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主管 ---
实时滚动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聚焦新质生产力 助力软件高质量发展 第12届TiD质量竞争力大会在京举行

2025-07-14      文/贾润梅   点击:

  7月10日至12日,由中关村智联软件服务业质量创新联盟主办,北京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协会智能分会、CMMI研究院、《中国金融电脑》杂志社(FCC)、科技女性社群SHE REWIRES她原力协办的第12届TiD质量竞争力大会(TiD)在北京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会议中心举行。

\

  大会以“聚焦新质生产力 助力软件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各参会嘉宾通过主旨演讲、专题会、闭门研讨会、TiD嘉年华、创新成果展等多维互动模式,共同探索如何依靠“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提升产业竞争力,为全球软件行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新思路。

  北京市海淀区科学技术和经济和信息化局局长何建吾在致辞中强调,传统软件厂商需要积极拥抱新技术、拥抱软件创新,通过制定清晰的AI战略、加强技术研发、优化用户体验和调整商业模式,才能在AI浪潮中站稳脚跟,实现转型升级。目前,海淀区围绕算法、算力、数据,为软件创新发展建设高质量基础设施,推动 AI 与软件产业深度融合;助力企业应用 AI 技术提升研发能力和行业应用水平;构建端到端的开源赋能体系,为软件企业提供全方面开源支持。

  全体大会上,国务院原参事,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家产业基础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兼产业技术基础专项组组长张纲强调,人工智能“AI+”与“+AI”引领了质量的全要素变革。质量的定义要延伸到人工智能产品、工程、服务的质量,质量的实现方式、基础设施、评估和监管方式等全要素都将重新构建。

  武汉大学计算机学院教授、武汉大公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蔡恒进从“解耦”和“分层”的视角下解析了ASI(超级人工智能)。他指出,ASI能够通过极限外推,主动“建中立极”,并创造全新认知坎陷的智能。在实现路径与未来构想方面,蔡恒进提出了Life(内化)、Life+(外挂)、Life++(分身)三个阶段。

  中关村智联软件服务业质量创新联盟理事长、中科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左春聚焦行业应用场景,阐述了软件产业如何应对小模型广泛应用的新趋势。

  英特尔中国研究院副院长、数字医疗健康实验室总监王鹏以AI数智化赋能医疗健康全链路应用创新为核心议题,分享了AI通用工具链在提升服务效率与精准度方面的应用实践,并以健康数据分析平台等案例加以说明。

  聚焦人机共生软件研发,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智慧城市研究中心主任宁德军提出并实践人机共生软件研发范式,打破传统“工具辅助”局限,构建双向认知对齐的软件生产范式。

  宝马信息技术中心总经理戚海飞进一步展示宝马自主研发的AI开发工具如何赋能软件开发流程,并集成宝马的业务和技术知识,通过创新技术和灵活架构,助力宝马集团实现“用软件创造软件”,赋能全球AI4DevOps转型。

  思码逸创始人兼CEO任晶磊发布了《DevData 2025 研发效能基准报告》并进行专业解读,分享了从基准报告数据看AI编程的现状、AI编程中期展望和长期展望等内容。

  IBM咨询质量合伙人Aman K.Singhal在演讲中重点阐述了IBM在AI应用方面的观点与最佳实践。他指出,当前IBM强调“做正确的AI”和“正确地做AI”,其核心聚焦于提升个体生产力、变革业务流程和推动企业级创新。他还讲述如何通过IBM研发的工具显著提升开发、服务交付及咨询领域的生产效率,强调要将AI视为核心业务的赋能者而非单纯的一项工具。

  大会吸引了来自百度、华为、中科软、宝马、联想、中兴通讯、JetBrains、思码逸科技、广州赛宝认证中心、Thoughtworks、神州数码、国能数智、长城汽车、英特尔中国、国科开源、重庆中科汽车软件创新中心、ABB机器人、印孚瑟斯中国、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武汉大学等300余家科技创新公司及科研院所2000余人参会。

  目前AI正在重塑研发过程,GenAI推动了软件工程的下一波效能革命,新方法、新实践进入到百花齐放的关键时期。据悉,7月11日到12日将举办近30场次“专题会”,会议内容深度研讨AI原生开发、智能体协同研发、大模型驱动测试等颠覆性实践。围绕未来产业内容布局,将特设“AI大模型时代的精准医疗与健康管理实践、智体未来:机器人软件研发与具身智能创新”等新兴产业论坛,推动构建安全可靠、高效敏捷的新生态软件产业体系。

  软件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灵魂,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基础,是制造强国、质量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关键支撑。作为底层基础和理论依托,软件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TiD质量竞争力大会将持续推进“人工智能+”行动,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在继承中创新,深度契合政策导向,聚焦新产业中软件赋能产业生态构建的路径,持续引领软件行业高质量发展,为落实国家产业政策、推动软件产业升级贡献力量。

扫码投诉

手机扫码

快速投诉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杂志订阅
Copyright © 2002 -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质量万里行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4432号    京ICP备130128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