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主管 ---
实时滚动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天辽地宁 质优上品 “辽宁优品”以此解“优”

2025-10-14   中国质量万里行   文/夏海防 乔燕强   点击:

  辽宁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品牌工作,以打造“辽宁优品”公共品牌为抓手,持续推动品牌强省建设。2023年,辽宁省委、省政府出台《辽宁省质量强省建设纲要》,明确提出“打造升级辽宁品牌”;在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中,把“加强质量标准品牌建设”作为50项重点任务之一;今年2月,印发《辽宁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打造“辽宁优品”品牌 助力全面振兴新突破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品牌强省建设迈上新台阶。

  辽宁省市场监管局充分发挥质量强省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作用,推动形成“省级统筹、部门协同、市县联动”的格局,“辽宁优品”品牌建设取得显著成效。目前,“辽宁优品”品牌、培育、评价、监管、宣传五大品牌建设体系已经构建完成并逐步完善,“持续打造‘辽宁优品’品牌,助力新时代辽宁全面振兴新突破”获评中国质量(南京)大会“区域公共品牌传递质量信任提振消费信心”典型案例。“辽宁优品”火爆出圈,被纳入央视“品牌强国工程”,亮相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西安丝绸之路国际旅游博览会、马来西亚中国旅游展等30余场国内外展会;搭建线上线下销售展示平台17个,实现从“展览”到“展销”的突破;影响力和美誉度持续走高,各级政府部门、企业参与积极性空前,“辽宁优品”增加至46个产品(服务)。

  “辽宁优品”缘何火爆?近日,本报记者经过深度调研,探查了“辽宁优品”“优”字背后的奥秘。

  “天辽地宁,质优上品”,这是“辽宁优品”最具辨识度的宣传语。

  那么,“辽宁优品”何以解“优”?

  带着这个问题,记者翻阅“辽宁优品”品牌管理办法、专家管理规定、证书管理规定、评价通则等制度规定,2025年“辽宁优品”品牌建设50项重点任务清单,以及今年以来“辽宁优品”工作推进专班的20多份工作情况;走访“辽宁优品”评定委员会专家、秘书处单位;探访参评企业,试图破解“辽宁优品”之所以“优”的密码。

\

  环境特 “长子”地 自身禀赋孕育“优”

  辽宁,“六山一水三分田”的地貌特点和经纬度、水陆位置相结合,加上肥沃的黑土地与独特的海洋资源,物产颇具特色且丰饶;工业门类齐全,产业基础雄厚,作为新中国工业的摇篮,创造了无数个“共和国第一”、一大批“国之重器”,工业品牌引领创新前沿;自然风光秀美,历史文化悠久,文旅市场繁荣火爆,服务业品牌精彩纷呈。

  鞍山市岫岩满族自治县是中国“四大名玉”之一岫玉的核心产区,玉储量300万吨,出土的“中华第一玉璧”拥有最大巨型玉体,被中国矿业联合会授予“中国玉都”称号;本溪特产松花石,独特且唯一,以其为原料生产的松花石砚堪称中国砚林中的瑰宝;朝阳市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被称为“北方紫陶之都”,有“南有宜兴、北有喀左”的美誉;阜新的玛瑙储量占全国50%以上,被称为“玛瑙之乡”“世界玛瑙之都”,拥有全国最大的玛瑙交易中心和玛瑙产品集散地。此外,盘锦被称为“中国湿地之都”、朝阳被称为“世界化石之都”,等等。

  除了地理赠予,四季分明、寒冷期长、降水集中、东湿西干,具有辽宁特色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则是生产“优品”的沃土。本溪市桓仁满族自治县,独特的自然环境孕育了质量上乘的冰葡萄,其冰酒年产量超过800吨,约占世界冰酒总产量的50%,被誉为“世界冰酒之都”。大连所辖海域年均水温约12.1℃,盐度保持在31‰左右,属于寒暖洋流交汇的温冷水区,是“海中珍品”海参的重要产地。这里的海参生长期3至5年,肉质因此更加紧实、肥厚。朝阳十年九旱,所辖建平县是全国谷子种植第二大县,被誉为“中国小杂粮之乡”。此外,葫芦岛盛产花生,丹东盛产草莓、蓝莓,在国内外颇具盛誉。

