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时滚动新闻

专家解读2016年八大食品质量安全热点新闻事件

2017-01-13 11:55:59    中国质量万里行        点击:

  今年1月6日,在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和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指导,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主办的“2016年食品安全热点科学解读媒体沟通会”上,来自北京工商大学、国家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北京食品科学研究院、中国农业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联合大学等单位的专家,对2016年的八大食品安全热点问题进行了深入地解读。

\

  事件一、国家认监委吊销澳洲进口奶粉许可证

  2016年5月,国家认监委官网公布,奥地利生产企业Agrana(阿果安娜)集团旗下拥有Holle(泓乐)品牌奶粉被“暂停”。此前,黑龙江食品药品监管局公布了7批次不合格有机进口婴幼儿配方乳粉,其中Holle品牌有3批次。2016年11月,国家认监委官网更新了境外乳制品企业在华注册名单,澳洲乳品品牌——维爱佳、坎珀乳业两家企业的产品被暂停注册。

  专家解读

  乳品安全是全球面临的共同风险,没有哪个国家可以幸免。澳大利亚这两个可以说是百年的乳企就是因为检查出有问题,被中国政府监管部门责令暂停在华销售。除此之外,在2016年中,仍有多个进口品牌的奶粉被检出存在问题。其中,2016年9月,创办于1932年的德国著名牛奶生产商Hochwald(好沃得)生产的常温奶因细菌污染在全德国范围内被召回;奥地利的公司有80年的历史,在婴幼儿奶粉和食品中发现有污染。截至2016年10月,共45批次的进口牛奶被销毁,来源包括德国、法国、丹麦、新西兰等多个国家,多为菌群与酸度超标、包装与添加剂不合格。

  我国乳品安全水平得到大幅度的提升。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数据显示,2016年前三季度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抽检24581批次乳制品,合格率达99.75%。

  国际乳品安全、原料乳安全和加工安全等因素将影响我国乳品质量安全。我国乳品安全与产品质量水平已显著提升,但风险依然不容忽视。未来,第一要关注进口乳品安全,因为我们国家目前进口的比例在加大。第二,要关注国内产品当中原料乳的安全。第三,要关注加工安全。要科学理性看待我国乳品安全的问题,消费者需要提升消费信心。

  任发政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教授

  事件二、冒充保健食品 玉米粉“被壮阳”

  2016年4月,有媒体报道,不法分子受利益驱动将“伟哥”主要成分西地那非掺入玉米粉中冒充保健食品。这种违法行为严重扰乱了保健食品市场秩序。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针对保健食品先后发布了《保健食品注册与备案管理办法》和《保健食品注册审评审批工作细则(2016年版)》,为规范保健食品生产,加强保健食品质量安全监管提供了法律规范。

  专家解读

  西地那非不在保健食品允许使用的原料目录内,属于“违法添加”。目前保健食品可以声称有27项保健功能,但没有“改善男性性功能”的功能声称。一些明示和暗示保健食品具有“壮阳”、“改善性功能”的产品均属违法夸大宣传。甚至一些以普通食品的面目出现,而又声称保健食品功能更为严重违法。

  政府应继续加强监管,规范保健食品市场秩序。2016年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先后制定和出台了《保健食品注册与备案管理办法》和《保健食品生产许可审查细则》。除了注册方面有注册和备案管理办法以外,对生产许可也加强了,总的方面就是想促进这个产业健康发展。

  消费者要仔细查明该产品有否保健食品的标示(俗称蓝帽子)及批准文号。而且还需登录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网站“数据查询”栏目查询和核对。在食用保健品时,要仔细阅读说明书,包括原料、配方、适宜和不适宜人群,是否适合自己服用,特别应注意说明书中的警示句,严格按警示所述操作。

  金宗濂

  北京联合大学保健食品功能检测中心主任

  事件三、网购食品安全隐患令人担忧

  2016年3月,央视3·15晚会曝光黑心作坊入驻“饿了么”,食品卫生状况令人堪忧。近年来,随着网购的兴起,一方面给人们带来无穷的便利,另一方面人们对产品质量和安全性也越来越担忧。

  专家解读

  目前情况来看,网络食品立法正在日臻完善,媒体的报道和披露,正在对网络食品销售形成舆论监督,同时也督促了监管部门对于网络食品监管的强化,以及对网络食品销售平台归责的严格化。

