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时滚动新闻

疫情下汽车业的现状与未来网络座谈会

2020-06-12    中国质量万里行        点击:

  总策划/王从军 主持人/汪鹤林

  “新冠肺炎”世纪灾难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到底有多大?李克强总理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受全球疫情冲击,世界经济严重衰退,产业链供应链循环受阻,国际贸易投资萎缩,大宗商品市场动荡。国内消费、投资、出口下滑,就业压力显著加大,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困难凸显,金融等领域风险有所积聚,基层财政收支矛盾加剧。

  疫情来袭,各个行业几乎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汽车行业也不例外。具体情况如何?本刊近日邀请7位业内“大咖”,举办了一次“网络座谈会”,请他们对疫情下的汽车行业现状与未来,发表各自的认知、理解和观点。

  嘉宾们谈到的主要内容包括:中国汽车业受到的影响、汽车企业的应对策略、汽车业今后的机会、呼吁相关政策尽早明确等等。

  他们的主要观点是:汽车市场的潜力依然很大,相信经过调整,中国汽车业仍将有一个光明的未来。

\

  王 从 军 资深顾问

  汪 鹤 林 《中国质量万里行》杂志社社长

  贾 鸣 镝 博士、上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销售与市场执行副总经理、上海上汽大众汽车销售有限公司总经理

  姜 君 一汽丰田汽车销售有限公司原总经理

  森田泰博 普利司通(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兼CEO

  贾 亚 权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营销公司总经理

  李 铁 铮 原《经济日报》产经新闻部副主任兼汽车周刊主编,《名企名车》联合创始人,高级记者,中国新闻奖一等奖获得者,

  知名汽车评论人

  李 福 生 《中国日报》汽车版执行主编

  张 霖 郁 《汽车商业评论》人物主笔

影响 调整 机遇

——“疫情下汽车业的现状与未来网络座谈会”摘要

  近日,由本刊资深顾问王从军策划,《中国质量万里行》杂志社社长汪鹤林主持,本刊举办了“疫情下汽车业的现状与未来网络座谈会”。嘉宾们围绕疫情下的汽车业现状与未来、企业与市场、潜力与机遇等,发表了各自的理解和建议。

影响与冲击

  汪鹤林:

  这次疫情对各行业的冲击和影响是显而易见的。汽车行业的具体情况如何?

  李福生:

  这次疫情对整个汽车行业肯定是有影响,并且是负面的影响。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看这个事情。

  第一个就是我们可以看它对整个经济的影响。对中国来说,一季度的 GDP增速已经是负的六点几。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认为中国全年的增速大概是正的1.2%左右,国家统计局也没有对这个数字提出任何的异议。同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认为明年中国经济增速可能会达到9%,但今年一定会是受到比较大的影响。

  中汽协包括一些咨询公司,像IHS这样的咨询公司,也都对中国的车市纷纷给出预测,基本上10%左右的下滑。我们暂且不去说这个数字,但是下滑是肯定的,因为全年整个经济如果跌到1.2%的话,那么其实对中国40年的改革开放来说,应该已经是最低点了,一定会影响大家的收入,这就导致大家不愿意掏钱买车。

  一季度汽车销量发布会上,中汽协的许海东还引用了天眼查的一个数据:2月到3月中旬,差不多40天之内,申请破产的中小企业就有10万家。我觉得受主要影响比较大的应当是中低端的车型,因为我觉得现在主要的消费力量在小城市,三四五线小城市,因为那里很多人就业于一些中小企业,那么这次疫情对中小企业冲击最大,导致他们的工作可能不稳定,收入可能会降低,即便他们有一些储蓄,可能也会延迟购车计划。所以说我觉得中低端的、10万左右甚至10万以下的车型会受到很大的冲击。

  张霖郁:

  这次疫情对整个汽车行业的打击是非常大的,尤其是销售端。

  今年2月10日,原本是全国复工的日期,我走访了老家江苏江阴的汽车城,从1月底春节放假开始,每家店都迟迟无法复工。去年增长率排名第一的广汽丰田,在江阴的经销商店也面临很大困难,因为开不了工,就意味着卖不了车,这家月营业收入在2000万有60名员工的经销店,整个2月份的销量只有30辆,平常业绩的1/3都不到,广汽丰田是比较好卖的品牌,其他品牌的日子更不好过。

  李铁铮:

