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时滚动新闻

内蒙古检验检疫局推进质量提升活动呈现良好态势

2010-08-17 07:51:59    国家质检总局        点击:

办事提速 服务提质 工作提效 能力提升

——内蒙古检验检疫局推进质量提升活动呈现良好态势

    □郅 莉

    7月的草原,正值红情绿意、莺歌燕舞、瓜果飘香,在这个美丽、收获的季节,内蒙古检验检疫局的“质量提升活动”和“检测工作整顿活动”也正在扎实有效地稳步推进,呈现出良好的态势,结出丰硕的果实。

    国家质检总局局长王勇(前)考察满洲里口岸并亲切慰问检验检疫一线干部职工

    国家质检总局副局长支树平(中)在40摄氏度的高温下考察满洲里铁路口岸检验检疫现场

    内蒙古检验检疫局局长周永生(前右二)在天津参加检验检疫直通放行合作备忘录签署仪式。国家质检总局副局长魏传忠(后左九)出席该签署仪式。

内蒙古检验检疫局和内蒙古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签署合作备忘录

出口玉米检验

    创新检验监管模式,强化质量安全风险分析

    进出口商品质量稳中有升

    内蒙古局根据辖区进出口情况确定了重点商品和重点领域,突出抓好关系国计民生、影响健康安全、涉及资源和环境保护等商品的检验监管。加强了对大宗出口农畜产品、食品的源头管理和日常监管、抽查,加大了对农兽药残、重金属的监测力度,对高风险的出口化工产品、危险品及其包装提高把关、检验鉴定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同时切实转变观念,创新检验监管模式,从单纯注重产品的合格评定转变为同时注重企业产品质量安全体系是否有效运行,由单纯的检测转变为监督管理和风险分析、防范相结合。

    在出口企业中全面推行以企业质量档案为基础、以分类管理和风险分析为核心的企业诚信体系建设,强化企业的质量主体责任意识。通过扶优限劣,严厉惩处质量失信行为,引导企业守信经营,走质量振兴的道路。

    积极推行出口工业产品企业分类管理工作,制定了管理办法和操作规程,通过综合评定企业诚信、产品风险、质量体系运行情况、员工业务技能、企业检测能力、产品质量保证能力,完善对企业的分类管理,实施风险监控、强制检验、验证和抽查检验相结合的检验监管机制。上半年在全区范围率先完成5家出口纺织产品一类管理企业评定工作和部分二类管理企业的考核工作。

    建立健全重要、敏感进出口商品的质量安全风险预警体系。上半年对进出口食品、化妆品、动植物及其产品,出口服装,进境原木、原油、矿产品,进口废物原料等进行了全面的质量和安全风险分析,并向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报送了全区进出口产品质量安全状况和在进出口商品质量控制、风险防范方面存在的问题及相关建议等内容的分析报告,以便在政府的统领下各相关部门及时加强监管,消除质量安全隐患和危害。

    1~6月检验检疫出入境货物11.1万批,货值54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了12.6%和69.8%,出口货物合格率达到99.9%,传统大宗出口产品保持了量升质优的良好出口态势。年出口量占全国总量30%左右的硅铁也是内蒙古出口产品中量最大的产品,上半年出口14.81万吨,同比增加155%。出口番茄酱罐头2.28万吨,同比增加128%。在食品、饮料、医药、化工等行业应用广泛的黄原胶出口大增,达到1万多吨,货值3030万美元,成为内蒙古出口大军中的新秀。羊绒衫出口逐渐升温,达到185万件。北奔重型汽车有限公司生产的重型汽车出口结构不断适应国际市场需求,出口量稳步上升,达686辆、5006万美元。

    认真开展检测工作整顿,提高检测管理工作水平

    检测实力明显增强

    内蒙古局将检测工作整顿作为“质量提升活动”的一个重要抓手精心组织实施。按照国家质检总局的要求,在思想认识、制度建设、制度落实、人员管理、监督管理五个方面细化自查内容,对发现的问题梳理分类,分析原因,明确责任,同步制定整改措施,落实到部门及人员。通过制度建设的整顿,清理、修订、补充和完善相关制度,建立了一整套检测工作管理的制度体系,进一步理顺管理关系,明确监管职责,严格实行岗位绩效考核制度和问责制度,彻底杜绝在检测工作中有法不依、有章不循、“重发证、轻监管”或“只发证、不监管”的随意、不负责行为。

