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供应链数智化质量创新与标准化论坛”暨第六届全国质量管理工程专业联席会年会在京成功举办
2025-05-20 点击:次
5月17日,由全国质量管理工程专业联席会主办,北京物资学院物流学院承办、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协办的“2025年‘供应链数智化质量创新与标准化论坛’暨第六届全国质量管理工程专业联席会年会”在北京物资学院举办。来自20余所全国高校学者、科研机构专家、行业企业代表等200余人齐聚一堂,围绕“供应链数智化质量创新、标准化及质量人才培养”这一主题展开深入研讨,共谋质量管理工程专业发展新篇章。
北京物资学院党委常委、副院长刘大可在开幕式致辞中指出,当前供应链已上升为国家战略,供应链质量是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标志。本次论坛聚焦技术创新赋能供应链质量管控、构建特色标准体系、培养复合型质量人才三大核心议题,并提出共建创新实验室、开发认证课程、深化人才培养合作等一系列具有前瞻性的倡议。
清华大学原副校长、全国工程管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教育部工业工程教指委主任委员郑力在致辞中透露,截至2024年底,全国质量管理工程专业累计培养毕业生11058人,在校生5597人,专任教师290人。专业建设已逐步形成了“质量统计技术”、“智能检测技术”、“数字化质量工程”等特色课程群,不过仍需解决人才能力结构失衡、标准滞后等发展中的关键问题。
市场监管总局质量发展局原副局长李宣庆在发言中充分肯定了我国质量教育和人才队伍建设取得的显著成效,同时强调在新形势下仍面临诸多挑战。他呼吁与会各有关高校在教育部工业工程类教指委和全国市场监管行指委的指导下,深入落实《质量强国建设纲要》相关部署,并就专业调整优化、质量通识课程推广、职业资格开放、中西部支教援建等方面提出了具体建议。
北京市市场监管局党组成员宋同飞立足全球产业链竞争格局,系统介绍了北京市推动质量提升的三大战略举措:一是完善政策保障体系,科技创新成效明显,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和研发投入强度等指标领跑全国;二是强化质量支撑能力,通过质量激励和质量基础设施建设,培育形成56个具有影响力的质量品牌集群;三是突出标准引领作用,北京市牵头制修订的国际标准数量占全国半数,在量子信息、自动驾驶等前沿领域积极布局标准体系。宋同飞特别肯定了北京物资学院在标准制定和课题研究方面的突出贡献,并表示将持续推进质量强国战略实施,期待与高校专家深化合作,共同推动首都质量工作再上新台阶。
主旨报告环节,教育部工业工程教指委副主任委员、天津大学教授何桢,北京物资学院物流学院院长姜旭,全国质量管理工程专业联席会理事长、中国计量大学教授孙长敬分别围绕“AI驱动下的质量管理机遇与挑战”“物流人才培养与供应链创新实践”“全国质量人才培养现状与未来方向”等主题作了深入浅出的报告,引发了与会代表的广泛共鸣。
会上,全国质量管理工程专业联席会理事长单位举行授牌仪式。经大会选举,北京物资学院当选新一届理事长单位,南京财经大学、中国计量大学、北京信息科技大学、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河北大学、河南工程学院当选为副理事长单位。
据悉,作为本次论坛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国质量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研讨会同期在北京物资学院举行。会议选举产生了第三届全国质量管理工程专业联席会领导机构,进一步明确了未来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的发展方向。

扫码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