  这次突如其来的疫情重创了中国车市。一季度中国乘用车销量同比下降近一半,进入二季度以来尽管各企业已陆续复工,4s店用户到店率也普遍增长,但是由于疫情全球蔓延对零部件市场的影响,销售颓势不可能很快扭转,汽车业前景堪忧。

  姜君:

  全球疫情的长期蔓延趋势,明天啥样?谁也说不清楚。所以对于疫情之下汽车业,几乎所有人都是比较焦虑的,尤其是汽车厂的老板,还有经销商的老板。原来我们期待的是中国抗疫成功之后会有一个恢复性增长,有些人甚至用到一个报复性增长这样一个词,但是现在看报复性增长很难。还有一种观点认为,疫情由于公共出行大家会相互回避,私家车会有一个增长,但现在看,也会因为整个人流还没有流动起来,因为旅游业受到重创。

  私家车发展的未来趋势,是紧随整个经济状况和趋势的。大家的收入最关键,这关系到消费信心问题。海外疫情的大面积扩散,什么时候是拐点,现在还没有出现。由于贸易性企业的收入下降,大家的消费能力也在下降,消费信心因为消费能力也在受到影响,这是一个特点。

  还有另外一个特点。2017年以后,经济开始出现从增量提升变成存量增长的时候,就已经出现了消费更加趋于理性的特征,并且这种趋于理性的消费,基本上是向头部企业、合资品牌,甚至日系品牌集中;而对中小品牌或者自主品牌的汽车企业是有一个反向的作用。

  今年整个汽车市场商用车领域当中,一些轻卡、面包车和新能源车,可能下降的幅度不会太大。如果整个疫情控制得好的话,有望能够持平。在乘用车领域,因为我们2月份基本丢到了一个月,3月份基本恢复到百分之50~60%,那么按照这个水平发展,即使下半年有一个增长也很难填补。从全球市场判断,有更悲观的,有的人说今年全球汽车总的销量大概下滑30~40%,所以我认为中国也要到两位数,应该是在10~20%期间,乘用车的下滑恐怕是很难避免的。

  实际上从2018年开始,国内车市就呈一个下降趋势,如果没有疫情出现,可能会有5~8%的下降,疫情加剧了下滑的趋势。对于新能源车,政府已经出台了延续两年优惠的政策,对二手车也出台了一些刺激政策,但是我觉得最应该呼吁的就是限牌的问题。虽然政府有要求,但是各个地方政府很难放开,比如说北上广深还在继续限牌,很难做到放开。我认为有一条是政府应该能做到的,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解决小型车下乡的问题就是国家出台了很多政策,才有2009年后近10年的一个汽车业高速增长期,这也是鼓励汽车进入家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措施。

  由于疫情给企业带来的一些麻烦,包括国际疫情的影响,我们汽车行业中很多汽车零部件,甚至关键的比如芯片控制系统、限速制动系统ABS等部件,需要进口,如果海外市场不能很快恢复的话,可能给我们的生产带来相应的非常大的难度。

调整与策略

  汪鹤林:

  在这种特殊情况下,企业该如何应对?或者说企业应该如何调整策略?

  贾鸣镝:

  疫情对全年的经济工作安排、对经销商、对产能调整等,包括我们产品的上市,都产生了影响,但是我们营销团队、生产研发部门等都做了快速积极的响应,目前来看调整是有序的,现在已基本调整到位:

  1、目前上汽大众安亭、南京、仪征、宁波、长沙生产基地都已经陆续恢复生产。同时我们也借这个机会将整个终端库存做了非常好的结构调整。

  2、今年的突发疫情也给经销商网络带来很多挑战,但是我们应对进行的较早。2月初,我们就重启网络,通过线上的方式恢复营销活动。目前大众品牌、斯柯达品牌的经销商已基本全部复工。当然客户的恢复需要周期。从4月开始,展厅客流量明显回升。接下来,我们的两个品牌将进一步发力。

  姜君:

  疫情之下,销售领域需要探讨新的销售方式,研究用户的心态,对接消费者习惯的变化和市场的变化。借且于互联网,包括现在比较时髦的抖音、快手,还有短视频,在对受众的传播渠道上更新变化,但这只解决了销售漏洞当中的上端。至于下端对于用户的关爱,针对安全防疫出行,贴心了解用户的感受,以服务感动消费者,在这些方面,恐怕各个车企要借现在的机会,练一下我们自己的内功了,因为消费形式正在发生转变。

  再一个,疫情之下,任何一个企业,不仅仅是车企,都要低成本运行,裁掉冗员,减少一切浪费,甚至开发新品也会相对慎重,要慎之又慎。所以这个时候还有行业的一句老话,就是“现金为王”,保证我们的资金流能够正常运转,这都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

