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时滚动新闻

以先进质量文化推动质量发展不断走向自律、自觉、自信和自强

2021-12-15        陈佐健    点击:

文/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质量发展处 陈佐健

什么是“质量”?在《汉语大字典》里,“质量”指的是事物、产品或工作的优劣程度;在《牛津词典》里,“质量”(尤指)高级品质、优良品质;在ISO 9001中,“质量”指的是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在国家《质量发展纲要》(2011-2020年)里,“质量”反映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是企业和产业核心竞争力的体现,也是国家文明程度的体现;既是科技创新、资源配置、劳动者素质等因素的集成,又是法治环境、文化教育、诚信建设等方面的综合反映,质量问题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问题,关系可持续发展,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关系国家形象。无论何种定义,要推动质量发展进步、获得高质量产品和服务,需要从制度层面、方法层面、管理层面、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等多方面进行综合施策、多措并举。本文结合南京市实际情况和前期探索创新,围绕以质量文化建设推动高质量发展方面进行了调研、总结和分析,并提出了若干参考对策建议。

一、质量文化是质量发展从初级阶段进入高级阶段的历史必然产物

质量文化是指在质量实践活动中逐步形成的关于质量的物质基础、制度规范、技术知识、管理思想、行为模式、价值观念等因素及其总和。质量文化体现着二十世纪以来工业文明的特征,它继承了当代质量实践活动的主流价值观念—TQM、卓越绩效等思想的绝大多数精髓,反映了“质量”已经从原来的测量、检验、控制转变为现在更加注重质量意识、质量理念、质量价值观和质量基因的长效化质量管理,是质量发展走向自律、自觉、自信、自强和文明成熟的重要标志及必由之路。

从世界质量发展的进程来看,在20世纪初诞生了质量检验(QI)后,经过100多年的发展,进入到了全面质量管理(TQM)、卓越绩效及先进质量文化的时代。如下图示:

从我国质量发展的进程来看,1949年建国后的质量萌芽阶段,经过70多年的发展,进入到了质量强国阶段,而先进的质量文化正是建设质量强国的重要内容、应有之义,是实现质量强国不竭的精神动力和持续的智力支撑。如下图示:

二、现状调查分析

(一)推进质量文化建设的现实意义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加快推进质量文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从宏观层面上,党中央、国务院对质量文化建设做出了系列决策部署,《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开展质量提升行动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将质量文化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内容,丰富质量文化内涵,促进质量文化传承发展。国务院《质量发展纲要》作出推进社会主义先进质量文化建设,提升质量文化软实力等重要要求。十九届五中全会公报也提出建设质量强国、文化强国等。这些目标符合我国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的新特征、新要求,也符合新阶段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从微观层面上,质量文化在企业中发挥着规范、凝聚、辐射、激励等作用,通过质量文化建设,可以使全体员工接受并认同企业的质量愿景、质量使命、质量目标和质量价值观,有利于增强员工对质量要求的认同感和依存感,提高员工的创造力、效率和忠诚度,促进企业整体质量管理水平和质量竞争力不断提高。先进质量文化是实现企业行稳致远的强大引领和根本保障。从另一个角度来讲,完整的质量是由三维、三层、三表现构成,在物质、意识、人文生态三维体系中,具有文化、管理、产品三层,生存、竞争、发展三表现;其中,文化质量是基因、管理质量是鸡、产品和服务质量是蛋,好基因产好鸡,好鸡产好蛋。所以,任何一个企业能否持续高质量发展,最终取决于其是否具有先进的质量文化体系并得到有效贯彻落实。

(二)我国推进质量文化建设现状

目前,我国许多地方先后开始推进质量文化建设,经调研,其建设模式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一是质量宣传和质量教育类;二是质量管理小组活动类;三是企业质量文化建设及成效评价类;四是质量人才培育类等。这些质量文化建设模式各具地方特点,取得一定成效,但也存在着缺乏承上启下、落地有效的共享载体和平台,没有系统化、整体化的建设体系,以及制度化、规范化和标准化程度不够高等共性问题,已不能适应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的需要,不能适应深入实施质量强国战略的需要。

