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时滚动新闻

用园区管理理念完善进口废塑料管理机制

2010-09-10 14:37:58    中国质量万里行    □ 刘孟春 李耀民 侯本春    点击:

    近年来,随着我国纺织、建筑等产业的迅猛发展,对塑料原料的需求呈现快速增长的态势。塑料的原料主要来自不可再生的石油、煤、天然气等石化燃料。我国石油资源相对紧缺,造成了塑料工业产能不足,而进口废塑料的再加工可用来填补这个空缺,并且能极大地降低生产成本。与此同时,低碳经济的发展使废塑料回收再生利用成为了国家解决资源短缺与环境保护的一个重要手段。

    在全球废塑料的流动数量中,70%是以中国为最终目的地,这意味着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再生塑料市场,但与此同时也滋生了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就进口废塑料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就进口废塑料的园区管理进行初步探讨。

    一、进口废塑料加工存在的问题

    1.“洋垃圾”的进口风险不断加大。随着我国废旧塑料再生产业的兴起,国外的部分企业借我国对废塑料需求旺盛之机,将一些不能处理加工且无法重新利用的废塑料垃圾以次充好出口到我国,这些进口“洋垃圾”严重地污染了我国的环境,同时也给国内废旧塑料再生产业的发展蒙上了阴影。

    2.废塑料再生过程对国内环保和公共健康构成威胁。废塑料加工行业以小作坊居多,设备陈旧、工艺落后,而且缺乏必要的污染治理条件,对国内环境构成了严重危害。同时,以进口废塑料为原料制造的包装袋、饭盒等大量流向餐饮行业,其所含的有害物质随着此类产品的日常使用逐步释放,将直接威胁到消费者的身体健康。

    3.废塑料的进口市场混乱。国家要求进口废塑料的企业应当具有一定的规模和环保治理能力,在获得国家环保总局核发的《进口废物批准证书》后才可以进口废塑料,但目前部分企业对《进口废物批准证书》的使用并不规范,而且存在倒卖、非法转让等现象。

    二、园区管理的内涵

    园区管理是指对从事再生资源加工处理的企业实施特定的园区化管理,以提高再生资源的回收效率,减少和避免污水、废弃物对环境的影响。园区是现代经济学中规模经济理论和集群经济理论的充分运用,其本质就是要发挥生产要素的聚集效应,进而带动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园区可以为入驻企业统一提供覆盖其基本生存空间的综合服务,企业共同分享各种软、硬件服务,共同分担成本,不仅节约了大量的运营成本,而且有利于避免原始工业发展模式对土地的大量占用与浪费,也有利于推动城市化进程,并降低对环境的破坏程度。

    进口废塑料园区管理的目的就是为了加大对进口废塑料原料的处理力度,通过建立再生资源加工园区,结合政府的产业政策、加工技术、科技研发等方面的大力扶持,在海关、检验检疫等相关机构的监管下,对从事再生资源加工处理的企业实施特定的园区化管理,并利用园区配备的科研和技术优势,为入园的加工户提供深加工业务和技术指导,提高再生资源的回收效率,减少和避免污水、废气物对环境的影响。目前,作为可再生利用的废五金电器、废电线电缆、废电机的园区管理工作已在浙江宁波镇海再生资源加工园区和山东烟台资源再生加工示范区展开,这些实践给废塑料园区管理提供了良好的经验。

    三、实施园区管理的优势

    1.促进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要实现经济发展从“资源—产品—污染排放”的单向线性流程循环经济模式向“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循环经济模式转变,重中之重是如何处理好废塑料变废为宝的过程。一个集管理、加工、污水固废处理于一体的园区,既可高效的实现资源再生,又可保护环境,还能培育市场开展余缺调剂,促进物流、商流、信息流的融合,促进废塑料加工利用行业持续、健康发展。