  网络购买食品的虚拟性使得生产经营者和消费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仍较为突出。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生产经营者在进入网络服务平台时可能存在信息供给不充分或不真实的问题。第二,生产经营者在网络销售食品时向消费者提供的信息不充分,乃至可能存在夸大、虚假宣传的问题。第三,平台在承担管理义务时,其也可能存在信息披露不完全抑或不及时的问题。

  所以应持续强化政府的监督管理,通过诸如信用信息的披露来发挥消费者的选择力,鼓励消费者用脚投票也能提高平台对于消费者保护的重视。

  胡锦光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副院长

  事件四、滥用抗生素与兽药残留引发临床问题

  2016年2月,据媒体报道,复旦公共卫生学院的专家监测发现,79.6%的上海学龄儿童尿液中检出21种抗生素中的一种或几种。一系列研究结果表明苏浙沪地区儿童普遍暴露于低剂量抗生素。研究认为,这种广泛暴露状态可能加重细菌耐药,威胁临床治疗,也可能对儿童的生长发育与人群健康造成潜在的危害。研究人员还从儿童体内检测出临床已经停用多年、但在环境和食品中经常发现的抗生素含量,可见抗生素滥用不仅是临床治疗的问题,环境与食品也是儿童抗生素的重要暴露源。

  专家解读

  抗生素是由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放线菌属)或高等动植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所产生的具有抗病原体或其他活性的一类次级代谢产物,能干扰其他活细胞发育功能的化学物质,广泛应用于医疗卫生、农业养殖领域,在治疗感染性疾病挽救患者生命、防治动物疫病提高养殖效益以及保障公共卫生安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对保障人类的健康与生命贡献巨大。

  我国养殖业确实存在兽药使用不合理或滥用的情况,总使用量(含抗生素类药物)高于其他国家,影响到食品安全的前端,也就是源头的食品安全,所以在这方面也是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要进一步加强监管和科学指导。细菌耐药已经成为全球公共健康领域面临的一项重大挑战。2016年,国家卫生计生委等14部委共同发布了《中国遏制细菌耐药国家行动计划(2016-2020年)》,目标为将人兽共用抗菌药物或易产生交叉耐药性的抗菌药物作为动物促生长应用逐步退出。

  对于如何正确认识抗生素和“滥用”问题,有两点建议:第一,科学认识抗生素,理性对待耐药菌的安全风险。第二,重视兽药“滥用”问题,强化对食品源头污染的有效控制。有效控制食品源头污染的一大关键在于加强对种养业人员的教育、培训和监管。

  刘秀梅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技术顾问、研究员,中国食品安全30人论坛专家

  事件五、工业氮气遭举报 “加工助剂”成热词

  2016年4月14日,南京江宁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举报称某品牌包装饮用水中添加了氮气且未标识,并怀疑为工业级氮气。后经江宁区市监局调查后证实工厂并未有违规问题且使用氮气均为食品级,相关主流媒体、行业组织及专家也纷纷就氮气使用的合规性进行公开说明和科普。不过,此事使得“加工助剂”成为人们关注的热词,它的安全性引发了消费者对于食品安全更深入的关注。

  专家解读

  氮气是空气的主要组成部分,对人体健康不产生影响,可在各类食品加工过程中作为加工助剂使用。重要的是,在包装饮用水的制造过程中,加入食品级氮气是一项成熟且环保的工艺,《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7718-2011)问答的第三十四条规定“加工助剂不需要标识”,所以在包装饮用水中使用氮气作为加工助剂也无需进行标签标识。

  食品添加剂是食品中作为一个成分而存在的,不需要在最终食品中被去除;加工助剂与食品本身不一定有关,它们一般应在食品中除去而不会成为最终食品的成分,或仅有残留。

  食品添加剂是食品工业的灵魂,没有食品添加剂就没有现代食品工业。所以建议如下:第一,氮气作为一种无色无味、不易和其他物质发生反应的惰性气体,安全性非常高;第二,食品级氮气作为一种合法的食品加工助剂,国家有专门的食品安全标准进行监管,正规食品企业也都会按照相应的规范严格管控原料、生产过程和成品;第三,消费者可以放心购买和食用以食品级氮气作为加工助剂的食品。

  孙宝国

  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工商大学校长,中国食品安全30人论坛专家

  事件六、“食品标签”的是与非

  近年来,“食品标签”打假成为职业打假人关注的热点,但很多食品往往就是因为标签的不规范被抓住“把柄”。

  专家解读

  我国《食品安全法》对食品标签有着严格的规定,包括预包装食品的包装上应当有标签、专供婴幼儿和其他特定人群的主辅食品,其标签还应当标明主要营养成分及其含量、生产经营转基因食品应当按照规定显著标示等。有关标签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制定的目的,是让消费者了解产品的信息,保护消费者权益,以合理选择预包装食品。

