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时滚动新闻

全球乳业增速放缓 中国乳业寻求突围之路

2016-09-02    中国食品报         点击:

      过去这一年,在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和消费需求放缓等多重因素影响下,中国乳业乃至全球乳业都呈现出供给压力加大、增速放缓的趋势。在全球乳业格局中,中国乳业正在深度融入世界,国际乳业也在深化中国布局,彼此交融互见,相互影响的广度、深度也在不断发展。从中国乳业基本面看,一方面中国经济的下行压力以及消费增速放缓的趋势还将在一段时间内持续;另一方面受新兴城镇化、放开二孩等政策的影响,乳制品的供给整体保持放量,这些国内外的综合因素导致了国内乳业竞争更为激烈、复杂的格局。

      8月19—21日,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第二十二次年会暨第十六次乳品技术精品展示会在广州举行。在大会同期举办的“国际乳品企业品牌建设与发展论坛”上,来自澳大利亚、法国、新西兰等乳业强国的代表以及工信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的领导和伊利、光明、蒙牛等企业代表对中国乳业未来发展发表了各自观点与思考。

 

      中国乳业深度融入世界 国际乳业深化中国布局

      过去10年,全球乳制品行业都在经历重大的重组,乳制品价格近来出现下滑。澳大利亚驻华大使安思捷表示,虽然面临诸多挑战,但是全球乳制品行业仍在努力应对,以中国为中心的亚洲乳制品行业快速发展,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国家都在通过创新方式来应对挑战,包括电子商务等给行业带来新的机会。

      中澳两国乳制品行业合作取得了双赢互惠的成果,其中包括每年的奖学金培训计划以及行业校友联谊活动。安思捷表示,中澳两国签署自由贸易协定为双方合作增加了积极的元素。不久前,内蒙古一家著名的中国企业成功收购了澳大利亚一家乳制品公司,这样的合作把中国的巨大市场和澳大利亚先进的乳制品技术结合在一起。澳大利亚有着令人称道的食品安全和质量保障体系,澳洲政府会尽量简化程序,让澳大利亚乳制品能够更好、更快捷地送到中国消费者的手中。今后,中澳两国乳制品行业将共同投资乳制品研发,利用两国贸易互补关系,促进两国乳制品行业更好合作。

      新西兰驻华大使麦康年以一口流利的汉语在论坛发表演讲。尽管全球乳业市场低迷,但他大胆预测,全球人均乳制品消费未来10年将增长20%。

      新西兰是中国第一大乳制品进口国,中国也是新西兰最大的乳制品出口市场,占新西兰乳制品出口总量的20%。尽管新西兰乳制品产量仅占世界总产量的2%,但乳制品出口位居世界第一,占跨境贸易额的30%,新西兰乳制品年产量的95%以上用于出口,远销150多个国家。乳制品出口对新西兰的重要性不容小觑,占全国商品出口量的30%。

      麦康年介绍,中国在新西兰牧场和乳制品加工业的投资日益增加。在政府层面,两国在食品安全、水质研究、动物健康、牧场改良与温室气体等方面开展了科技交流。

      “全世界的奶农都在经历一个困难时期,由于乳品出口国供应过剩,进口国需求减弱,全球乳品价格低迷,国际乳价恢复还需要一段时间。”麦康年乐观地表示,虽然市场恢复为时尚早,但乳制品需求从长期来看还是增长的,全球人均乳制品消费未来10年预计将增长20%,因此,新西兰、中国以及全球乳制品行业对未来要保持积极的态度。

      法国是中国重要的乳制品贸易伙伴,这次法国派出庞大的代表团参加乳品技术精品展示会和年会。法国驻华公使孟森介绍,法国每年生乳产量达到250亿升,法国是欧盟第二大乳制品国,也是全球第七大乳制品国。法国有3000多家乳制品企业,其中5家位居全球25大乳制品集团之列。法国乳清粉占中国市场的18%,是中国第二大乳清粉供应国。同时,法国婴儿奶粉也在中国市场占有非常大的份额。

      孟森骄傲地表示,法国乳制品生产有三大特点,第一是优质,第二是食品安全,第三是可持续发展。法国乳清粉非常纯净,主要来自于奶酪。法国和欧盟监管当局对乳制品食品安全有非常严格的法规要求,法国乳制品实现了从生产到加工、销售全链条无漏洞的全程监管。可持续发展的特点体现在法国的饲养模式上,法国的奶牛场基本上都是家族式,员工较少,饲养的奶牛相对较少,平均每个奶牛场奶牛在60头左右,饲料以农场本地生产的牧草为主。可持续发展还体现在法国先进的基因育种技术。另外,法国的质量优先政策不允许滥用抗生素。

