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时滚动新闻

硬盘的发展史

2016-10-21 09:39:58    中国质量万里行    文/姜子尘    点击:

  按照计算机之父冯诺依曼的计算机原理,硬盘无疑是计算机的最核心部件之一。伴随着计算机的飞速发展,在这几十年当中,硬盘也是有着质的飞跃与突破。时至今日,计算机存储设备硬盘可分为HHD和SSD两种。无疑,SSD无论从数据的读写速度上还是从硬盘的使用寿命和环境上都比传统的硬盘要好很多。与生俱来的读写速度决定了市场最终会选择SSD,可以说在民用这一块,SSD取代HHD是一种大势所趋。

  那么接下来我们有所偏向的来讲下HHD(机械硬盘)的发展史。或许对有些朋友还是有些乐趣的。

  全球首款硬盘是IBM于1956年研发成功,并命名为IBM 350 RAMAC。从1956年到2016年,这一期间传统机械硬盘的发展有着天翻地覆的变化。从一开始的大体积小容量,到现在的超小体积超大容量。时光锁定在1956年,当全球首款硬盘面世的时候,它的体积有两个冰箱那么宽,里面装有五十个直径为两英寸的磁盘,硬盘的重量高达一吨,这样的体积继和重量足以让人目定口呆,时光飞速发展,现在的微硬盘、CF硬盘仅仅才硬币大小,这样的变化不禁让人咋舌。

  人类科技的发展不仅仅能从简单的一句话中来概括了。

\

  硬盘从14英寸到8英寸、5.25英寸直至3.5英寸,然后又从2.5英寸到1.8英寸,再到1英寸和0.85英寸,它是怎样的发展有着怎样的经历呢?下面我们按照时间的纵轴来具体说下硬盘的发展史。

\\

 

  我们穿越时间的迷雾,溯回过去,锁定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虽然那个时候人们已经在磁带或者之带上打孔进行记录数据,但是如果想在某一个存储介质上找到特定的数据,那是非常麻烦的事情,往往需要花费数小时的时间来寻找,其工作效率很是低下,而且过程非常繁琐。就是因为当时的存储技术是顺序存储。而当时在IBM实验室的那些革命派,就像通过某种技术达到随机存储,从本质上提高存储介质的读取速度。Al Hoagland是当时18个参与这一项目的成员之一,那个时候他还在大学里面读研究生。

  事后他说,当时的那种氛围就像是一种火箭点火发射,没人知道这样的项目之后会发生什么样的后果,也没人能知道就算真的研制出来,会有什么样的反响和回馈。经过四年的研发,皇天不负有心人,终而研制出具有对计算机起到革命性的产品,正是这一产品,对今后计算机的发展起到决定性的影响。那就是统计控制随机存取法(Random Access Method for Accounting Control,RAMAC)”。这个商用磁盘存储系统就是RAMAC 305,当时那个时候这家伙有两个冰箱那么宽,内部安装了50个直径两英尺的磁盘,重量约1吨,当时可以存储“惊人”的500万个字符(5MB)。虽说,现在看来却很小很小的容量。但是在当时却已经是取得了非常了不起的成就。

  随着时间的流逝,时针指向60至70世纪。

  时间转移到1962年,这个时候,14寸硬盘已经占据市场的主导地位,直到70年代中期,14英寸的硬盘几乎占据了市场全部份额,几乎所有的这些设备都出售给大型计算机制造商。物以稀为贵,由于当时的条件限制,那个时候的硬盘并不是普通人所能用得起的,而且容量也不过几百兆。高昂的费用从而使得硬盘只能在高端领域流通。民用——可望而不可即。

\\

\

  上面的三张图片就是当时硬盘的大小,为了方便大家比较,能有个更加直观的影响,我们来用易拉罐做对比。是不是很明显的看出来当时硬盘是多么的庞大,而实际上真正的大小比一个微波炉的体积还要大。通过这样的一个硬盘应该很容易的判断出当时计算机的体格得有多大,不过到了80年代末期,8英寸硬盘就已经诞生,体积也相应减小了不少。

  ◎ 顽强支撑,终成正果!8寸硬盘发展坎坷不容易。

  时间指向1978-1980年,这个时候8英寸的小型硬盘逐渐被研发出来,其中包括Shugart Assaciates、Micropolis、priam和昆腾这些老牌硬盘厂商,不过容量依旧很小仅为10M、20M、30M以及40M,但是相比14英寸确实是小巧了很多也轻便了很多,所以在当时这些个硬盘收到需求大容量大型计算机制造厂商的冷落,在这样的市场情况下,这些硬盘继而进入新的多媒体应用,小型计算机。

  8英寸的产品对于当时小型计算机来说是个重要的性能标准,容量和单位存储的成本还有读取速度在当时都是非常优秀的,随后几年,随着8寸硬盘生产商的技术上的改进,以极快的速度扩大产品的容量,而且单位存储密度也极大的增强,这样使得8英寸的硬盘单位存储成本要低于14英寸硬盘存储成本,市场是明智的,在这样的条件下,8英寸硬盘很快成为市场霸主。

  时间转到了1980年,这个时候,硬盘的体积终于又发生了变化,下面图片上的这款硬盘是当时世界上首款5.25英寸硬盘驱动器ST-506,作为首款面向台式机的硬盘,5.25寸的出现具有一定积极意义,那么对于我们这些80后第一次接触计算机的,其中的硬盘也是从5.25寸硬盘接触的,虽然他的容量也只有5M,但,却带动了整个计算机存储器的发展。

  看到这里大家应该有所感触,是的,它的容量同样也只有5M。与第一代硬盘有着一样的容量,然而体积却大规模缩小。这正是验证了一句话——浓缩就是精华。事实上确实是是把第一代的精华全部浓缩处理了。

  时隔四年,时间转到1984年,世界上第一款3.5寸硬盘诞生并面世,可是在当时谁也没有料到,这样的体积,现在会成就如此伟大的时代,刚出现的时候正如当初8寸的一样,究其原因就是成本太高,容量也太小,难以满足人们的需求,到了88年,也只有不到一半的计算机厂商使用这款硬盘。

  知道90年代,3.5寸硬盘才赢来了他的辉煌时光,5.25寸硬盘已经到了迟暮之年,不仅因为5.25英寸的硬盘转速不能提的太高,从而影响磁头的平均寻道时间,而且在可靠性和硬件成本上或多或少都是存在了一定的问题,因此后来的硬件厂商都放弃了5.25寸硬盘的设计思路,转向了3.5寸和2.5寸。

  转眼就到2.5寸硬盘的出现了,1989年继而推出了一种2.5寸硬盘,也因此他一度成为硬盘行业的焦点,知道90年代以后个个厂商都纷纷生产出自己的2.5寸硬盘。也就是那个时候起,知道现在2.5英寸硬盘一直占据市场主导地位。

  到了1992年,更加轻便的迷你硬盘诞生了,1.8寸的洋硬盘的大小已经达到和名片一样大小,小巧便捷省电更加体现出来。不过在另一方面要比2.5英寸的硬盘要贵很多,所以通常情况下都不会在笔记本上用到,使用群体都是多媒体设备,当然部分 MINI笔记本也会使用1.8寸盘。

  随着科技的发展,便捷设备逐渐出现,更小的1英寸硬盘相继投入市场。就目前来看,东芝的0.85超迷你硬盘已经面世,这是就目前为止,全球最小的机械硬盘。

相关新闻:

下一篇:最后一页
中国质量万里行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声明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 2002 - 2015 京ICP备130128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