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时滚动新闻

大规模主动召回缺陷汽车并不丢人

    10月22日,温家宝总理签署国务院令,公布《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此条例自2013年1月1日起施行。条例规定,不配合质监部门调查的汽车生产者和经营者,将可能被处50万元以上100万元以下的罚款。隐瞒缺陷、拒不召回者,处缺陷汽车产品货值金额1%以上10%以下的罚款。据业内人士介绍,这一规定非常严厉,一批缺陷汽车可能有几十万辆,甚至上百万辆,即使以1%计,若拒不召回,罚款数额就不得了。

    可以说,经过数年博弈,本次对汽车召回制度与时俱进全面升级,正当其时。面对更加严厉的汽车召回制度,汽车生产商应该主动召回缺陷汽车,并让这成为业内常态。

    主动召回缺陷汽车,当然不仅仅是为了规避严厉的惩罚性条款,更是对消费者负责,对自己的品牌和企业形象负责。汽车生产商应该改变观念,意识到主动召回缺陷汽车,并不丢人。

    国产汽车召回在过去罕见,除了制度不完善,汽车生产商自利短视,也是因为在国际上十分成熟的汽车召回制度,在我国却长期被误解和污名化。很多消费者都认为“汽车召回意味着产品质量差”,看到丰田等外国厂商召回车辆,便怀疑甚至嘲笑其产品质量。在这种情况下,许多厂商对召回有不小的顾虑。哪怕是主动召回,仍觉得自己是百口莫辩,尽量低调处理。

    比如:在2011年汽车产业的80余次召回行动中,自主品牌车企仅为一例。而《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规定》实施7年多来,正如某业内人士所称“召回都靠厂家自觉”,自主品牌则无一例强制召回。

    而在世界上最早引入召回制度的美国,平均每周都会发生10次以上的召回,自1966年召回制度生效以来,至今已总计召回了2亿多辆整车,2400多万条轮胎。正因为有严格的汽车召回制度,美国汽车的质量和安全性才能得到持续的改善。

    在全世界其他国家的汽车召回史上,从未有销量超过50万辆却没被召回过的汽车,但中国的自主品牌还有街头常见的捷达、桑塔纳,却创下了世界汽车史上销售过百万却“零召回”的纪录。难道在中国销售的汽车以及中国自主品牌的汽车,要比全世界其他所有国家的汽车质量都要好?

    尽管有些汽车品牌从来没有或极少召回,也并不意味着其产品质量就更好。对此,相信很多消费者心里也跟明镜一样。

    法律从来都是消极的,而一个企业不能总是行走在法律的边缘,无数的事例证明,只有对自己有更加积极的伦理要求,一个企业才能真正做大,成为伟大的企业。

    中国的汽车产业要想进一步做大、做强,就需要从主动召回缺陷汽车开始,从真正尊重消费者开始。当然,有关政府部门也应该加强监管,对那些不自觉的企业,按照新的法规,依法惩处。二者结合起来,才会真正让汽车召回制度“落地生根”。

 

相关新闻:

 
赞助商链接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新 闻

推荐排行热点
  1. 1汽车召回条例被指存缺陷 有毒气体超标未纳入
  2. 2福克斯新车无法落户北京 厂家合格证惹的货?
  3. 3一汽丰田“零负担补偿”方案遭质疑
  4. 4三一起诉奥巴马案件最终走向月底或见分晓
  5. 5代撞骗保黑幕:汽修厂代撞 保险业遭殃
  6. 6汽车召回条例升级为法规 自主品牌或成重灾区
  7. 7高速免费政策方向正确 但应解决拥堵难题
  8. 8放弃“单打独斗” 中级车市场进入“群殴时代
  9. 9全国双节长假发生交通事故68422起 794人死亡
  10. 10中国的奔驰生病了 甲醛超标/涡轮增压器漏油
  1. 1通用等11款车车内空气污染被疑存致癌风险
  2. 2律师申请铁道部公开12306购票网站招标信息
  3. 3中国的奔驰生病了 甲醛超标/涡轮增压器漏油
  4. 4途观“逢撞必火”投诉信息屡屡被删
  5. 5车主掀起退车潮 汉兰达爬坡门事件后续
  6. 6燃油管渗油存隐患 东南召回2470辆V3菱悦
  7. 711款车型曝存致癌风险 车企不认可第三方检测
  8. 8部分电动车被纳入机动车管理 无良商家拆除限
  9. 9自主品牌节能压力大 平均燃料消耗有多远
  10. 10凯越等车型投诉增多 科鲁兹变速箱问题多
  1. 12012年前三季度旅游网站投诉分析报告
  2. 2中国质量万里行10月投诉统计分析报告
  3. 3联想E420“主板门”仍未解决
  4. 4HTC T328系列定制手机问题多
  5. 5德国原装进口爱格地板严重变形
  6. 6联通宽带绑定手机卡强迫用户消费
  7. 7买国美节能家电为啥不给补贴
  8. 8橱柜轰然坠落 厂家称“可能是冒牌货”
  9. 909款福克斯方向机漏油 厂家推托车辆过保
  10. 109月投诉报告:网购价格乱 反劵投诉多
中国质量万里行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 服务声明 | 招聘信息
Copyright © 2002 - 2012 京ICP备120045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