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来水质量“流向”:从安全到健康

  净水工艺问题有技术原因,也有成本原因。

  中国城市供水服务过去长期以一种低价的福利形式存在,致使水价倒挂严重。目前国内平均水费支出只占城市人均可支配收入的1%左右(国际上一般在左右),水价没有体现供水服务应有的“水质”价值。这也致使供水经营者只能保证最基本的福利性供水服务,水质问题被长期忽视,也导致了供水行业低价低质的恶性循环。

  和“有电可用”类似,这种“有水可用”的局面在自来水行业维持了二十多年。直到2007年新国标的出台。

  可能新国标的设计者也考虑到了自来水行业的复杂性,“2007年7月1日实施时就要达到新国标中的42项常规指标的要求。到2012年7月1日要全部实施。这五年是个过渡期。要考虑技术改进和设备更新等的过程。”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与健康相关产品安全所水质安全监测室研究员、副主任张岚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

  实际上,中国饮用水新国标和国际接轨,意味着中国自来水质量开始由“安全饮水”向“健康饮水”过渡。

  “饮用水的质量,无论怎样提高都不为过。”王占生表示,“如果安全饮水是60分,健康饮水则可以达到80分、90分。

     水厂:改进能力有限

自来水质量“流向”:从安全到健康
自来水质量“流向”:从安全到健康

  天津是中国第一个用上自来水的城市。据媒体报道,天津自来水集团的生产技术部副部长张旭东表示,“对于原水品质的下降,企业的承受能力有限。”

  “不能说水源不好就不去保证、提高饮水质量,你说生产的自来水因为水源不好,所以生产不合格是不行的,你是最后一道工序,我们喝的水你要保证。”王占生认为,净水厂的工艺改造是“刻不容缓”。

  按理,因为水质的形势一直在变化,国标应该五年修改一次,不过,从年到2007年,22年的时间,中国很多自来水企业一直维持满足安全要求的项指标。

  多年净水工艺没有大的改进,多年没有主动提高饮用水水质标准,有专家认为这折射出的是供水机构进取心不足、对提高水质的积极性不够。“只是维持了用水安全的底线”。

  “垄断性亏损”一直是媒体热议的话题。长期以来,自来水行业一直被视为公益性事业,一直采取的是“多亏多补、少亏少补、不亏不补”的低价格、高财政补贴的机制,价格基本上不受供求关系和成本变动的影响。随之而来的绩效不佳现象也日渐显现,如生产效率低下、产品和服务质量低下、资本投入不足、管理方法落后等,一度使我国自来水行业的发展陷入举步维艰的境地。

  可供参考的数字是,据统计,2002-2005年,自来水行业实现的销售利润率均为-1%左右,全行业净资产收益率为左右,有将近50%的企业亏损。虽然从2002年开始的“公用事业民营化”打破了这种局面,但整体来看,自来水尚处在引入市场机制的改革期。投资建设靠政府拨款,运营管理靠财政补贴的局面没有得到根本扭转。在技术、管理、经营等方面,和“洋水务”相比,差距还是很大。据统计,全世界供水行业的年产值高达4000亿美元,相当于石油的%,比制药产值还高1/3。而多年前一项来自国家统计局的统计也显示:自来水厂竟然成为外商在中国投资的所有产业中最有利可图的产业,其利润和成本的比率高达24.8%。

  资金压力至今困扰着自来水企业。自来水的价格主要由三部分构成:供水费、污水处理费、水资源费。但最终价格是受到物价部门的管制。在2007年底,世界银行的报告《中国的水价改革:经济效率、环境成本和社会承受力》就指出,中国当前的供排水价格过低,水价应该反映供水和污水处理中渐增的长期边际成本,尤其要反映生产和消费所造成的环境损害成本以及资源耗竭的机会成本。

  事实上,因为成本不透明,近年来自来水的价格上涨冲动一直受到公众的非议。对此,王占生认为,主要是包括水厂在内的社会各方认识不够,重视不够,“增加深度处理的费用大概两毛到三毛,我们连折旧都在里面,假设我们给老百姓多增加三毛钱,大家喝一口好水,你说值得不值得,我觉得很值。你买一瓶水也要一块钱的,你说我整个水好了,洗澡水也好了,洗衣服水也好了,平时的水都好了,干吗不用呢,所以我们就是要宣传,要让自来水全面地提高水质。”

 

相关新闻:

 
赞助商链接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新 闻

推荐排行热点
中国质量万里行|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 服务声明 | 招聘信息
Copyright © 2002 - 2013 京ICP备130128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