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时滚动新闻

当旅游市场持续走高,旅游景区是否在恨得值得投资

2017-10-27    中国质量万里行    文/姜子尘    点击:

  全国2万家景区,纳入A级序列6604家,总量的三分之一,增加562家,增长9.3%,工作努力,品牌形成。总接待量,28.89亿人次,占出游人次的90%。但是下降1.27%,说明市场在转向。平均接待量,43.74万人次,下降10.72%,说明格局变化。总收入,2989亿元,增长3.11%。平均收入,4526万元,增长5.66%2014年,景区投资1971亿,增长17.56,势头还是非常猛的。一个总体判断是A级景区增长迅速,投资迅猛,但是出现下滑势头,必须要警惕,根本在于市场的转型与格局的变化。

  从A级景区来看:5A,175家,接待6.6亿人次,平均378万。收入1086亿元,平均6亿元。规模大,品牌响。4A,2046家,接待13.5亿人次,平均66万。收入1289亿元,平均6558万元。3A,2417家,接待5.8亿人次,平均24万。收入446亿,平均2100万。2A,1849家,接待2.9亿人次,平均16万。收入164亿元,平均974万。1A,117家,接待0.1亿人次,平均6.6万。收入3亿元,平均294万。

  从分类来看:自然景观,2039家;历史文化,1274家;度假休闲,1045家;博物馆,516家;乡村旅游,455家;红色旅游,323家;主题游乐,257家;工业旅游,118家;科技教育,70家;其他,507家。说明一个多元化的发展趋势。

  随着近几年的中国旅游业的迅猛发展,或许很多人都会认为,中国旅游业将会再次出现一段黄金发展期,而在此期间的旅游个个行业都会得到迅猛的发展。譬如:景区、酒店、交通、商场、等等。然而,事实上呢?或许未必每个行业都能够得到相应的回报,譬如干景区。

  表面上看是一个不错的投资,但真实的解释却是在败家。纵使你有亿万身家,走进景区这个“坑”,你也会发现自己其实是一个穷人,或者是很快变成了一个穷人,单纯就一个基础设施建设,就是一个很烧钱的工作,看不到什么成果,大把的资金却没了,做景区,如果没有良好的资金储备和人脉资源,能别干就别干。什么样的项目是好项目、什么样的景区值得投资,这应该成为现在景区行业的一个热门问题,毕竟没有一个景区投资人不关心这个问题。景区投资如何看项目,目前在国内还没有规范,也很难有规范,毕竟中国那么大,一套通吃的套路,没有那么容易形成,在当下的景区行业里,更多的还是要依赖于行业经验,无法复制,很多聪明的投资人就开始捆绑有经验的行业专家。投资景区特别是投对景区,没有一劳永逸,有的只是无尽的变数,今天说的也只是变数中的共性。

  一、一贯的认为门槛太低,却不知道,简单的外表下却有着多处深坑。

  每年给自己树立个小目标,先赚他个一个亿,这句话似乎现在网上宣传了很多,也是从侧面上反映出一个现实,我有钱,我就任性~!确实,现在很多人有钱都任性,就拿景区来说,认为景区很好干,也是,有钱就能踢个前三脚,其实就是花钱的过程,等到挣钱的时候都就傻了。景区的外表看上去,就是圈一片地,建设几个项目,雇几个人收钱的事,真实的情况也是这样,只可惜游客越来越精,投资人越来越自我,没骗得了游客,却把自己深深的欺骗,到最后是自己设了一个局,而局里只有自己。

  景区的进入资格其实就是有钱,因为花钱本身就是一件简单的事,要做好景区不是单纯会花钱就可以的,做景区是一个花钱满足大众需求,同时让大众认筹的一个过程,只是社会环境在不停地变,需求在不停地变,产品很多时候打造出来就已经被淘汰了,要想避免淘汰,就只有选择那些可以快速建成的项目或者项目创新快一个节拍,但是这类项目的寿命往往很短,做景区,一切都不是那么完美,其实景区本身就是一个坑,一个商业项目的背后其实是一个大公益项目,提高社会资源利用率,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拉动人民币的市场流通速度,只可惜在这个过程很多的资源因为过度开发而被破坏。做景区,很多人都在说进入的门槛太低,其实,做景区的门槛一点也不低,很多人其实还没到门前就已经死了,还一心认为自己是死在这个圈里。

  首先就是对资源品味认识不清,一看有山有水有树林有空气,自己就先醉了,修个大门搞条路,再出去考察学习把别人的东西抄袭模仿一些回来,就开始收门票了。孰不知自己觉得稀奇的,游客早已司空见惯,最后的结果就是门可罗雀。中国旅游发展到今天,竞争叫做高度白热化,随着汽车时代的到来活动半径加大,随着旅游越来越向新奇特发展,普通的景区已很难生存,除非拿出意想不到的产品项目出来,否则还再把旅游视为游山玩水的水平,以后就很难玩得转了。

