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时滚动新闻

2019年中国奶粉实现市场反转成定局

2019-08-22 10:32:15    中国质量万里行    文/本刊记者 李颖    点击:

  “嫂子,我家元宝下个月断奶,你 给 我推荐几 款 进口奶 粉吧。”

  “我家二宝喝的都是国产品牌,等我给你发个链接过去。”

  “嫂子,进口奶粉你们试过什么牌子吗?有没有推荐的?”

  “大宝那会儿喝的是进口的,但后来曝光质量问题,就改喝国产的了。二宝出生后喝的都是国产奶粉,品质好,价格也实惠,其实还是国产奶粉更适合中国孩子的体质。”……国产奶粉逐渐收复失地近年来,我国婴幼儿奶粉行业加强整顿,行业规范性政策不断落地,叠加婴幼儿奶粉方案出台,有效提振了消费者信心,国产婴幼儿奶粉的市场占比逐步提高。

  2018年中国新生儿出生量低于预期的现实,并没有打乱婴儿奶粉厂家继续寻求销量突破的规划。

  不久前有媒体报道,飞鹤乳业宣布今年营业额目标是突破150亿元,同比再增长50%。而2017年飞鹤刚登上国产奶粉销售冠军时,销售额还是70亿元,也就是说其两年间的销售额要实现翻番。

  与飞鹤一样,君乐宝乳业近日发布的2019年奶粉销售目标为7500万罐,较2018年的5200万罐也增长50%以上。数据显示,君乐宝奶粉2018年的销售收入也已经较2017年翻了一番。

 \ 

  国产奶粉的迅速突围已经成为国内乳业乃至食品行业的重要看点。记者近日从国内多家奶粉企业了解到,国内奶粉市场上洋品牌与国产品牌正呈现出此消彼长的趋势。

  而2019年被行业内普遍认为将成为洋奶粉与国产奶粉的一道分水岭——数据显示,经过连续多年的销量攀升,2018年国产奶粉在中国市场的占有率达到了49%,为近十年来的最高水平,今年国产奶粉则大概率跨越50%成为奶粉市场的主导力量。

  “2008年的三聚氰胺事件彻底把中国奶粉打入了谷底,当年的市占率大约在25%,2015年起国产奶粉开始逐渐复苏,当年占有率为39%,直到去年爬坡到49%。”在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看来,2019年中国奶粉实现市场反转已成定局。

  国产奶粉优势明显在婴儿出生数量逐年递减的大背景下,国产奶粉为何能实现业绩的持续突破?有业内人士表示,从目前的生育结构来看,二孩出生数量已经超过一孩,相对而言,家长对二孩的喂养观念更加务实。家长在喂养一孩时的心理是“只买贵的”,而在二孩时则更注重“选择合适的”。

  正因如此,国产奶粉不仅在价格上较洋奶粉更具优势,而且在推广中更强调“适合中国孩子”的理念,正迎合了消费理念日渐成熟的家长们。

  君乐宝乳业集团副总裁、奶粉事业部总经理刘森淼介绍,他们与中国营养学会联合创建了婴幼儿营养研发中心,专门致力于中国母乳成分的分析和乳蛋白脱敏等关键技术的研究,推出了一系列具有针对性的奶粉新产品,这些都是洋奶粉目前无法比拟的。

  伊利则建有最大的中国母乳样本库,通过对中国母乳的研究配制出更适合中国孩子的奶粉。

  飞鹤也立足于中外宝宝体质差异,根据中国母乳特点重点解决母乳化脂肪、母乳化蛋白和蛋白过敏等难题,研制“更适合中国宝宝体质”的奶粉。

  此外,国家奶业科技创新联盟副理事长顾佳升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表示,奶源新鲜也是国产奶粉最大的优势,而新鲜奶一定是来自本土的。以国产的旗帜奶粉为例,其颠覆了传统奶粉生产模式,在张家口建立了奶牛养殖和奶粉加工零距离的一体化工厂,这在全球乳品行业都是最领先的模式。

  在这里,从奶牛挤奶到奶粉加工之间仅需要2个小时。由于减少了鲜奶储存和运输的环节,有效降低了原奶被污染的风险,并有条件最大化保留了原奶中的免疫活性物质,而这些物质对于婴儿其实是最珍贵的。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国产奶粉在迅速收复失地,但中国奶粉整体实力还较弱,收复失地更多的来自于飞鹤、伊利、蒙牛、君乐宝等少数头部品牌。

  对此,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名誉理事长宋昆冈在曾接受记者采访时强调,“婴幼儿配方乳粉的质量与生产,不仅是个经济问题,也是一个重大的民生问题,中国人的奶罐子一定要捧在自己手里。”

  被宠坏的洋奶粉从2008年开始,在中国父母的“宠爱”下,洋品牌奶粉的涨价频率不断提高,在短短数年间就从均价200元,一跃迈上400元大关。

  但在大洋彼岸,其零售均价不过20欧元(折合人民币165元)。相比之下,中国内地售价竟是全球最高。

  然而“高价”并不一定意味着“高质”,洋品牌奶粉曾频频传出质量问题:美赞臣、雀巢等一线洋品牌奶粉曾被曝出金属污染、碘超标等事件;韩国每日乳业部分产品被检测出含有福尔马林;雅培、美素奶粉中有虫子……面对这些质量问题,部分洋品牌的态度却不诚恳,或遮掩或否认,甚至核辐射超标的明治奶粉不愿召回代购产品。

  洋品牌奶粉赚取暴利,是业内公认的事实。无论是和其原产地,还是周边国家、地区相比,国内在售的洋品牌奶粉堪称全球最贵。同时,洋品牌奶粉普遍存在“价格歧视”,洋品牌境内外的差价可达到数倍之多。

  境内外婴幼儿配方奶粉的价格差,使得内地游客背奶粉成为 “一景”。大批消费者除了赶赴港、澳疯狂采购,直至出现奶粉荒,以至于商家不得不发出限购令,就连日本、澳洲、新西兰等地,年轻的父母们也会十几、二十罐地采购奶粉。

  自2008年,洋品牌奶粉就进入集中涨价期,经过多轮涨价潮,部分外资品牌奶粉价格上涨50%左右。这不禁要问,在中国市场上,国产奶粉已经开始崛起,被宠坏的洋品牌奶粉究竟底气何在?

标 签:     

相关新闻:

中国质量万里行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2 - 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质量万里行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4432号     京ICP备130128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