      孟森说,中国是一个乳制品生产大国,同时也是一个乳制品进口大国。中国从法国进口乳清粉已有20多年,两国长期以来建立起相互信任的合作伙伴关系。最近中国一家企业在法国设立了第一家婴幼儿奶粉生产厂,将向中国供应婴幼儿奶粉。

调结构降成本破困局 强化食品安全风险管控

      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司长高延敏指出,近三年国内乳制品产量基本维持在2700万吨左右,增和减变化都在5%以内,总体来说市场消费量和需求量变化不大。近来国内原料奶价格高于国际市场,乳制品生产成本高于国外企业,乳企、奶农面临多重压力。

      如何促进消费需求不断提高?高延敏希望乳企想一些办法,首先利用微信等多种媒体宣传乳业健康食品。第二要调整原料结构。减少价格较高、质量一般的原奶,同时增加一些具有国际竞争优势、质优的原奶。“实际上原料奶也有结构问题,看起来好像数量多,真正品质好、尤其有价格优势的还是有缺口。”第三要提高企业综合竞争力,降低成本。第四要通过集中饲养、规模化养殖等降低国内原料奶的价格。第五要适当减少进口量。第六要增加乳制品品种,比如针对不同的消费群体,增加奶酪等国内市场比较缺少的品种。第七要稳定提升乳制品品质。第八要培养消费者对品牌的认可度、忠诚度。第九希望媒体加大对乳制品正面宣传的力度,让消费者更多地了解乳制品在质量、管理、装备等方面的进步。

      乳制品行业作为食品行业中监管最严的行业,承载着引导食品工业突破食品安全风险的先锋责任,引导着食品行业质量安全监管的方向。目前,我国乳制品生产企业一共有744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623家,婴幼儿配方企业103家。

      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食品监管一司司长张靖介绍,近年来,国家食药监总局一是先后制定了《食品召回管理办法》《食品生产许可管理办法》《食品生产经营日常监督检查管理办法》《婴幼儿配方乳粉管理办法》《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企业追溯信息技术规范》等多个规章制度,下一步还将制定《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食品标签标识管理办法》以及相关的配套文件、规章制度。二是逐步加大监督抽检力度,2016年上半年,共抽检乳制品一万多批次,合格率达到99.71%,创下新高。三是开展食品安全生产规范体系检查,从2014年起,国家食药监总局对所有检出不合格产品的婴幼儿配方乳品企业进行食品安全审计。从今年开始正式确定为体系检查。2016年国家食药监总局要求用三年时间对所有的乳制品生产企业进行覆盖性的体系性检查,截止到目前已经对45家企业展开了49次体系检查,相关省局也对其中29家企业采取了停产、整改措施。四是坚持公开作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的原则加大监管信息的公开力度,包括监督抽检以及组织信息,体系检查信息,案件查处信息,发布消费指示、消费提醒来正确地引导消费。

      张靖提出四项建议,第一要加强企业管理,严格生产规范。“目前大部分企业的厂房硬件设备都很好,有的甚至比国外先进,但是企业的管理能力、研发能力等软实力没有跟上。要通过对关键点的数据采集、数据记录等方式来切实实现全过程的规范管理和可追溯,切实把责任落实到每一个岗位、每一名员工。”

      第二要加强食品安全风险隐患管控。随着公众对食品安全的关注越来越多,食品贸易全球化形势越来越普及,我国乳品行业在不断发展的同时,也越来越受到国际市场的关注和影响。一些企业走出去,在国外投资建厂,收购外国企业,与国外研发机构合作等,但要让中国乳制品特别是婴幼儿配方奶粉产品走出去,让国际认可、成为中国食品安全的代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乳企不仅要关注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项目,还要用国际最先进的标准和规定来严格要求自己,进一步提高质量安全保障能力和风险防控意识。根据国内外食品安全信息、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风险预警等情况,企业要防控生产过程中的风险因素,落实防范措施,构建安全健康的乳制品产业。

      第三要认真对待监督检查,乳制品企业由事后危机处理向事前风险防范转变。下一步国家食药监总局将加大监督检查力度。

      第四要做好婴幼儿配方乳粉配方注册工作,国家食药监总局颁布了《婴幼儿配方乳粉产品配方注册管理办法》,将于10月1号实施,《办法》旨在督促企业科学研发设计配方,提高婴幼儿配方生产企业的研发能力、生产能力和检验能力,通过限制企业配方数量和规范标签标识,减少企业恶意竞争和乱宣传、乱标注的现象,进一步提高品牌集中度,树立优质的国产品牌,让群众明白消费,促进我国婴幼儿配方乳粉质量安全水平的提升和行业的健康发展。

