累计服务企业930余家!四川成都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知产”动能
2025-11-06 点击:次
面对传统家具智能化转型的困扰,崇州市的四通瑞坤科技有限公司在成都市智能家居产业知识产权赋能中心的协助下,通过“微导航”明确了向全屋智能进军的方向;彭州市的四川诚景鑫医药科技有限公司,通过成都市中医药产业知识产权赋能中心搭建的桥梁,与大连理工大学成都研究院结成“创新合伙人”,短短三个月便攻克了三个重点药物项目的技术难关……如今,在四川成都,知识产权产业赋能中心(以下简称“赋能中心”)正成为破解企业难题、激发产业活力的“关键变量”。
这些活跃在基层的赋能中心,共同构成了成都市市场监管局统筹布局的产业知识产权公共服务网络。据了解,目前,该市已在智能终端、生物医药、轨道交通、新材料、电子信息、金融科技、中医药、智能家居等8个重点产业领域布局建设了8个赋能中心。它们由成都市市场监管局统筹立项,联合产业功能区、属地知识产权管理部门、知识产权专业服务机构及产业联盟等多方力量共建,面向企业提供知识产权咨询、信息检索、专利导航、高价值专利培育、维权咨询、宣传培训、供需对接及人才培育等精准服务,通过知识产权的高质量创造、高效益运用和高水平保护,进一步提升产业创新发展动能。
崇州实践:全流程服务激活“知产”价值
位于崇州市的成都市智能家居产业知识产权赋能中心,已构建起了知识产权全流程服务体系。该中心不仅帮助四通瑞坤公司找准转型路径,还为专注新材料研发的领益科技公司精准对接了成都数之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协力攻关“透明胶缺料不良检测”技术难题。自运营以来,该中心已促成专利实施转化、交易、转让许可合同各100项,交易额超12亿元,完成专利质押融资1.9亿元;推动产学研合作项目3个,服务企业超200家,为“川派家居”绿色转型注入了新动能。

彭州样本:精准对接加速成果转化
在彭州市,成都市中医药产业知识产权赋能中心积极扮演“红娘”角色。在今年4月由该中心参与搭建的“科创天府・智汇蓉城”科技成果对接活动上,促成了大连理工大学成都研究院与四川诚景鑫医药科技有限公司的“院企合作”。企业负责人感慨:“这种合作模式风险较低,不用支付前期研发费就能获得优质原料。短短三个月,我们三个重点药物项目接连突破,这个速度过去想都不敢想!”据悉,双方共建“药用矿物及高分子材料研究中心”,快速推动项目研发,其中一项血液疾病药物核心工艺已打通,预计三年内可获批上市。自运营以来,该中心已新增24家企业完成专利产品备案,新增74件知识产权挂牌交易,高效完成了多份产业决策支撑报告,充分彰显了知识产权在激励创新、助力项目落地中的积极作用。

成都成效:系统赋能构筑“知产盾牌”
成都,正在通过专业的知识产权服务为产业发展注入源头活水。全市各赋能中心自运营以来,始终以企业需求为导向,已累计服务企业930余家,开展产业专利导航11个、企业专利微导航48个。其中,轨道交通产业知识产权赋能中心组建成渝轨道交通产业知识产权创新联合体,推动150件专利成功转让;智能终端产业知识产权赋能中心为成都中建材提供知识产权闭环服务,助力企业优势专利完成专利密集型产品备案并获得980万元质押融资;各中心还通过举办专业沙龙、专项培训等活动,系统提升企业知识产权创造、运用和保护能力。这种“一业一中心”的专业化服务模式,让知识产权工作从分散服务走向系统赋能,从单一支持走向全链护航,为成都重点产业发展构筑起坚实的“知识产权盾牌”。

成都市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该局将进一步深化赋能中心建设,持续完善政策支持与服务体系,推动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为成都产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更为强劲的知识产权动能。
扫码投诉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44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