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投诉、打假维权网络平台
315投诉网|中国质量万里行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速递 > 旅游教育 >

中国旅游日诞生记:从民间发起到国家认可

时间:2011-04-13 08:16来源:中国青年报 作者:
  

     2010年5月18日至22日,来自北大、清华、人大、复旦等中国高校传媒联盟100所高校的学生代表齐聚《徐霞客游记》开篇之地——宁海,参加“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宁海开游仪式。本报记者 陈剑摄

      “5·19”:中国旅游业跨越式发展迈步

      宁海:中国旅游日发祥地

      中国旅游日设立大事记

       中国旅游日能否刺激旅游产业发展的神经

  2011年4月12日,国家旅游局举行新闻发布会,对外宣布每年的5月19日为中国旅游日。至此,中国旅游日的诞生,经十年磨一剑,终于开花结果。

  此前的3月30日,在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后,国务院常务会议已原则通过了将每年的5月19日设立为中国旅游日。

  5月19日是一个与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有关的日子。这位“中国游圣”在他60万字的鸿篇巨著《徐霞客游记》开篇写道:“癸丑之三月晦,自宁海出西门,云散日朗,人意山光,俱有喜态……”根据推算,“癸丑之三月晦”,正是公元1613年5月19日。也就是从这一天起,徐霞客开始了他一生“驰骛数万里,踯躅三十年”的游程。

  消息传来,《徐霞客游记》的开篇所在地——浙江宁海这座江南小城沸腾了。当地政府和群众以各种形式表达他们对中国旅游日诞生的欢庆之情。

  “经宁海县委、县政府研究决定,从今年开始,每年的5月18日、19日、20日这三天,宁海的所有景点免费开放!”宁海县委书记王剑侯激动地说。

  观察人士指出,中国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历程,各方面取得长足发展。伴随着2008北京奥运会、2010上海世博会的成功举办,我国的旅游事业正迎来蓬勃兴盛的大好发展机遇,中国旅游日在“十二五”开局之年的春天里诞生适逢其时,实属意义非凡。

“中国应该有自己的旅游日”

  当今时代,旅游业是世界上发展最快的新兴产业之一,具有综合性强、关联度大、对其他相关产业和行业促进作用明显的特点,被誉为“永远的朝阳产业”。

  据统计,2010年,国内游21亿人次,入境游5500多万人次,出境游5700多万人次,中国人民出境旅游目的地扩大到140个国家和地区。中国拥有13亿人口,人均GDP超过4000美元,旅游业的巨大潜力正在逐步爆发,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黄金期”。

  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1979年9月27日在西班牙马德里召开的第三次代表会上,通过了将每年的9月27日定为“国际旅游日”的决议。在此前后,其它一些发达国家,也有择定合适日期,定为本国旅游日或旅游节的做法。尽管中国于1983年10月加人世界旅游组织,但作为一个旅游大国,中国一直没有属于自己的旅游日。

  美国著名未来学家格雷厄姆·莫利托预测,到2015年,人类将走过信息时代的高峰期而进入休闲时代,休闲经济将给人类带来许多新的生活态度、观点和活动。

  旅游消费是“财富效应”的衍生物,也是节假日的伴生体。2010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9109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5919元。这些都为旅游业的发展创造了基础和条件。

  再从假日看,改革开放初期我国职工一年的休息日只有52个,而现在一年可享受的休息日为104天。另外,法律规定,在职职工可享受带薪休假,10年工龄以下5天,10~20年工龄10天,20年以上工龄15天。这更为人们度假旅游提供了更多时间便利。

  据世界旅游组织预测,中国将于2015年成为全球最大的旅游目的地国家。中国要从一个旅游大国向旅游强国迈进,就必须要有一个符号或载体,这个最佳载体无疑就是旅游日。

  “中国应该有自己的旅游日”,近10年来,从民间人士到政府官员,一些有识之士为此奔走呼号。

  但到底要不要设立中国旅游日?设立中国旅游日的意义在哪里?一直关注中国旅游日设立的全国政协委员、宁波市副市长成岳冲透露,这个问题的讨论此前曾有过三种意见:一是设立中国旅游日意义重大;二是国际上已有国际旅游日(9月27日),中国不设也罢,再设没什么意义;三是设也好,不设也好,好像跟老百姓的生活没什么关系,无所谓。