三、我局在质量文化建设方面的探索创新和阶段性成果

立足南京市实际,我局大力组织开展全市质量文化建设,围绕“人、机、料、法、环”等类型因素,努力打造形成了“五位一体”南京特色的先进质量文化体系,切实做到“为群众办实事、办企业谋发展”,如下图示。

作为进一步优化升级企业发展和推进质量惠民的创造和举措,南京市质量文化建设主要有以下“四化”特点:

(一)突出规范化。加强顶层设计,建立健全制度体系,制定《开展质量文化建设活动促进我市质量提升》行动方案、《南京市质量文化教育基地公示办法》《南京市质量文化推广专家管理办法》等系列政策文件,以规范化、流程化方式推进全市质量文化建设。

(二)突出实体化。全国率先创建以企业为主体运作的全市质量文化教育基地,将其打造成为传播弘扬先进质量文化、引领带动质量提升、助力高质量发展的有效载体,经过培育推进、审核评价和合议认定,全市有8家优秀企业成为第一批南京市质量文化教育基地。

(三)突出系统化。在构建实体化运作载体的同时,注重多维度整体推进。在国家、省、市三级质量奖企业中选树一批质量标杆,发挥其“领头雁”示范效应,引领更多企业走质量效益型发展道路;在全市高校、科研院所、技术机构和相关企业中,遴选聘用一批质量文化推广专家,发挥其“智囊团”作用,指导企业进行质量文化建设及评估,开展先进质量模式方法推广传播及质量技术帮扶等服务;组织开展质量管理优秀论文及质量文化品牌故事征集评选发布活动,分享质量管理经验做法、创新成果和最佳实践,普及、传承和弘扬包括创新精神、企业家精神、工匠精神、劳模精神、品牌精神等在内的质量文化,从根本上强化全民质量、诚信、责任意识,提高全社会追求质量的自觉性。

(四)突出信息化。全省率先开发建设并上线“南京质量学习网”平台及首席质量官云培训系统,通过互联网和大数据等信息化手段,构建形成多方位质量文化交流共享平台和分级分类教育培训体系,自2020年9月开通以来,已累计拥有近5000家企业上网注册并进行学习交流。

经过一年多的探索、创新和实践,全市质量文化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涌现出中电十四所、金陵饭店、天加环境等一批质量文化教育基地,培养出一批有质量情怀的标杆企业,提炼出“五精”管理模式、“细意浓情4-8-32”质量经营模式和“使命、责任、尊严”为内核的“浸润式”质量文化。同时,进一步加快质量文化建设成果转化落地,强化企业内生动力、重塑企业质量基因、增强企业质量竞争力,构筑质量效益型发展的强磁场和优环境,推动南京质量发展不断走向自律、自觉、自信和自强。

四、存在不足

我局在推进全市质量文化建设的探索实践中,虽取得一定成效,但仍存在着一些不足。

(一)企业追求质量的内生动力还不强。企业并不天然具有追求质量的动力,逐利是企业的天性,之前的大众汽车柴油门、神户特钢造假等现象充分说明了这一点。企业质量主体意识还不能上升为内生的自觉行动、固化为内在的质量基因,企业自身的质量文化建设亟需加快推进。

(二)质量文化建设的生态系统还不够完善。质量文化建设长效机制还未完全建立,配套激励政策措施还不健全,全社会共建共传共享先进质量文化格局尚未形成,全民质量意识和质量建设参与度需进一步提升。

(三)质量文化建设的标准化、品牌化程度不够。在质量文化教育基地培育创建、质量文化推广专家聘用管理、质量管理优秀论文征集评选发布等方面,还未制定相应的工作执行标准,需进一步以标准化方式固化工作流程路径。同时,全市质量文化建设的工作品牌需进一步打造,影响力需进一步提升。