  目前大部分产品标签上的瑕疵与产品本身质量问题并没有直接关系,但企业应加强对法律法规的细致研究,避免此类漏洞的产生,以切实维护消费者权益。

  政府应尽早出台相关配套法规,将对标签问题的追罚与对食品安全问题的惩戒性处罚合理区隔,减少部分人以牟利为目标的恶意炒作,以确保食品生产企业将精力放在确保食品产业链安全的防控与建设中。

  元晓梅

  国家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副主任、教授级高工

  事件七、“复原果汁”是商家炒作?

  2016年7月,有媒体报道,消费者在购买标称“100%纯果汁”时发现其配料表中含有纯净水,对此现象表示强烈的不满,认为这是商家故意炒作的一种概念。而有关“复原果汁”的话题也一度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和热议。

  专家解读

  按照国家标准《饮料通则》(GB/T10789-2015)中规定,果蔬汁(浆)是指以水果或蔬菜为原料,采用物理方法(机械方法、水浸提等)制成的可发酵但未发酵的汁液、浆液制品;或在浓缩果蔬汁(浆)中加入其加工过程中除去的等量水分复原制成的汁液、浆液制品。而国家标准GB/T21731-2008《橙汁及橙汁饮料》中则规定:橙汁饮料应标明橙汁含量。以上两个国家标准中,均未有“必须标注复原果汁”,或“复原果汁不能标注100%含量”的规定。

  果蔬汁中只回添通过物理方法从同一种水果或蔬菜获得的香气物质和挥发性风味成分,或通过物理方法从同一种水果或蔬菜中获得的纤维、果粒、蔬菜粒,不添加其他物质的产品可声称100%。

  目前,采用浓缩果汁进行加水还原制作纯果汁是国际通用的加工工艺,并且相较于非复原果汁,复原果汁具有便于保存和运输,降低成本,延长产品保质期等多方面平衡优势。

  此外,《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7718-2011)中要求,应在食品标签的醒目位置,清晰地标示反映食品真实属性的专用名称。100%果汁产品在包装上向消费者明示产品配料中含有纯净水,表明该产品属于复原类的果汁。在产品名称前面标注100%,目的是如实告知消费者内容物的果汁浓度。

  所以,行业加强监管,企业更加自律,保证“100%果汁”复原成原果汁浓度。及时进行科普宣传,让消费者正确了解果汁的标签标识,使其指导日常膳食的合理选择和搭配。

  胡小松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院长

  事件八、“胶水牛排”引发“蝴蝶效应”

  上海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在节目中播出,市场中出售的牛排,其实是用碎牛肉和食品添加剂拼接而成。该节目的播出,迅速引发了媒体的广泛关注,并有多家媒体进行了跟进报道。上海市食品添加剂和配料行业协会声明指出,该节目报道影响了卡拉胶、TG酶甚至食品添加剂行业和食品工业产业链的发展。

  专家解读

  “重组牛排”也称“拼接牛排”,是借助肉的重组技术加工而成的调理肉制品。当前,该技术已经成为世界肉类加工领域重要的技术手段。在“胶水牛排”事件中,诸多报道提及次品肉块和肉胶拼接为“重组牛排”,这使消费者很容易误解卡拉胶和“重组技术”。事实上,声称的“次品肉块”,其实是肉的分割或者肉块修整中产生的“碎肉”,绝不等同于“劣质肉”。卡拉胶不等于建筑用“胶”、塑料用“胶”。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2760-2014)规定,卡拉胶不得用于生鲜肉(包括牛排)中,但可用于重组类的肉制品中,且必须在产品包装的标签上明确标注,在规定的限量内使用卡拉胶不存在食品安全风险。

  要科学分辨、安全食用。原切牛排标注生鲜肉,调理牛排加了各种添加剂,消费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查看产品的标签来区分原切牛排或者重组牛排。在加工过程当中,加工的周期越长,可能微生物生长的机会越高,建议大家100%加热之后再食用。

  王守伟

  北京食品科学研究院院长、中国肉类食品综合研究中心主任、国家肉类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

(本文来源:中国食品安全报)

相关新闻:

中国质量万里行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2 - 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质量万里行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4432号     京ICP备130128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