  张霖郁:

  在这个特殊时期,销售端线上非常活跃。常州中天东风日产店的销售顾问都变身网红,在无法复工的情况下,他们带着口罩一个人在店里进行打鸡血似的直播,也由此吸引了很多想买车的人。

  虽然这次疫情让很多企业受损,但由此带来的正向改变也很明显。线上发布会、沟通会、公开课……都成为主流传播和营销方式,虽然各企业以前都有,但基本都流于形式。这次疫情,让各企业踏实下来,想尽办法在线上进行真正的创新并提升转化率。相信等疫情完全结束后,一部分线上营销形式会常态化。

  森田泰博:

  此次新冠疫情席卷全球,对汽车行业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作为全球知名的轮胎及橡胶企业,普利司通在此次疫情中采取了积极行动,无论是对外的慈善捐款,还是对内的严格防控、复工复产,普利司通在全力保障汽车产业链的供应同时,也在积极践行企业社会责任。

  疫情爆发后,普利司通就向中华慈善总会和其他几个省市的慈善机构捐助了300万元。这笔捐助资金用来协助中国各地的医疗机构进行疫情的救助与复原工作,也为身在疫情前线的医护人员提供了即时的支持。此次捐款彰显了普利司通一贯以来的企业社会责任承诺——“我们的服务之道(Our Way to Serve)”,助力更加安全健康的社区建设,并恪守其对中国市场的承诺。

  在普利司通,确保员工的人身安全与健康以及公司的正常运营是首要之务。就目前的情况来看,疫情并未对我司全球各地的员工健康以及对客户出货造成直接影响。我们正在密切关注事态的发展,并根据情况发展采取必要措施。目前,普利司通中国遵循“少接触,少聚集”原则,除了安排员工远程在家办公和错峰上下班的措施以外,还有效保障了设立在无锡、天津、沈阳和惠州四个工厂的有序复工生产。

  当疫情开始席卷全球,各地出行受限的情况下,普利司通来自全球各地的同事会定期地举行线上会议,评估疫情对各个区域的影响。现在,普利司通的生产供货无虞,能满足各个区域的市场需求。此外,在过去的几个月中,普利司通也对各个供应基地采取了精细化管理以及有效的应对措施,以确保稳定的原材料供应。

  尽管疫情带来了各种挑战,但普利司通将始终秉承“以卓越品质贡献社会”的企业使命,以不变的承诺,与车企同行一起,共克时艰,为汽车行业的生产供应及经济恢复做出贡献。

潜力与机遇

  汪鹤林:

  以往人们的经验是,危机就是危中有机。面对冲击和影响,汽车行业究竟有哪些机会和发展潜力?

  姜君:

  从整个消费习惯上看,汽车进入家庭,是人们对车的向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所以我认为汽车仍然是发展的方向,我们国家目前汽车的保有量还是非常低的。至于到底是什么时间市场恢复能够过来,我觉得随着对疫情的有效控制,包括国际上对疫情的有效控制,汽车市场一定会慢慢向好的。

  中国毕竟在汽车消费领域当中,还是一个相对滞后的国度,因此市场空间还很大。 这种情况下,我认为乘用车的市场,从长远来看,还有一定的空间,尤其现在我们自主品牌不断的成熟,质量水平也在不断提升。

  虽然,随着近几年合资企业和品牌纷纷进入,以及更加亲民的价格,这也对自主企业带来一个新的挑战。不过从发展方向上,随着自主企业的成长和人们消费水平逐渐提高,以及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都将促使乘用车持续向前发展,这是一个非常大的动力。

  另外,随着自主品牌企业的进步、城镇化进程的发展,我相信未来在三四五线以下城市,对自主企业的乘用车来说,应该有一个巨大的发展空间。

  对于商用车而言,这是一个相对比较刚需的市场,应该还会有一定的增量。从一季度的情况来看,商用车如重型车还在正增长。这其中包含疫情带来的一些变化,促使城配物流的发展。新能源车恐怕也会有一个增长的机会,尤其在城配物流和追求绿色出行的趋势下。疫情之后,国家对冷链屠宰禽类、肉类的冷冻车行业、专用车行业和新能源车行业的重视,可能会使这些行业有一个刺激性的增长,这方面可能需要车企认真关注研究。

  贾亚权:

