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时滚动新闻

聚焦:老年保健品为何成为消费维权舆情热点?

2018-01-10 10:31:37    中国质量万里行    申杰    点击:

  近日,中国消费者协会联合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共同梳理出“2017年十大消费维权舆情热点”。其中,老年保健品仍为消费者投诉高发区,位居榜首。据了解,乱象丛生的保健品市场一直是消费者投诉的高发区,“老年人盲目购买产品”“虚假广告营销”“产品质量不过关”等负面曝光层出不穷。那么,为何老年保健品为何成为重灾区呢?

\

  害怕孤独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一直以来,保健品市场把目标消费群体定位在中老年人身上,这样造成一些悲剧不断在上演。2017年“3·15”媒体报道就再次把焦点对准保健品市场的乱象,披露了一些不法商家通过会销方式引诱老年人高价购买所谓的保健食品的现象;咸阳一老人在两年多时间里买保健品花了十多万元,家里堆满了各种保健品,有的价值近万元的保健品还未开封;因购买保健品受骗,就在去年4月份,青岛一老人因购买保健品退货难而跳海自杀……

  血本无归,投诉无门,甚至投海自尽,这些竟然成为老年人购买保健品被骗的真实写照。究竟是什么造成了这样的悲剧呢?

  据调查,在受骗老人中,70岁以下的约30%,70岁以上的老人占70%。他们无一例外都极其渴望健康,这也是老年人受骗的最主要原因。“我的糖尿病治好了,但这种病有很多后遗症”,“父亲在2009年做了结肠癌手术,现在每年体检也正常,但他每次听完讲座,就觉得自己一身病”。

  买保健品另一大原因是孤独。2015年5月,国家卫计委发布《中国家庭发展报告2015》称,空巢老人占老年人总数的一半,独居老人占老年人总数近10%。老人独自居住,于是,卖方开始温情忽悠,提着水果拜访老人,给老人倒洗脚水。不曾想,那些叫着“爸妈”,下着跪的“可爱小伙”让他们掏空了家底。

  此外,大部分花重金买保健品的老人都很朴实,“心也很宽”。发现被骗,有老人说“有人陪着说说话也好”。一位周大爷还对自己子女说:“辛苦一辈子,老了就想图个健康。花其他的钱我舍不得,但是想着为身体好,我愿意,就算没效果,试试也无妨。”

  老年人单纯善良,都市年轻人奔波忙碌,这样的家庭组合让一些保健品销售商抓住了商机,不断升级营销策略,变换招数让更多的老人上当。

  健康焦虑

  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痛风、慢性支气管炎、骨质疏松症、高脂血、颈椎病……人到老年,许很多多的疾病影响着心理和心思的安康,也影响着老年人的日常糊口,特别是在明天这个老龄化日益加剧的时期,老年人的安康成绩,早已成为全民安康中极端主要的一环。大多数老年人都得了各类差别的疾病,因而对安康的需求非分特别激烈。

  有数据显现,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生齿均匀每一年约添加640万,到2020年将到达2.55亿摆布,约占总生齿的17.8%。刚需的面前,则是安康养老效劳巨大的缺口。有专家估量,将来“中国安康养老方面的职员缺口将到达1000万”。

  与此同时,夸大疗效、扩展顺应范围是很多保健品营销常用的战略。“一次性治愈”“权威认证”“无效退款”等夸大性后果描绘,使得很多寻求安康的老年人上当受骗。现在卖保健品的推销员,经常是“健康讲座”为名而进行保健食品推销,口若悬河瞎忽悠。最近这两年,一些个卖保健品的无良商人绞尽脑汁,采用多种连环骗术,以健康讲座、送礼品、帮助老人洗脚等方式,骗取老年人购买他们的所谓包治百病的保健品。

  如今老年人往往都存在“健康焦虑”。对大多数老人来说,健康长寿是其最大的愿望。一部分老年人又比较欠缺医学、科学知识,相信偏方多过正规医院、迷信神医神药的绝非个例。也尽管有关部门、社会组织以及媒体多次提醒消费者,尤其是老年人,“谨慎购买保健品”“养老消费要理性”,但依然抵挡不住骗子公司“魔高一丈”的各种骗术,以及老年人购买保健品的热情。

