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长效机制 四川成都强化节令食品全链条监管
2025-10-29 中国质量万里行 点击:次
近日,四川省成都市市场监管部门以“在成都,放心吃”食品安全守护专项行动为载体,针对月饼等节令食品制定了生产销售监管工作指南。从产量规划、包装规范,到销售管理、回收处置,成都正逐步建立起节令性食品长效监管机制。

今年以来,成都市以月饼、粽子等节假日消费量大的食品为重点,加大进货查验、保质期、储存运输、加工环境等过程的风险隐患排查,督促相关经营主体严格按照法律法规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
针对月饼、粽子等节令食品的特点,成都市市场监管部门从三个关键环节入手,通过制定工作指南,建立节令性食品长效监管机制,确保食品安全监管无死角。

生产环节,属地市场监管部门指导节令食品生产者结合历年销售情况合理制订生产计划,尽量确保节令食品在节令期间销售完毕。同时,要求生产者严格遵守《限制商品过度包装要求 食品和化妆品》,优化商品包装设计,科学确定礼盒包装层数。
流通环节,要求节令食品经营者建立食品进货查验记录制度,如实记录名称、规格、数量、生产日期或生产批号、保质期等信息。从事节令食品批发业务的经营企业还应当建立销售记录制度,确保食品可追溯。
监管环节,强化节令食品生产销售监督管理。包括对辖区内中秋节令食品开展专项抽检,强化宣传提示,督促指导节令食品生产经营者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依法从事节令食品生产及销售。在节日结束后每5日跟踪食品生产者节令食品的销售、回收及处置情况,直至形成全链条闭环,确保节令食品结束市场流通并依法处置。会同相关部门、镇街、社区,加大排查力度,依法查处用回收食品(含馅料)作为原料生产食品以及违规销售过期、无食品标签或食品标签信息不符合法律法规要求节令食品的违法违规行为。

节令食品在节后的处置工作是监管的重要环节。据介绍,工作指南对节令食品的回收处置作出了明确规定,防止过期食品回流市场。对于未超过保质期的节令食品,其标签信息完整且符合食品安全要求的,节令食品生产经营者可进行降价促销。如要拆除原礼盒包装按散装食品进行促销的,应当符合散装食品销售要求,标明食品的名称、成分、生产日期、保质期等信息。
对于超过保质期的节令食品,市场监管部门要求立即下架,由食品经营者自行或退回食品生产者依法处置,并如实记录处置情况。严禁随意丢弃、篡改生产日期及保质期等信息再次销售、将回收食品拆封后再次用于生产。
随着“在成都,放心吃”专项行动的持续深化,从生产企业到超市货架,从节前热销到节后处置,成都的节令食品监管网络越织越密,通过建立常态化长效监管机制,让市民在每个节日期间都能放心消费。
扫码投诉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44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