五、对策提议

针对上述现状、问题和存在不足,可以从“三个三”方面,进一步深化全市质量文化建设。

(一)要建立完善“三个机制”。一是建立质量文化建设长效机制。先进质量文化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长期积淀的过程,需要久久为功的努力和长期不懈的坚持。不断总结提炼南京市质量文化建设的特色做法,打造有影响力的工作品牌,形成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模式。聚焦质量文化生态体系建设,强化激励、宣传、引导机制,树标杆立典型。构建市区两级联动的培育机制,形成协调配合、联动推进、精准施策的整体合力。推动全社会共建、共享先进质量文化,让“高质量、讲诚信、树品牌”等成为全社会共同价值追求和自觉行动。二是建立质量文化建设成果转化机制。制定质量文化教育基地培育创建、质量文化推广专家聘用管理、质量管理优秀论文征集评选发布等方面的地方标准和团体标准,以标准引领质量文化建设实施和成果落地。定期组织开展质量文化教育基地开放活动,以知识讲解、现场观摩、动手实践、互动交流为一体的实践平台,加强质量文化的普及、传播和教育。组织开展质量专家讲坛、质量专家企业行等活动,为企业把脉问诊,帮助破解质量发展中遇到的痛点、难点。推动质量管理论文、品牌故事等优秀成果经验与实践创新之间相互转化,以先进理论指导质量实践,并在具体实践中完善升华。三是建立质量人才队伍培育机制。大力深化企业首席质量官制度,依托质量文化学习云平台等创新手段,全面开展首席质量官培训,为企业质量治理能力提升,提供充足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不断优化质量专家的评价、使用和管理,持续吸纳质量管理优秀专家学者,建立有进有出的动态管理机制,充分激发质量专家奉献质量发展事业的主观能动性。

(二)要切实当好“三个角色”。一是各行各业主管部门要当好质量文化建设的推动者。行业主管部门要结合自身职能,加强组织领导、统筹谋划推进,制定推动质量文化建设的政策措施和激励机制,着力抓好本行业、本领域质量文化建设工作,赋能行业产业质量效益型发展。二是质量专家要当好质量文化建设的传播者。从事质量研究的专家学者要善于对各行各业的优秀质量文化进行研究和整合,要善于将丰富的质量理论知识转化为企业生动的质量实践,主动承担起质量文化建设、质量文化推广、企业服务指导等任务,切实帮助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三是各类企业要当好质量文化建设的实践者。企业是质量文化建设成果的实验田和最终践行者,要敢于先行先试,在加强全面质量管理的过程中,不断总结归纳出质量管理优秀经验做法和最佳管理实践,让先进质量文化不仅深入企业每个人的心中,而且能落实到每一项具体的质量提升行动中。

(三)要注重发挥“三方面作用”。一是发挥质量教育的根本保障作用。依托“质量月”等活动平台,积极筹划、精心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具有特色的群众性质量活动和专题活动,通过质量教育、质量传播,提升全社会的质量意识、提高全民的质量素养。二是发挥质量标杆的引领示范作用。在产品、工程、服务等领域培育树立质量标杆,进一步归纳提炼质量标杆的特色做法和优秀成果,形成可复制、可借鉴、可推广的经验模式,组织开展质量标杆宣讲活动,做好典型示范,放大活动效应。三是发挥专家智库的技术支撑作用。聚焦民生相关行业,组织开展产品质量比对研究提升活动,根据质量专家的专业领域和技术特长,组织开展精准帮扶和质量诊断,帮助企业查找分析存在的质量“短板”和发展“痛点”,并提供相应解决方案和改进建议,推动相关标准制修订,增强行业企业质量竞争新优势和先进质量文化软实力。

中国质量万里行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2 - 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质量万里行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4432号    京ICP备130128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