     练好内功做好布局营造环境 中国乳业突围要内外兼修

      伊利以超过600亿元营业收入跃升全球乳业八强,创下中国乃至亚洲乳业最高名次纪录。面对乳业发展的新形势,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执行总裁张剑秋认为,中国乳业在经济下行、消费不畅新形势下的突围之路应该把握练好内功、做好布局和营造环境三项重点工作。

      第一,企业要扎实打牢奶源,创新和品质的基本功。历次世界经济波动周期都证明,企业唯有固稳强基才能寻找到内生动力,为经济复苏做好准备。中国乳业在转型升级的发展道路上,只有努力抓好奶源建设,创新研发和质量管理三个方面重点工作,才能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

      奶源建设。原奶质量是赢得消费信心的基石,乳企要大力推进标准化、规模化牧场建设,不断提升原奶质量管理水平。只有中国的原奶各项指标全面提升,比肩甚至超越国际水准,才能真正从产业链上游,解决消费者期待的一杯高品质牛奶的问题。

      创新研发。面对消费升级,深度洞察消费者需求,研发和推出更多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的功能性乳制品,是乳业创新重要课题。以消费者需求为导向的创新,才能创造真正的乳业蓝海,做大乳品消费市场的蛋糕。而要解决这一问题,大数据是乳业创新的重要支撑,互联网思维的创新正在主导乳业未来的发展。

      质量管理。品质直接关系乳业消费信心,我国乳品企业质量管理管控面临产业链跨越国境、不同国家利益难以协同等新问题,因此中国乳业要做的绝不仅仅是与国际标准的全面接轨,而是在参照国际质量管理先进经验的同时,立足国情,聚焦全球最优品质,建立比肩甚至高于国际水准的全新质量管理体系和模式。

      第二,积极推动“去产能、去库存、降成本、补短板”。

      张剑秋表示,对于融入全球的中国乳业来说,面对世界乳业供需矛盾突显、市场增速放缓等趋势,一定要做好战略规划和长远布局。

      提高标准,淘汰落后产能,提升行业的集中度。今年3—6月,全国乳制品产量环比增幅超过11%,品牌众多、产能过剩已经成为行业一个突出问题。这需要国家从政策层面提高行业的准入门槛,推动产能有效下降,并抑制新增无效产能。国家出台的奶粉配方注册制就是一个重要举措,相信随着政策的落地,必将有助于推动行业洗牌,重塑行业发展的新格局。

      加大宣传力度,拉动内需,降低库存,扩大市场。虽然市场消费增速放缓,但实际上中国人均乳制品的消费水平依然较低,年人均消费还会继续加大,中国乳品市场还有更加广阔的市场空间,因此要把握这一市场机遇,研发并推出能够开拓市场、引导消费的优质产品,通过正面宣传和引导,把潜在市场转化为现实需求,用增加消费来去库存。

      降低产业链融资成本,拓展企业经营发展空间。金融对乳业的支撑作用越来越显著,产业链上下游面临融资难等问题,帮助产业链合作伙伴有效降低融资成本,是支持乳业健康发展的关键。

      找准差距,补齐短板,实现与国际乳业的无缝对接。在国际交往与合作中,欧洲、美洲、大洋洲等乳业发达板块都有很多值得国内乳业学习和借鉴之处。其全产业链运营信息化程度较高,有着丰富的跨国消费市场运作经验,中国乳业需要对这些经验进行认真了解、辨别和吸收。同时立足于中国乳业的实际情况,在推进国际化过程中,不断提升创新才能真正增强整个行业的国际话语权和竞争力。

第三,共同营造良好和谐的乳业发展环境。

      张剑秋强调,中国乳业做大做强,要营造良好的和谐发展环境。一方面要强化企业间的协同合作,避免恶性竞争,建立多层次、多元化沟通渠道。消费者对中国乳业建立的信心来之不易,恶性竞争最终伤害的是中国乳业的成长。行业不同主体应建立多层次、多元化沟通渠道,互学互鉴,共同推动行业健康发展。另一方面要善于从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强化与产业链伙伴合作。在行业下行压力加大的特殊时期,乳企更应该对产业链上中下游的合作企业给予资金、技术以及政策等扶持。行业繁荣胜于个体辉煌,每家企业都有责任,在实现自我发展的同时,带动产业链伙伴互利共赢。

中国质量万里行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2 - 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质量万里行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4432号    京ICP备130128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