    2.规范准入制度,形成合理的废塑料回收加工行业产业链是园区化管理的另一重要目标。只有通过国家相关部门准入审查的废旧物资经营企业才能入园从事合法经营,严格的准入制度确保了入园企业的良好资质。此外,进行园区管理能更加有效地对园内企业实施定期的免税资格认定和分类评审,并根据企业的经营业绩、信用等级等,把回收企业分为不同类别,保持废旧物资行业呈阶梯型格局发展,优化产业布局,做实产业链。

    3.园区化管理是能把废塑料回收加工利用行业做大做强的有效途径。园区式加工基地的建立能最大限度地达到集约化的生产效应,综合利用所有废品,防止丢弃现象的泛滥和二次污染的出现;通过在园区内专门成立的科技信息提供机构和围绕产业链而设的研发机构,能为加工企业提供完善的配套服务和技术支持,从而提高产品档次,增强园区内加工企业的市场竞争力,真正把再生资源行业作为一个优势产业来培养。

    四、实施园区管理的基本条件

    实施园区管理必须以园区的基础建设符合园区管理的基本条件为前提,所以园区必须达到一定的基本要求:

    1.园区的建设必须符合国家的环保、土地等各项法律法规和政策。

    2.园区应距离港口较近,不得混杂在城市密集区或农业用地间,并应具有一定规模。

    3.园区所在地环保部门应能切实承担起对进口废塑料加工利用的环境监管工作,防止环境污染;园区内及周边应设置环境监测点,对园区及周边的土壤、空气和水质进行监测。

    4.园区应具备完善的污染防治规划,配套建有危险废物处理场和污水处理厂,对货物进口、堆存、拆解、加工等环节要有配套污染治理设施,防止废水、废油和固体废物的污染,尤其是对在露天堆场存放货物过程中,因雨水冲刷产生的污水和地板冲洗水等要妥善处理。

    5.园区应具有完善的管理制度,确保垃圾和危险废物交与有资质的企业进行无害化处置。

    6.园区内设置海关、检验检疫的监管区。监管区设有专用的进出通道,通过电子地磅系统、电子车牌识别系统、集装箱识别系统、视频监控系统实行闸口通道式验放管理。

    7.园区必须是一个独立性、封闭性较强的区域,一般要求园区仅设一个进口和一个出口。

    8.拟进口废物的口岸必须具备较强的进口废物检验检疫的技术能力和管理能力,能够切实按照《进口废物环境保护控制标准》把关检验,防止进口废物非法夹带生活垃圾和危险废物。

    此外,中国园区的形成和发展是政府与市场共同作用的结果,明确政府的职能在园区发展产业集群中的地位是至关重要的。一是通过政府的产业引导和科学规划来进行重点产业选择。二是通过政府的介入和干预来控制产业集群的外部负效应,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三是通过政府建立一个行之有效的市场运行和调节的规则体系,在规范人们行为的基础上,建立社会信用,保护各类资源产权,消除市场进出壁垒,制定入园企业规则,为各类经济主体创造自由选择、公平竞争和安全有效的生产和工作环境,维护必要的市场秩序。

    五、对实施废塑料园区管理的建议

    一是要科学而超前地制定园区规划。一方面,要对园区建设通盘规划,具体方案要具有前瞻性和长效性。另一方面,各个园区的内部规划要从培育优势产业、完善相关产业链条入手,根据主导产业、辅助产业、服务产业等不同功能进行科学规划,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

    二是要创新机制,加强设施建设。通过创新机制,建立一套多元化投入、市场化运作的投资、融资机制,积极吸纳各种社会资金参与园区及项目建设,实行风险资本、银行资本和社会资本联动,为企业入驻和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

    三是要严格市场准入制度。对入驻园区的企业进行严格筛选;根据废塑料回收分类等级的不同,引进不同类型的回收加工企业进驻,形成合理的废塑料回收加工行业产业链。

    (本栏责任编辑   冯海秀)

   

□ 刘孟春 李耀民 侯本春 庞堃

相关新闻:

中国质量万里行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声明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 2002 - 2015 京ICP备130128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