  虽然短期来讲,这次疫情给中国汽车产业带来了严重的损失,但是从长期来看也有利好的因素和新的机遇,主要表现的三个方面。

  第一个是政策机遇。为促进汽车产业发展,缓解疫情给中国汽车产业带来的沉重打击,国家近期陆续出台了一系列利好政策,包括放宽汽车限购、鼓励汽车下乡、减免汽车税赋、提供购车补贴以及现有新能源车补贴政策延长两年不变等。这一系列政策对于稳定国内汽车市场将起到重要的作用,中国的车企应该把握住这波政策机遇,推动企业进一步发展。

  第二个是市场机遇。后疫情时代,一些因疫情影响而暂时无法购车的消费者,将重启购车计划;同时,由于私家车的安全性和便捷性,一些原来暂无计划购买汽车的潜在的购车需求,有可能会转化为现实需求,带来更多市场增量,如何抓住并开发这些需求是车企的一项重要课题。

  第三个是运营机遇。面对疫情,很多车企不得不对新的销售模式进行探索。以奇瑞汽车为例,疫情发生后,我们为了应对线下购车渠道中断的影响,加速了“奇瑞新零售”的落地,打通线上、线下购车通道;启动网络直播卖车;以全平台矩阵云上市形式发布新产品;举办“抖音挑战赛”,经销商和消费者一起参与,进行“云互动”……这一系列营销创新举措,让消费者足不出户就能完成购车行为变成了现实,间接加速了中国汽车产业营销模式的变革。

  未来,我们相信,在政策机遇、市场影响和营销变革等一系列因素的作用下,中国汽车产业一定能在疫情后迎来新的“春天”。

  贾鸣镝:

  从整个汽车市场来看,一季度下跌非常大。按照正常预测,下半年应该是转正。不过下半年国际经济形势,以及会对中国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我们现在不太好判断。假设目前的状态延续下去,我们预计今年全年汽车市场大概在-10%到-15%之间。如果稍微保守一点,可能会到-20%。

  长远来看,疫情将促进首购群体购车。疫情期间公共交通暂停将加大对私家车的刚需,推动无车用户购买。而目前中国千人汽车拥有量还不足200辆,远低于发达国家,整体市场还有很大的潜力。

  李福生:

  大品牌车企、豪华车型受影响相对小。

  像大众、日系什么的,我觉得基本上不会受到特别大的影响,就是从他们的市场份额上来说,不会有大的影响,虽然全年的销量一定会有一些下滑,整体上的格局、份额基本上不会有大的变化。我觉得挺过今明两年,车市可能就开始恢复到差不多一个正常的水平,但这也要看全球局势的发展,就是疫情局势的发展。对长期向好的局面,我还是比较有信心的,因为在中国大家还是希望买车,即便是在拥挤的城市里。我觉得那些要买车的人,他们的钱也不是说一天两天短时间之内积累的,那么这些人肯定是一个相对固定有消费潜力的群体。

  另一方面,我觉得该买豪华车的人还是会买豪华车,这些人是中端或者中端往上水平,我觉得他们不会受到特别大的影响。当然,可能某些行业比如说做进出口的,会受到一些影响,老板可能就不换车了,但是我觉得他们受到的影响一定不如中低端人群的大。

信心与展望

  汪鹤林:

  疫情带来的社会变化,是人们对隔离安全有需求了,而这也是汽车业的机会。现在关键要看如何提振市场和消费者信心。

  李福生:

  受到冲击的主要是低端消费者是这些人,那么从车企方面来说,我觉得也会有一些针对性的调整,包括比如说雷诺决定退出了等等,我觉得市场会有一些调整。那么像大众那边的话,我2月份的时候采访大众中国的CEO冯思翰,他认为车市基本上是要到明年,也就是到2021年,可能才会到一个正常的状态,今年一定会是跌,虽然可能到年中的时候,即六七月份的时候会开始反弹,但全年一定会是跌的。中央最近又推出了很多激励政策,包括提出的“六保”,保就业保民生等等,可见中央的措施还是非常及时又准确。所以,车市什么时候会恢复,我觉得某种意义上取决于中央的政策见效的程度有多大,以及受影响的中小企业员工们的信心什么时候能恢复。

  我记得前几天发改委的一些官员还表示,到今年年底,中国的汽车保有量会超过美国,这个应该也是问题不大的。中国车市长期向好的趋势,基本上是没有什么问题的;短期内,今年一定会是下跌,但我觉得对汽车行业是一个好事,把一些该挤的水分挤挤,然后做一些调整去库存,所以我觉得整体来说,倒未必是完全的坏事,是一个塞翁失马的事情。但是,对一些针对小众的车企,以及对造车新势力来说,今年可能就会非常难,我觉得会有一些挺不过去。