  第二是对旅游策划和旅游规划公司认识不清。旅游投资商大部分是转行过来的,第一次玩票,很多都知道要请专家来为景区进行旅游策划和旅游规划,就像以前他们从事日用消费品或房地产业一样,每个产品项目都请广告策划公司来策划,以保证产品和品牌畅销。但是,换到旅游行业请旅游规划公司就完全不一样了。广告策划行业是完全市场竞争,全中国最聪明的人都集中在这个领域,熊大寻旅游营销公司十多年前曾长期从事广告策划工作,可以说经常会有让我们妒忌的作品出现。但是旅游规划不一样,任何旅游项目立项报批必须做旅游规划,这变成了行政程序,这个行业完全是行政保护的温床,没有市场意识和高度竞争,这是一个几乎无脑、毫无创意的行当。

  二、事先没有做好旅游与交通规划、资源不等于景区

  资源是大自然的恩赐,是亿万年的造化,因其无法复制,所以价值独特,为景区投资人所钟爱。我们都认为现在国内的名山大川为一流的资源(五岳、九寨沟、长白山等),而且现在一流的资源,都在国家的掌控之中,很难获得,物以稀为贵,优质资源的争夺战愈演愈烈。

  拥有资源的人,永远都有一种本位思想作怪,无论何时都认为自己的资源是最好的,而寻找资源的人,因为走得多了、看的多了,眼界较高,很难发现满意的资源。其实,在景区项目考察的时候,我们要避免一味的强调直观的感受,作为景区投资人而言,我们要找的资源,是能够创造价值的资源,挣钱才是硬道理。

  要记住一流的资源不一定等于一流收益,越好的资源在打造过程中束缚越多,为商者逐利而行,因此,对于景区投资者而言的“一流资源”,应该有别于自然属性的一流资源。开发景区,我们就要在政策和市场的重合面找到最佳的结合点,将资源市场价值最大化。看资源,看表面的,绝对是外行,能够透过表象看到资源潜在价值的才是真正的高手。看资源我们不仅仅看的是他的美丽,更重要的是看资源是否可以打造,如何打造,是否满足市场需求等。透过资源看产品,才是景区投资选项中对资源最合理的评价基础,毕竟不是所有的好资源都适合打造成景区。

  三、交通区位的好好坏坏

  说交通区位决定一个景区的生死,一点都不为过,很多经营了很多年都不温不火的景区,突然间开始火爆,开始对外介绍自己的成功经验,各路取经者络绎不绝,其实一切都是废话,原因就是开了一条高速或者开通了高铁,其实成功就是这么简单。

  以往我们对目标市场的划分大都是采取里程式划分,什么三百公里圈、五百公里圈,现在我们的交通区位应该紧跟时代步伐,开启时间式划分,核心市场三小时内可到达,应该是比较理想的时间距离。在看项目的时候,我们要考虑景区的交通可达性,距离核心市场的空间距离和时间距离,这些都直接影响着景区未来的命运。

  在考虑交通区位的过程中,看到已有的交通现状并进行分析,是常规的打法,其实高手看到的不应该是眼前的交通现状,应该综合考虑景区未来几年的交通情况,因为交通区位的好与坏直接决定了景区投资人的进入成本,如果能遇到那类资源不错交通几年内将要解决的资源项目,可谓理想,你打造、他修路;你开园、他畅通,岂不美哉。

  景区项目的交通区位还要综合考量景区项目自身的定位,如果定位是几十万游客量的景区,那就盯准二三线城市即可;如果定位过百万甚至几百万的游客量,那景区项目的选择就一定要距离一线城市或者在大的旅游线路腹地上,因为只有大型城市,才能支撑起几百万的游客市场(除非你是大景区独立品牌超强,一个景区就是一个旅游目的地)。

  小结:

  景区的火爆,对于景区行业而言本质上就是一个虚假繁荣(因为景区真的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健康),很多资源本身就不适合做景区但被开发成景区;很多人本身就没有做景区的格局与思维,但却被硬推上马干上了景区;很多人根本没有核算过景区投入成本,就盲目上马,盲目投资,最后身不由己。

  进入景区,你就涉及到了各种打点不完的关系、各种从未涉及的各行各业、各种奇葩的投诉与纠纷。一个景区,百业相连,绝对的玩死人没关系的节奏。景区太多了,只可惜靠谱的太少了,不能说谁对谁错,只能说大部分人进场就是一个错误,做景区是为了赚钱,但是却很少有人能赚到钱,为什么还有这么多人如此热衷,原因在于天上有一个大肉饼在前方挂着,但是,是否能吃到或者谁能够吃到,还没有人知道答案。

中国质量万里行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2 - 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质量万里行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4432号    京ICP备130128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