  “后来有关部门在网上做了调查,超过70%的网民都支持设立中国旅游日,这说明设立中国旅游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成岳冲说,“通过设立中国旅游日能进一步凸显旅游业的战略地位,带动国民的旅游意识。这样,它具有促进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意义不言而喻。”

  “旅游日的设立是作为产业的仪式概念存在,就像一个国家每天要升国旗一样。”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中国人民大学休闲教育研究中心兼职教授龚江辉形象地比喻道。

从民间发起到选定“5·19”

  中国青年报记者注意到,设立中国旅游日的倡议最早是从民间发起。当中国旅游日“要不要设立”不再是悬念后,“设立哪一天好”的争论一刻也没有停止过。中国旅游日——“5·19”诞生的背后,不但有着普通民众的民意支撑,而且和专家学者、相关政府部门的推动密不可分。

  众所周知,旅游的概念是近代的,因此中国旅游日的设立,一般应考虑和重大事件或重要历史人物联系在一起。于是,从周穆王到乾隆,从孔子到王昭君,从张骞到玄奘,从郦道元到李白,很多中国历史上的文化名人甚至连毛泽东都一一被提出来“过筛”。

  在2008年、2009年全国两会期间,复旦大学教授葛剑雄曾连续两年提交有关中国旅游日的提案。身为地理学家的葛剑雄是铁杆的“挺徐派”。他认为,在中国历史上,无论是张骞,还是玄奘,没有一个是去真正旅游的,只有徐霞客的足迹遍布中国十几个省份。而且一提起徐霞客,人们马上就能想到旅游,选择徐霞客不但不会带来歧义,还可以充分发挥历史名人的影响。

  梳理中国旅游日有关的几个关键时间节点,刚从国家旅游局综合司副司长岗位调任中国旅游报社常务副总编的高舜礼的感觉是:“中国旅游日的产生过程,跟以往类似的活动相比采取了一条开放的路子:广泛地征求了普通民众和有关部门的意见,还专门听取了过专家的意见。”

  “这是一个进步的过程。”高舜礼肯定地说。

  2000年11月,宁海人民以“宁海徐霞客旅游俱乐部”的名义,发出《徐霞客旅游俱乐部宣言》,在全国第一次以书面形式提出将“5·19”设为“中国旅游日”的倡议。

  2008年3月,浙江省旅游局行文国家旅游局,建议把“5·19”确定为“中国旅游日”。6月16日,国家旅游局在北京召开设立“中国旅游日”初审会。

  2009年的2月和5月,中国社科院和中国徐霞客研究会分别组织召开了设立中国旅游日论坛。来自中国社科院旅游研究中心的副主任、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教授刘德谦、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旅游发展研究院张凌云等学界和旅游界人士的各种意见,大致可归纳为以下四种:一是徐霞客的人文和文化符号意义;二是徐霞客的籍贯和出生地在今江苏江阴,他所游览之处地方旅游资源丰富,以纪念中国旅游日和徐霞客为契机,便于举办一系列纪念活动,促进各地旅游开发;三是5月中下旬,我国各地的气候条件都比较适宜举办纪念活动和旅游;四是5月19日或5月的第三个周末,与现行的国定节日(5月1日、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都有一定间隔,便于安排。

  2009年全国两会期间,成岳冲向全国政协提交了一份提案,建议将《徐霞客游记》开篇日5月19日定为“中国旅游日”。当年8月,成岳冲得到了国家旅游局的专门答复。

  让成岳冲没有想到的是,“这个事情进展很快”。

  到了2009年12月1日,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明确提出了新时期旅游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新的战略地位和任务要求,“要把旅游业培育成为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这个目标是里程碑式的。《意见》还正式确定要“设立中国旅游日”。

  该《意见》不仅提出了十项任务和七项措施,而且指出2015年我国旅游人数将达3亿人次,国外入境过夜旅游人数将达9000万人次。这就意味着今后5年,我国旅游人数将翻一番还要多。

  随后,国家旅游局紧锣密鼓启动了设立“中国旅游日”的相关工作;2009年12月7日,中国旅游日征集策划专项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就设立“中国旅游日”向社会公开征集具体日期方案,并委托新浪网就“中国旅游日”设立日期开展民意调查。

