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成华区开展肉制品全链条专项整治
2025-05-21 点击:次
你买的猪肉安全吗?牛肉丸真的是“纯牛肉”吗?作为消费者,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疑问。今年,市场监管总局部署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开展整治制售假劣肉制品专项行动,解决肉制品制假售假等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
依据相关要求,近日,成都市成华区市场监管局制定行动方案,细化行动措施,扎实开展肉类产品生产经营全链条及假冒伪劣食品问题专项整治行动。
在此次行动中,成华区市场监管局重点对超市、餐饮店、农贸市场等场所开展了肉制品抽样检测。据了解,此次抽检以日常消费量大的鲜禽畜肉、肉丸肉卷、水产品等肉类为重点,检测项目涵盖兽药残留、非法添加物、微生物污染、源性成分等关键指标,严厉打击非法屠宰、加工、销售链条,坚决杜绝来源不明、掺杂掺假、未经检验检疫、检疫不合格的肉类产品流入市场。
上午的超市内人声鼎沸,人流穿梭在各个货架之间,挑选着新上架的商品。成华区市场监管局执法人员带领专业抽样人员来到生鲜区。“老板,请出示这批猪肉的检疫合格证明。”执法人员一边仔细核对票据,一边对摊主说道。执法人员对经营户的进货查验记录、动物检疫合格证明等进行了核查,督促商家严格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
“这种牛肉丸要做肉源性成分检测,可以检测出肉丸成分是否与标签一致,是否存在掺假其他肉类成分。”在超市冷冻柜台前,执法人员拿起一包牛肉丸仔细查看标签并表示,一旦检测结果与实际标签不符,会严格按照相关法律程序,打击以鸭肉、猪肉冒充牛羊肉等知假造假问题。
“一份是检验样品,另一份为复检备份样品,如果检测结果不合格,需要对其结果进行申述,则需要对备份样品进行再次检测。”抽样人员在生鲜区,按照《国家食品安全监督抽检实施细则》要求,随机抽取两份样品并现场做好登记、封存,确保检测结果真实、准确。
在农贸市场,执法人员来到水产区,做好营业执照相关信息登记后,抽选了鱼和蛙作为抽检样品。水产主要是检测样品的兽药残留、重金属含量等指标是否符合规定。
检查中,执法人员督促商家做好索证索票,留存好供货商营业执照、食品经营许可证、食品检验检疫证明等相关资质材料,确保供货方具备合法资质。一旦出现食品安全问题,可通过票据和记录快速定位问题环节,及时召回问题产品,做好食品安全风险防范。
针对抽检中发现的不合格产品,成华区市场监管局将依法采取责令下架、召回、销毁等措施,并对相关经营主体立案调查,从严查处违法行为。此外,成华区市场监管局还将追溯问题产品来源,联合农业农村、公安等部门加强源头治理,形成监管闭环。
据了解,今年以来,成华区市场监管局共检查肉类产品经营单位277家次,火锅店、烧烤店等餐饮单位164家次,抽检肉类及肉制品样品66批次。
成华区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该局将严格按照“四个最严”要求,持续强化严打高压态势,以“定期抽检+突击检查”相结合的方式,通过查处一批重点案件、关停一批违法经营主体、惩处一批违法犯罪分子、曝光一批典型案例,严厉打击肉类产品假冒伪劣食品问题违法犯罪行为,筑牢食品安全防线,让群众买得放心、吃得安心。

扫码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