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时滚动新闻

新能源汽车又一纲领性文件 解决消费者后顾之忧

2020-11-25        文/中国质量万里行 刘回春    点击:

  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凸显,为了减少汽车排放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国家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的开发,鼓励消费者选择使用新能源汽车。

\

  消费者疑惑,电动汽车目前充电桩问题还没有解决,电动车外出时充电依然是难题。在国家在极力扶持,如北京市要求小区停车场等配备电动车充电桩,可能过一段时间后,充电问题不会再是难题,可是不考虑充电的问题,电池的使用寿命也是未知数,厂家也没有明确的保障。

  2016年,根据新能源汽车补贴的普惠制,新能源汽车企业在研发和销售环节都能获得补贴,只要车辆达到规定的技术标准,除了中央财政补贴,还能享受与中央按1:1发放的地方补贴。过去几年间,一辆电动轿车卖出后最高能拿到12万的补贴,新能源客车最高补贴额度更是覆盖了车辆的全部成本。

  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一哄而上,市场销量增长迅速,而上路使用率却很低,消费者对生产企业套取国家补贴的怀疑就一直存在,近期内部人士的爆料,媒体关于新能源车骗补的报道更加剧了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不信任。

  新能源汽车骗补,直接导致消费者对本来就有的疑惑,认为短短几年的功夫,新能源车纷纷投产上市销售,未经过足够时间的磨合,技术不成熟,生产上市只是为了套取国家补贴,更加确信,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更加排斥。

  10月20号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印发《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解决了消费者的后顾之忧。

  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国斌说,新能源汽车是全球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绿色发展的主要方向,也是我国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选择。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坚持走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道路,愿同国际社会一道,加速推进新能源汽车科技创新和相关产业发展,为建设清洁美丽世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更大贡献。李克强总理要求,加快发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走出一条健康可持续的产业发展新路。

  《规划》明确部署加强新能源汽车与电网能量互动,每一辆新能源汽车都是一个应急电源

  辛国斌介绍,关于加强新能源汽车与电网能量互动,这次《规划》也作了明确的部署,对于发挥新能源汽车分布式储能优势,降低新能源汽车的用电成本,提高电网调峰调频和安全应急响应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但在实际推动中还需要完善标准法规,加快技术和商业模式创新。后续我们会同相关主管部门要加强协同配合,加强高循环寿命的动力电池,高性能双向充放电等技术的攻关,加快V2G接口、车网互动等标准体系的建设,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探索开展V2G应用示范,来积极推动产业融合创新发展。

  辛国斌特别说,其实我们每一辆新能源汽车都是一个智能的移动终端,都是一个储能单元,都是一个新的数字空间。对于我们国家来讲,因为我们国家的电网建设应该说是非常完善的,我们到了一些乡村,几乎都是实施双回路保障,但是也并不是说我们发展这种分布式能源就没有意义,在我们的一些边远地区还是非常有用的,特别是在我们遇到一些重大的、突发的自然灾害的时候,我们每一辆新能源汽车其实都是一个应急的电源。

  《规划》明确提出加大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力度,财政部“以奖代补”支持充电基础设施建设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财政部经济建设司司长孙光奇答记者问指出,充电基础设施是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必要的配套设施,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中央财政是从2009年开始对新能源汽车购置给予补贴,在此基础上,财政部会同有关部门大力支持充电基础设施建设,主要支持政策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是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支持地方开展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的责任主体是地方和相关企业;二是形成了中央和地方协同推进的发展格局。新能源汽车相关的支持政策一开始主要是支持购置,现在已经逐步调整为中央财政支持购置,地方主要是补贴充电基础设施的建设和运营,地方原来也有支持购置的相关资金,这些资金现在转为支持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和配套运营服务等。

  《规划》明确提出加大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力度,财政表态要给扶持。对于现在很多人在面临新能源汽车尤其是纯电车的时候担心的就是充电难的问题,比如他在城区活动,他发现停车位就很少,充电相对来说比较难,如果去郊区活动就会发现停车比较容易,但是可能因为其他的一些制约因素,比如充电桩数量比较少、故障率比较高或者是接口等等制约因素,充电难。

  辛国斌说,广大的消费者确实都有这方面的焦虑,买了车找停车位是一个压力,有了停车位能不能安上充电桩是个压力,出行到外边去能不能充上电也是压力。实际上在这方面确实还有一些不到位的地方,所以这次在《规划》当中明确提出要进一步加大对充换电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财政还要给一定的扶持。

中国质量万里行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2 - 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质量万里行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4432号    京ICP备130128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