  网上调查发现,公众对于所列举的10个“中国旅游日”备选方案中,支持 “3月29日”(我国伟大的旅游先驱者徐霞客出游日,有利于弘扬“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优良传统)和“5月19日” (《徐霞客游记》开篇日,在中国旅游史上具有标志性意义,时间上适宜全国多数地区出游)的人数较多。

  据参加过相关研讨会的刘德谦回忆,“从政府部门的角度看,中国旅游日的最早提出,是由浙江省和江苏省有关部门给国家旅游局打的报告,然后由国家旅游局召集专家学者开研讨会征求意见是否可行。在此过程中,浙江宁海和江苏江阴(徐霞客出生地)对于日期的争论很大,而且都有自己的理由。最后大家都认识到中国旅游日的设立是推动中国旅游的发展,不一定是为地方利益,所以大家就没有争论了。”

  不过,在网下,无论是专家学者,还是普通民众,更多的人倾向于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旅行家徐霞客所著游记的开篇之日。

  2010年5月18日至22日,来自清华、北大、人大、复旦等全国100所高校的学生代表齐聚《徐霞客游记》开篇之地——宁海,参加“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宁海开游仪式。他们沿着当年徐霞客从宁海开始出游的古道进行走访游览,并为“5·19”设立为中国旅游日”助力。

  此外,“徐霞客旅行带”节点城市代表、西藏登山队、北京大学山鹰社等著名社团组织也纷纷倡议将5月19日确定为“中国旅游日”。

  高舜礼说,从国务院下发《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到现在一年零四个多月的时间,国家旅游局等有关部门为选择中国旅游日做了大量的工作,特别是在征求社会各方面意见上。今天看来,抛开各种因素,中国旅游日最终选择“5·19”,就是这个与徐霞客有关的日期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和精神诉求得到了双重体现。

一座江南小城情系“5·19”的背后

  宁海,这个美丽的江南小城,在行政区划上属浙江宁波市。让“中国游圣”徐霞客没有想到的是,在他“自宁海出西门”后的400年,他的名字会和一个国家旅游日联系在一起。他在宁海迈开第一个脚印的所在地,已成为中国旅游日的发祥之地。

  漫步在宁海县城的大街小巷,你可以发现徐霞客文化在这个江南小城已融进当地民众的血液。

  徐霞客大道、徐霞客公园、徐霞客客栈、徐霞客茶馆……甚至还有了“霞客饼”的叫卖声。同样,以“5.19”命名的广场、酒店、旅馆也早已让人耳熟能详。

  “只要到了宁海,你就会处处触摸到徐霞客旅游文化所带给你的惊喜和思考。”宁海桃源街道金桥社区的志愿者李青这样告诉记者。

  中国旅游日钟情徐霞客,而徐霞客钟情宁海。徐霞客选择宁海作为游记的开篇地并不纯属偶然。宁海所在的天台山,是中国南龙巨脉的东首。徐霞客曾在《江源考》中写道:“不审龙脉,所以不辨江源……”。而宁海处于天台山东坡,背依南龙巨脉,面对东海,紫气东来。历史上的葛玄、陶弘景等都在这里留下过修炼的足迹。

  在天台山的孕育下,宁海还出现了胡三省、方孝孺这样的大儒。这些,都为热爱祖国山水、立志考察名山大川,并崇敬三教名士的徐霞客所熟悉和向往,因之,徐霞客记述游历的大作从宁海开篇也就顺理成章了。

  可以这样说,从宁海开篇,是徐霞客对祖国地理文化经长期深入研究后做出的郑重选择。正因为如此,为了能呼吁将“5·19”设立中国旅游日,就有了宁海人百折不挠地从杭州到上海、从上海到北京的一路摇旗呐喊。

  宁海县委书记王剑候说,“5·19”能够成为中国旅游日,不仅象征着荣誉,更重要的是意味着责任。这种责任就是坚持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统一,坚持保护与开发相协调,坚持规划与管理相并重,以更好地保护好宁海的生态环境,把宁海的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促进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王剑侯透露,宁海县“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指出,要充分发挥生态和人文优势,以中国旅游日为契机,加快城市休闲集散中心建设,打造宁海湾滨海休闲、温泉度假、森林养生、户外拓展、文化体育和乡村旅游等六大基地,逐步构筑完善旅游空间功能布局……积极融入“长三角旅游经济圈”。