    在整顿方案的制定上除总局要求的五个方面,内蒙古局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将检测工作整顿延伸到检验检疫行政、执法、监管等四个方面进一步强化,切实提高检测管理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和制度化水平。一是针对内蒙古区域广阔、地域跨度大的特点,结合各实验室的检测能力,采取分区管理,实现资源整合、优势互补。二是根据检验检疫执法把关要求和进出口产品变化,进一步加强了口岸一线和全区重点实验室建设,把重金属及农药残留项目、疫病疫情的检测作为重点,积极开展新产品、新项目的检测研究,拓展检测范围。上半年内蒙古局技术中心新增实验室认可和资质认定检测项目105个,达到285个,可检测项目同比增加58.3%,大幅度提升了内蒙古进出境动植物疫病疫情的检测和监控能力。三是建立检测结果质量分析及控制制度、能力验证制度、系统内及与社会科研院所实验室间量值比对制度,提高系统整体检测水平和质量。四是同步开展企业检测管理检查和内部执法自查,着重就进出口企业实验室的管理体系运行、操作规范、检测标准、环境条件、仪器设备、样品的代表性以及实验记录等方面进行检查、指导,鼓励企业积极参加行业检测能力比对验证活动,帮助企业提升对产品质量的自检自控能力。内部执法检查与当前推行的“三位一体”规范化、制度化综合行政管理体系建设相结合,实现对执法程序、工作环节、责任目标完成情况的动态监控,促进自身工作质量的提高。

    拓宽服务领域,创新服务措施

    服务水平得到大幅度提升

    “出入有境,服务无境”,根据自治区对外贸易发展形势和需要,内蒙古局不断完善服务外贸发展方式,创新检验监管模式,促进自治区优质特色产品扩大出口,打造口岸快速通道,充分发挥检验检疫局在服务地方经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对自治区重点企业找准检企合作结合点,逐一制定帮扶措施,提升企业质量管理水平。对自治区重点投资项目神华包头煤制烯烃项目、内蒙古大唐克什克腾旗煤制气项目给予重点服务,确保了200多批、2.2亿元进口设备顺利进口、安装、调试并投入使用,受到企业高度赞扬。加大对自治区特色产品的扶持力度,积极拓展新的国际市场,今年北奔重型汽车有限公司生产的重型汽车继出口沙特阿拉伯、缅甸、赤道几内亚后,首次出口新加坡,北方重工业公司生产的螺旋钻杆首次出口叙利亚。春节、五一等假期,包头、赤峰局工作人员放弃休息,坚守工作岗位,圆满完成了11000吨进口铜精粉的检验任务,受到企业好评。先后为蒙东能源集团、大唐内蒙古多伦煤化工有限责任公司、霍煤集团成功索赔近400万美元,有效维护了进口企业合法利益。

    针对通辽开鲁红干椒出口量渐增,种植面积大幅增加的实际,积极帮助地方政府建立了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促进了规范管理。河套地区年出口量达到22万吨,成为我国重要的番茄酱出口基地,根据山东寿光番茄感染TY病毒造成大幅减产的情况,及时向巴彦淖尔市通报疫情,提醒加强防范,同时深入到田间地头指导防治措施,并有针对性地加强对出口番茄制品重金属、病虫害、农残等项目的检疫和监测,保证了出口番茄制品的质量安全。河套地区葵花种植面积达到300多万亩,居全国第一,葵花种子大量从美国、澳大利亚进口,为防止在美国已发现的向日葵茎溃疡病通过进口种子传入中国,及时深入进口种子企业宣传、指导并加强监管,同时加强与农业部门和科研院所的合作,在葵花种植、生长过程中,派员和邀请有关专家对向日葵种植区进行疫病疫情调查和监测,针对问题现场解决。

    积极向出口企业宣传普惠制原产地、区域性原产地政策,指导企业充分利用各类原产地规则,用足用好普惠制和自由贸易区区域优惠制度,最大限度享受给惠国减免关税的待遇。1~6月签发普惠制证书9995份,金额1.9亿美元,同比增长4.7%;签发区域性优惠产地证明书323份,金额4127万美元,同比增长234%,使企业减免关税950万美元。继续落实对出口农产品、纺织品减免检验检疫费的政策,为农产品和纺织品扩大出口创造条件;严格执行进口原油检验检疫费下调政策,提高企业进口原油的积极性,保证国内原油供应。1~6月这三项收费减免近2000万元,切实为出口企业减轻了负担。

    在全系统范围开展了窗口建设和证单质量管理的全面自查,加强全系统检务人员业务学习,改善检务服务环境方面存在的不足,进一步提升检验检疫社会形象。开展了打击伪造贩卖和使用检验检疫假证书专项行动,走访了当地海关、铁路等联检部门和公安、运输、货代部门,主动寻找“假证”线索,并积极向俄罗斯、蒙古国有关部门了解是否存在贸易关系人提供我方假检验检疫证书等情况,同时开展了对内部检验检疫证单、印鉴和档案管理情况的全面自查,空白证书和印章管理进一步规范,没有发现在内蒙古地区使用、伪造和贩卖检验检疫假证书现象。

    加强基层能力建设,改善口岸通关环境

    口岸经济快速发展

    目前,内蒙古已与世界上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贸易往来和经济技术合作关系,初步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的口岸开放格局,随着中俄、中蒙贸易往来的不断深入,口岸过货量和过货品种不断增加,尤其是进口资源性货物原油、原木、煤炭、矿石等大幅度增加。为更好地适应检验检疫工作需要,进一步加大了对条件艰苦的基层单位和重点口岸基础设施、执法装备、仪器设备的投入,改善办公、生活和检测条件,鼓励挖掘内部潜力,加强人员培训,提高工作效率,提高基层执法的能力和水平,确保国门、口岸安全和通关顺畅。