  辽宁还被称为“共和国长子”,产业基础雄厚、工业品类完备。从红色“六地”到新时代“六地”,这里诞生的一大批工业企业勇当先锋,产品填补众多国内空白。沈鼓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重大技术装备战略型、领军型大型国有企业,攻克了我国在压缩机产品领域的多项“卡脖子”技术,实现了国产替代,被誉为“大国重器”“国家砝码”。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拥有中国机器人发展史上百余项“行业首创”,是国家质量强链标志性项目链主企业、国家高技术研发计划成果产业化基地,其生产的工业移动机器人,批量出口美国、加拿大、俄罗斯等。瓦房店轴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主导制定国家标准两项、行业标准4项,拥有专利647项,其产品广泛应用于轨道交通、风电、航空航天等领域,远销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辽宁作为“国企大省”,经受改革开放初期的阵痛,一批民营企业从小作坊到标准化工厂,从代工到自主创新,从小打小闹到带动产业集群不断转型升级。葫芦岛兴城现有1/3人口从事泳装产业,国内泳装市场占有率超40%,国际市场占比约25%,被誉为“世界泳装之都”。大连普兰店被誉为“中国西装名城”,从这里走出的大杨集团可为客户提供超2000种面料选择,满足私人定制多样化需求。从一个区属集体制药厂历经改制发展而壮大的沈阳兴齐眼药股份有限公司,研制出国内首个获批用于干眼症治疗的环孢素眼用制剂。营口盖州是我国重要的柞蚕生产基地,当地龙头企业通过全链条品质管控,成为中国柞蚕产业从“资源输出”到“品牌引领”的转型典范。

  立长远绘宏图 顶层设计构建“优”

  《实施意见》印发当月,辽宁省政府新闻办随即召开专题新闻发布会,辽宁省市场监管局副局长惠银安进行深入解读。着眼“辽宁优品”品牌建设总体目标,《实施意见》明确五大体系16项重点措施,鲜明提出“辽宁优品”品牌建设总体目标:到2025年,培育一批竞争力强、带动作用明显的“辽宁优品”品牌,品牌建设机制进一步健全,品牌建设初具成效;到2027年,层次分明、布局合理、优势明显的品牌体系全面形成,辽宁品牌竞争力进入全国前列。

  “辽宁优品”品牌建设坚持优中选优、共建共享,统筹规划、分类实施,标准引领、创新驱动,质量至上、信誉为本。按照“高标准、严评价、强监管、可追溯”的原则,培育一批品牌管理科学规范、质量效益稳步提升的一流品牌企业,打造一批质量卓越、竞争力强、带动作用明显、市场占有率高的“辽宁优品”品牌。

  针对“优中选优”这一高要求,辽宁提出组织各地区、各部门择优推荐优势明显、特色显著、资源禀赋好、市场认可度高的产品和服务,通过严格评价,打造一批“辽宁优品”。

  五大体系建设中,首当其冲的是“1﹢4”品牌体系,“1”是“辽宁优品”公共品牌,“4”是在这个公共品牌下,建立农业品牌、工业品牌、服务业品牌、区域品牌;同时,还有“1﹢N”制度体系,“1”是“辽宁优品”品牌管理办法,“N”是“辽宁优品”评价通则、专家管理规定、标志使用管理规定、证书管理规定等配套制度。

  在“辽宁优品”培育体系中,明确提出“四个围绕四个打造”。围绕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和现代农业产业园等,加强绿色、有机、名特优新和地理标志农产品的培育发展,打造一批知名农产品品牌,助力乡村振兴;围绕优势产业集群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在汽车、纺织服装、家用电器、食品、化妆品等领域,打造一批高品质工业品牌;围绕加快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推动生活性服务业向高品质和多样化升级,全面提升公共服务质量,打造一批专业度高、覆盖面广、放心安全的服务业品牌;围绕“一圈一带两区”优势特色产业和“一县一品”,打造一批竞争力强、美誉度高的区域品牌。

  高标准严评价 多维比对锁定“优”

  “辽宁优品”采用评价方式进行。为了保证“辽宁优品”评价的科学性和严谨性,辽宁省市场监管局牵头组建“辽宁优品”评定委员会,由相关行业部门、科研院所、高等院校、行业协会、技术机构等单位相关人员组成。另外,还有一批专业的检验检测技术机构,为“辽宁优品”评定过程提供坚强的能力支撑和技术保障。

  辽宁省市场监管局锚定“辽宁优品”国内领先、国际先进的定位,本着科学合理、务实高效的原则,设计了“辽宁优品”评价流程。

  “辽宁优品”评价体系包含宣贯培训、组织申报、资料审查、标准先进性评价、产品质量符合性检验、资质评价、现场评价、征求意见、审议公示、审核发布10个环节,严丝合缝,环环相扣,用程序流程护航“优”。