  宁海县县长褚银良则坦言,“徐霞客是属于全中国、全人类的,我们并不是要说徐霞客就是宁海的。我们始终坚持,只要设立中国旅游日这个日子,它就会对包括宁海在内的各地发展绿色经济、生态经济、人文经济提供契机。”以宁海县为例,2000年,旅游业只占宁海县GDP收入不到1%,从业人员只有1000人,但10年发展下来,宁海旅游业直接从业人员已超过7万人,并且在旅游业发展中,保护了当地生态环境和文化传承。

  举办中国徐霞客开游节是宁海练好内功的重要举措。自2002年开始至今,以“天下旅游,宁海开游”为口号的宁海已成功举办了八届开游节。十年来,开游节始终将倡议中国旅游日作为办节的核心文化,并以其高规格、高水准、大文化、大影响,成为中国百强节庆活动之一。

  中国旅游日的正式确立给徐霞客开游节提出了更高要求。宁海县大型活动办公室主任江永平感受到了肩上的压力。这位长期以来一直为设立中国旅游日而四方奔走的“拚命三郎”说:“今后的徐霞客开游节受关注度必将越来越高,我们的节庆需要面向更广大的民众,需要进一步提升品质,需要使来宁海旅游的人真正领略到徐霞客精神和文化的传承、熏陶。”

“让中国旅游业真正成为老百姓满意的服务业”

  在国家旅游局今天宣布中国旅游日诞生后,中国青年报记者第一时间采访了有关专家。专家们一致期待,中国旅游业在不远的将来能真正成为让老百姓满意的服务业。

  刘德谦表示,中国旅游日的诞生,在某种程度上跟世界旅游日具有相同的意义,都是在于唤起各个方面对于旅游意义和旅游价值的认识。在旅游业发展的时候,经济效益固然重要,但是不能只看经济效益,更重要的是要瞄准为老百姓服务,让中国旅游业真正成为让老百姓满意的服务业。

  “旅游日的设立不仅是消费者,更是地方政府和旅游供给者给予旅游更多的重视。”刘德谦同时提醒,中国旅游业并不是在任何地方都能够得到很好的发展,不能不惜一切代价来发展旅游业,应该根据各个地方不同的情况来处理旅游业的发展。

  中国人民大学休闲研究中心主任王琪延教授认为,以《徐霞客游记》的开篇之日5月19日定为“中国旅游日”,对于带动后奥运时代及金融危机中的旅游产业的发展、传播科学旅游和健康休闲的理念等皆有重大的意义。

  作为旅游界的专业人士,高舜礼表示,这个旅游日之所以在今天产生,有他发展的历史必然性,这包括旅游业在这些年的发展、壮大。最典型的就是中国有了黄金周之后,大众旅游的崛起让大家看到旅游对活跃市场和对人民生活改善起到的作用。尤其是金融危机到来的时候,旅游对刺激消费、扩大内需、提升“人气”方面发挥的积极作用,这种影响是以前没有的。

  高舜礼认为,今后,通过每年的“5·19”,可以对民众进行旅游意识的宣传普及,让人们认识到旅游绝不仅仅是吃喝玩乐,而是一种健康向上的文明休闲活动。

  面对扑面而来的中国旅游日,国务院参事任玉岭说,在看到大好形势的同时,也要看到我国旅游业仍然明显滞后。我国旅游业创造的经济总量至今仅占GDP总量的4%左右,这同世界上旅游业占GDP总量接近11%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

  “西湖有了岳飞父子俩的故事,西湖的意义就不一样了。”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办公室主任白煜章则多了一分忧虑,“中国古人有‘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传统,中国的旅游事业尽管是在改革开放以后才真正发展起来,但对旅游和文化的关系问题上,学术界、旅游界认识一直不足。直到上个世纪90年代末,学术界才开始重视文化在旅游中的重要贡献。”

  白煜章呼吁,社会各界应在“5·19”中国旅游日这天大力宣传文化和旅游的关系,以让更多的旅游者认识到: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离开文化就是灵魂出窍。

  本报记者 何春中 本报北京4月12日电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最新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质量新闻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