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时滚动新闻

生产高质量的产品是硬道理 ——从“一万小时定律”看供给侧改革

2016-03-17    中国质量万里行    文/王丽    点击:

  “供给侧”改革是时下的热词,之所以是“供给侧”,是因为我们过去的改革更多的是针对“需求侧”提出和实施的,比如我们经常提起的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投资、出口和消费”,也是针对需求侧提出来的。时下我们面临的困境不小,单纯针对需求侧来思考问题、推进改革已经不够全面了。2015年深度调查研究了30多家各行业的企业,正好赶上大家都在进行十二五的总结,十三五的规划,本文拟从企业的角度来看如何推进和实施“供给侧”改革,提出一些不成熟的观点。

\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从提高供给质量出发,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矫正要素配置扭曲,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更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所以要谈清楚这个问题,是非常复杂的,所以本文仅仅从产品质量提升角度,当然质量问题也是这个问题的最核心环节,来进行研究和思考。

  作家格拉德威尔在《异类》一书中指出:“人们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并非天资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续不断的努力。

  1万小时的锤炼是任何人从平凡变成超凡的必要条件。他将此称为”一万小时定律“。要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需要10000小时,按比例计算就是:如果每天工作八个小时,一周工作五天,那么成为一个领域的专家至少需要五年。这就是一万小时定律。另外一位畅销书作家,丹尼尔·科伊尔的《一万小时天才理论》,核心也是”一万小时定律“,顶尖的运动员、音乐家、棋手,需要花一万小时,才能让一项技艺至臻完美。就是不管你做什么事情,只要坚持一万小时,基本上都可以成为该领域的专家。

  一个人如此,一个企业更是如此。企业要想做好一个产品,恐怕一万小时还不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我们先来看看在企业层面能够发现的问题有哪些吧。

  首先,你的产品到底怎么样?

  这个问题既简单又复杂,简单地说,就是有没有”拳头“产品,这个产品是有品牌的,或者说是有历史的,在供给过剩的时候,价格往往不是客户选择的唯一标准。中国过去30年的发展,更多的是靠低成本为优势,现在改革要往高端走,而对这个问题大家是有共识了,但是怎么改变却不是那么简单的。

  比如一个汽车厂,产品是全系列的,既有轿车,又有SUV,还有工程机械,还有农用车、电动车,但是没有一个是有竞争力的。

  SUV最重要的是可靠性,现在穿越沙漠,还得用日本车。拿建筑企业来说,过去几十年在投资带动下,出现了很多规模大的企业,现在房地产不景气了,没有那么多项目了,这些企业就到处去找项目,这当然是无可厚非的,但是用在产品质量上的功夫明显不够。也就是当大家提起这家公司的时候,能够想起你在哪方面最擅长。这点非常重要。”一万小时“定律告诉我们,这个市场非常公平,你没有花那么多功夫,就不会有好成绩。

  第二,保持专注与敏捷,砍掉不必要的产品和业务。

  毛泽东思想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集中精力打歼灭战。时下的很多企业,产品线长,品类众多,造成资源分散。不舍不得,什么都想要,什么也做不好。从经济学角度来看资源供给,社会分工越来越细,你只要专注一点,做到最好,最优的要素资源一定会被选择,便会通吃天下,怡然自得。瑞士手表,曾经在80年代被日本的电子表冲击得很厉害,也曾经发生过动摇,是否也改做电子表,最后坚持自己的长处,才成就今天的市场地位。一块顶级品牌的瑞士手表的价格,已经超出了很多顶级汽车的价格,而且一表难求,都要提前几年预定。

  德国着名的徕卡相机,1913年建厂,专注相机生产,历尽沧桑,已经成为经典,现在的的一款相机的价格,是日本同类产品价格的5-10倍。

  从竞争战略来看,企业要找到自己真正的优势,如果没有核心竞争力,在市场好的时候还能过日子,如今的大环境,从”供给侧“改革角度来看,术业有专攻,你做不好的,不擅长的领域,就意味着你没有别人花的时间多,你的成本比别人高,你的产品质量不如别人。与其养着那些没有前途的业务与产品,还不如果断砍掉,减少进一步的损失,集中优势资源打造明星产品。这里尤其是大型国有企业,需要壮士断腕,需要审时度势,否则后果堪忧。

  三、企业战略与工匠精神企业战略与工匠精神,这两个词貌似风马牛不相及。的确,我们在思考战略这个问题,是不得不思考的问题。回顾过去这些年,我们都在追求速度与规模,但是我们现在不得不为此付出代价。2015年的一个下午,我和德国利勃海尔中国区总裁张伟宏先生在探讨德国企业和中国企业的一些差别,我们当时正准备将德国建筑工业化的技术标准引入到中国。他说90%以上的德国企业是没有战略的,即使是利勃海尔这样的国际巨头,也是最近几年才开始发布了一些简单的战略。这让我非常惊讶,看来我们国内的MBA教育是时候反思一下了。那么德国企业没有战略是怎么做到现在的呢?

  德国整个制造业,有一个共同的理念,就是”做世界上最好的产品“,2014年,德国政府对这一方针做了一个修订,或者说是又增加了一个理念,就是”做市场上最好的产品“,在我看来这其实已经是一种妥协了。德国制造,就是一种”工匠精神“,所有的企业,企业里面所有的人,从管理层到最基层,把产品质量放到了最重要的位置。曾几何时,在一战之后的欧洲大陆,德国制造象征着低品质,假货蔓延,傲慢的法国人把购买德国产品视为是很没有面子的事情,正是依靠这样的工匠精神,德国制造才独步全球。

  过去这些年,我们都花了很多时间研究美国和日本。发现很多的质量管理方法和技术都是源于美国的居多,日本也有不少。

  却鲜有德国和欧洲的,甚至有些德国的企业都没有质量管理的部门。后来与德国和欧洲的交流逐渐增多,才发现质量意识已经深入人心,工匠精神已经成为支撑企业的重要精神,对质量的重视和追求,已经上升到了精神层面,这一点,真的是极好的。

  生产高质量的产品是硬道理!需求永远是有的,需求也是可以被创造的,我们需要看清大势,我们需要保持专注,我们需要在产品质量上投入更多。”供给侧“改革,是我们不得已而为之的选项,”一万小时“定律,让我们真正在核心产品上持续投入,用心思考,持之以恒,未来是美好的!

  作者简介:

  北京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北京大学朗润基金会副秘书长,《领导力概述TM》课程高级培训师,《领越领导力》课程培训师。全国质量奖评审委员及评审组长。

中国质量万里行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2 - 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质量万里行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4432号     京ICP备130128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