  这些骗子公司主要特点是他们可以捕捉到老人内心所需。因为老年人身体健康状况逐渐变差,普遍有一种“怕病”心态,而有了病又“怕治”,而保健品宣扬“有病治病、无病保健”的理念正好契合了老人的这一心理。

  贪图便宜

  天下有免费的午餐吗?有,但是很少,有也未必能遇着。但是,老人家偏爱这一口,对免费的礼品、免费的检查、免费的旅游来者不拒,反正在家也是闲着。

  可是这一去,就掉入保健品推销的“陷阱”里,因此而被忽悠的老人家不计其数。有一些老人家被人忽悠瞎买了几年保健品,有病不到医院看病,却去买这些几千甚至上万元一个“疗程”的保健品。明明知道是白花钱,做子女的还不能多说,多说了老人家生气,还以为儿女舍不得花钱(况且老人家都用自己的退休工资)。其实,这些免费的“恩惠”,其实暗藏玄机。

  (1)免费体检。保健食品推销员装扮成“义诊医生”,像模像样地进行一些血压、血脂、血糖的常规检查,然后拿着检测结果煞有介事地指出老人患有这样那样的“疾病”,然后开始推荐产品。

  (2)免费试用。先给老人免费试吃保健品,一个星期之后,业务员就开始洗脑,“您现在睡眠比原来好点了吧?爬楼梯轻松了点吧?”在经过多次试用后,在这种心理暗示下,老人家自己感觉有效,就开始购买产品了。

  (3)免费旅游。“跟我们出去免费旅游、食宿全包”,然后在旅游地,特约“专家”出现了,一下就摸清楚你的病症,再吓唬他们:“你这个病再拖的话,就得瘫了,就得瞎了,这以后可怎么办!”人都怕死啊,特别是经历了病痛折磨多年的老人,立即掏钱买产品。

  实际上,“赠药”、“免费抽奖试用”、 “名医会诊”、 “免费体检”、“免费旅游”、 “专家讲座”等都是经营者惯用的手段,甚至雇用“托”在一旁现身说法,诱使老人上当受骗。一些商家定期在星级酒店开科普讲座,还向老人发放“小礼品”,宣传产品功效;或者在社区开设理疗床免费体验店,对前来体检的老人谎称其身体出了状况,进而推销自己的产品。

  社会共治

  据了解,目前保健品推销的手段多采取打“游击”的方式,“会销”现场没有任何产品的“身影”,都是现场下单付款,之后送货上门,没有交易凭据,以关爱老人的方式进行掩盖,难以做到“人赃并获”,即便消费者事后幡然大悟也很难让不法分子“现形”。此外,商家不遗余力地夸张虚假、具有明显欺诈倾向进行宣传,老年人却趋之若鹜,两种情况并行,常常令保健品行业维权监管陷入“黑洞”。据深圳市消委会统计,仅深圳市每年接到涉及保健品的投诉至少有20起,但事实上,还有很多缺乏维权意识的老人在受骗后,选择了忍气吞声,甚至还有不少人已经“上瘾”,明知被骗还要继续参加讲座活动,这些没有被“放到明面上”的案件比比皆是。

  “以威逼利诱、打感情牌推销保健品的方式之所以能‘奏效’,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不少老年人退休后,一时间‘闲’了下来,子女又不在身边,情感上感到孤单,容易被推销员表面上的一些关爱行为‘蒙骗’,从而轻信他人。”业内人士分析。

  “现在保健品市场乱象早已不局限经济领域,还涉及社会安定问题,保健品市场的整治不仅仅是监管部门的事情,还需要多方联动,走社会共治的道路,从源头上做好预防工作。对非法行为要‘硬’打击和披露,严格把关营业执照,取缔未经批准擅自在公共场所举办的以健康讲座、产品免费赠送、专家义诊、免费体检、试用等活动,对无辜的老年人要‘软’关爱,加大宣传力度,鼓励消费者监督举报。”业内专家指出,在目前的形势下,年轻人忙于工作,对老年人的关爱有限,而且保健品“骗子”无孔不入,令人防不胜防,子女要关爱老年人是必须,但社区也要行动起来,发挥相应的作用,帮助老年人远离保健品“陷阱”。

相关新闻:

中国质量万里行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2 - 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质量万里行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4432号     京ICP备130128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