    围绕口岸过货通关、物流贸易和落地加工三大功能,积极探索对大宗入境货物的监管模式和加快口岸通关速度的方式。凡是不涉及安全、卫生、环保的商品,实行先报检、通关,再进行检验检疫的快速通关模式,将检疫、查验、扦样、放射性检测、卫生除害处理等工作在现场同步进行,一次完成。加大电子化、自动化、信息化等手段的投入,通过科技创新提高通关速度,开发利用的“进口原油综合业务管理系统”、“木材检尺管理系统”大大缩短了出单时间,通关速度比原来快了3小时左右。对进口汽车进一步简化换证手续,所需时间由原来的30分钟缩短到5分钟。满洲里、二连浩特口岸实现“一站式”服务流程,报检员不出报检大厅就可以办完全部检验检疫手续。

    满洲里铁路、公路口岸和二连浩特铁路口岸实行24小时通关,策克、甘其毛都、珠恩嘎达布其口岸实行每周7天通关,满都拉、阿日哈沙特、额布都格口岸由季节性开关变成对部分企业常年开关,大大缩短了货物在口岸的滞留时间,减轻了口岸压力。策克、甘其毛都两个口岸进口煤炭达到了万吨,货值3.4亿美元,同比增长160%和180%,成为内蒙古口岸经济增长的一大亮点。1~6月内蒙古口岸过货量达2340.36万吨,同比增长44.49%,其中资源性产品占到口岸过货量的80%以上。

    建立和保持了与俄、蒙检验检疫会谈机制,及时协调和解决出现的问题,保证中俄、中蒙贸易的正常运行。与俄方植物检验检疫部门就中国水果蔬菜输俄、俄罗斯原木输华以及中俄植物检验检疫合作、信息交换、口岸通关等达成5项共识,并签定会谈纪要。与蒙古国东方省技术监督局和标准化委员会就双方口岸屠宰马匹、矿产品、食品和果蔬产品等货物的出入境通关检验检疫工作达成3项共识,共同助推口岸通关。

    构建大质量机制,推动大质检文化

    合心、合力、合作渐成气候

    按照国家质检总局确立的“建立大质量工作机制,推动大质量文化建设”战略举措,内蒙古检验检疫系统适时转变观念,积极投入到“两大”建设中,将“两大”理念落实在工作中,一以贯之,内蒙古质检系统合心、合力、合作渐成气候。

    积极争取地方政府的支持,让地方政府全面了解检验检疫系统的工作思路和部署,认真听取地方政府有关工作要求和意见,主动接受和执行地方政府对质量安全的领导和统筹安排。3月份内蒙古检验检疫局上报给自治区政府的工作汇报材料得到了自治区政府副主席布小林的肯定和批示:“检验检疫局在增强有效监管,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方面,做了大量深入细致、富有成效的工作。希望继续发挥自身优势,为提升自治区贸易层次,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进一步发挥重要和不可替代的作用。”政府的支持大大推动了内蒙古全局系统与相关部门有效的沟通与协作。

    与内蒙古质监局签署了涉及业务、管理、信息、技术、科研、文化、精神文明建设等多方面内容的合作备忘录,建立了联席会议制度和联络办公室,确保合作的制度化、规范化、经常性和连续性。同时,各基层局之间也全力寻求合作的切入点和可行的途径,推进双方最大程度的协作和配合,已有5个地区检验检疫局与当地质监部门签署了合作协议,形成多层次、多形式、多渠道的合作局面。如二连浩特质检双方加强与工商部门的合作,完善市场准入制度,加大产品质量抽查、检验力度,净化口岸市场,切实提高口岸市场产品质量;赤峰质检双方加强农产品源头管理,在推进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区域化管理方面达成合作意向;包头质检双方通过加强实验室合作,整合资源,实现检测项目互补和联合监管;有的地区局则积极参与地方政府工作,将检验检疫工作和地方经济建设紧密结合,提交的提案得到地方政府的认可和采纳。

    针对边境贸易中市场采购出口商品多数来自浙江市场的情况和检验监管工作实际需要,与浙江局建立了长期合作机制,通过协同执法、溯源管理、货物检验、信息共享等制度建设,确保对市场采购出口商品的严密监管和质量安全。

    与天津局签署了“津蒙两地实施直通放行合作备忘录”,采取“属地报检、口岸出单”的出口通关模式和“属地报检、口岸转检”的进口通关模式,从机制和手段上提高检验检疫工作的有效性和通关效率,共同促进对外贸易便利化和区域经济更好更快发展。

    随着质量提升活动和检测整顿活动的继续深入推进和一系列制度、措施的逐一落实,必将推动全局系统进一步提升检验检疫工作水平,夯实质量基础,为加快内蒙古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作出新贡献。《中国国门时报》

相关新闻:

图文资讯

中国质量万里行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声明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 2002 - 2015 京ICP备130128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