构的审批、监管、招生、宣传、收费、办学、就读和颁证等各种情况,目前在国内比较混乱和良莠不齐,低分高考生慎重考虑这类学校。

标 签:     

相关新闻:

下一篇:最后一页
中国质量万里行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声明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 2002 - 2015 京ICP备130128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