  李铁铮:

  各企业在努力恢复生产,利用网络积极推动新产品销售的同时,将未来复兴的希望寄托于政策的支持和生产经营方式的转变。的确,作为支柱产业的汽车行业会得到一定程度的政策支持,如延长免除新能源汽车购置税的年限、适当放宽一些城市的限购措施等等。而且出于对疫情再发生的恐慌,人们会更乐意选择驾车出行。这些内外因素都会促进中国汽车业的恢复性增长。

  李福生:

  目前,车企也好,协会也好,一直希望中央能出政策,给予行业一些帮助。整个汽车行业包括上下游,占GDP的比重可能大概有10%左右,对此我认为,如果是说从保障就业和民生的角度来说,有必要给一些补贴和政策。

  但是,如果从行业发展角度来说,我觉得可能未必一定需要那么多的政策,因为一下滑就给政策,我觉得这样可能会导致行业失去一些自身做调整的机会。当然,因为确实会导致一些经销商的投资失败,所以我觉得可能就需要中央从国家的高度上去统筹这件事情。

  张霖郁:

  所有的伟大都是冬天的孩子,每一次危机都是提升自己的机会,汽车行业也是如此。

  姜君:

  至此,我认为应该认真地呼吁一下,就是推迟“国六”的普及。在疫情情况下,应该把“国六”的政策实施至少推迟半年以上,我建议最好是往后推迟一年,这对零部件企业、汽车整车企业和消费者都是利好的一件大事,对国家也是利好的一件大事。所以从这个角度上看,政府应该尽快出台这个政策,以增强车企信心,提振消费者信心。

  李铁铮:

  但是从长远发展来看,如果不改变中国汽车产业多企业、多品牌的“万国”混乱局面,淘汰落后的产能;如果不改变传统的产品推广和销售模式;如果不改变汽车的售前售中售后服务方式,中国汽车业不可能等来昔日的盛景。而此次疫情恰恰为中国汽车业的改变提供了机遇!

  贾亚权:

  建议:汽车是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性产业,产业链长,拉动经济和就业效果明显,同时汽车消费社会零售占比高,增长空间大,是消费结构升级的主要方面。面对疫情的影响,我们建议如下:

  国六排放标准升级切换时间适当推迟;

  1.6L及以上车型减半征收或全免购置税;1.6L及以下车型免征车船税;

  鼓励全国范围实施汽车下乡,农村居民将老旧农用车报废更新汽车,给予适当补贴;

  汽车购置费用计入个税抵扣等。

  贾鸣镝:

  疫情虽然会对中国经济带来影响,但中国经济的基本面以及长期向好趋势并未因此改变。针对“防疫情、抓经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为经济在疫情中的“逆周期”运行提供支撑。同时,疫情之下出现的新的经济形态、新的商业模式、新的销售渠道,这些都将进一步促进整体产业链的创新转型。

结束语:市场需求正在得到释放

  汪鹤林:

  总结各位的发言,我认为目前汽车行业的基本现状是:尽管受疫情冲击很大,但是,政府在支持,企业在努力,疫情在好转,消费潜力在逐渐释放。我看到的相关报道,购车也是4月份居民的主力消费点。

  据中国汽车业协会5月11日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4月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10.2万辆和207万辆,环比增长46.6%和43.5%,同比分别增长2.3%和4.4%,月增速为今年以来的首次增长,其中销量更是结束了连续21个月的下降。另据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5月11日发布的4月份全国乘用车市场分析显示,当月乘用车市场零售达到142.9万辆,全月零售同比增速回升到-5.6%,是今年走势最强的月度,也是过去20个月的增速次高点。

  长城证券研报分析认为,4月份以来国内产销恢复超预期,前期被疫情抑制的汽车消费需求在逐步释放,另一方面3月份以来全国多个城市出台了地方汽车消费刺激政策也对乘用车消起到了一定刺激作用。

  当然,正如中汽协副秘书长师建华所指出,4月份国内汽车市场的销售数据有所好转,还不能说明这是“报复性消费”,只是压抑需求的释放。因此,汽车行业下一步的发展情况,仍有待关注和观察。

  最后,感谢各位的分享。

中国质量万里行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2 - 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质量万里行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4432号    京ICP备130128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