  “在‘辽宁优品’的打造过程中,最核心的是注重发挥标准的引领作用……”9月16日,辽宁省市场监管局质量发展处处长郑怀海做客中国质量(南京)大会官方直播间时这样说。

  标准先进性对“优”至关重要。要想过这一关,企业首先要制定实施国内领先、国际先进的企业标准。辽宁省市场监管局质量发展处和省标准化研究院先后举办农产品,食品和纺织品,工艺品、装备制造业和服务业等企业标准技术交流会,按行业特性分类指导推动经营主体制定、实施先进的企业标准。同时,为了协同推进产品质量符合性检验,辽宁省标准化研究院抽调精干力量,与国家标准技术审评中心组成工作团队,瞄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国际标准和欧盟、美国等重点出口地区的法规标准开展全方位比对,双方技术团队联合完成《标准先进性评价报告》。

  谈到标准先进性,郑怀海充满底气地举了个例子:“干海参品质好不好,有个关键指标是复水后干重率,国家标准要求≥40%,行业标准要求≥60%,特级干海参行业标准要求≥65%,而‘辽宁优品’标准则要求≥68%。还有水溶性总糖指标,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都要求≤3%,‘辽宁优品’标准则要求≤1%,其他‘辽宁优品’也都是这样!”

  “标准先进是一回事,产品是否符合标准是另外一回事。”“辽宁优品”评价负责人之一、辽宁省标准化研究院品牌建设研究室副主任王雪表示。该院科学规划样品检验,采用抽样统一检测、采信企业检验报告、自行委托检验三结合的方式,高效完成产品质量符合性检验工作。

  “辽宁优品”评定委员会主要以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和工厂检查通用要求作为依据,组织专家开展资质评价和现场评价。资质评价重点围绕自主创新、执行标准、品质卓越、服务优质、信誉过硬、社会公认6个维度进行;现场评价主要考察生产产品、提供服务的质量管控能力和产品质量一致性能力等情况。

  在2025年“辽宁优品”现场评价中,辽宁省市场监管局根据评价通则、评价细则,依托技术机构,按照专业对口、经验丰富的原则,从专家库中抽取专家组成4个小组,分别派出观察员,邀请辽宁省农业农村厅、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自然资源厅、省文化和旅游厅等行业部门参加,深入相关企业种植养殖基地、生产一线,现场开展认真细致的评价工作。同时,邀请驻辽宁省市场监管局纪检监察组嵌入式监督,确保评价过程科学公正、公开透明。以此为契机,评价专家还帮助企业查找品牌发展的痛点和发力点,并有针对性地指导企业加强管理,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水平。企业纷纷表示受益匪浅。

  强监管可追溯 双向发力护航“优”

  “优品”评出来了,如何保证其持续“优”?此时,“辽宁优品”监管体系开始发力。

  在严格质量监管上,辽宁省市场监管局依靠“辽宁优品”动态管理机制,坚持日常监管和定期复审相结合,对达不到要求的,撤销其相应“辽宁优品”品牌使用资格。该机制要求,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和各地市场监管局重点负责检查获评经营主体质量管控能力和标志使用情况等;由辽宁省市场监管局质量监督处和食品抽检处对“辽宁优品”开展全覆盖监督抽查(检);由信用监管处对相关经营主体在质量、安全、环境、公共卫生等方面落实主体责任不力、造成严重不良影响的,依法依规处置,列入严重违法失信名单。3年有效期满后,对获评“辽宁优品”的产品或服务,辽宁省市场监管局还会组织复审评价。

  在强化品牌保护上,辽宁省市场监管局重点对未经授权和违规使用“辽宁优品”标志的企业和个人依法追究责任。同时,严厉打击侵权假冒、虚假宣传等违法违规行为。

  寓管理于服务,辽宁省市场监管局将联合省检验检测认证中心为经营主体提供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联合中国物品编码中心探索引导获评企业实施“一批一码”,甚至“一物一码”,实现“辽宁优品”产品全流程可追溯。辽宁省标准化研究院副院长刘晓硕告诉记者,针对“辽宁优品”搭建的追溯体系将在今年底构建完成。

  辽宁省市场监管局还注重构建“辽宁优品”宣传体系,以“辽宁优品”品牌作为宣传辽宁产品和服务的名片,依托各类平台渠道,共同叫响“辽宁优品”品牌,避免“内卷式”品牌宣传;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引导消费者认可、信任“辽宁优品”品牌,提升“辽宁优品”市场占有率和品牌影响力;支持获评企业实施品牌战略,引导企业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不断提升品牌建设能力。

扫码投诉

手机扫码

快速投诉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杂志订阅
Copyright © 2002 -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质量万里行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4432号    京ICP备130128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