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时滚动新闻

《2017年中国居民消费发展报告》:我国居民消费发展总体情况

2018-04-16     财经界杂志社        点击:

  编者按:在“六大消费工程”、“十大扩消费行动”等政策措施的协调推动下,近年来我国居民消费持续扩大升级,已进入消费需求持续增长、消费结构加快升级、消费拉动经济作用明显增强的重要阶段,呈现出从注重量的满足向追求质的提升、从有形物质产品向更多服务消费、从模仿型排浪式消费向个性化多样化消费等一系列转变。为向社会大众呈现我国在扩大居民消费方面所做的工作及取得的成绩,以及下一步促进居民消费扩大和升级的工作重点,国家发展改革委首次组织编写了《2017年中国居民消费发展报告》,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现节选部分内容推送,供交流借鉴。

《2017年中国居民消费发展报告》系列发布之一我国居民消费发展总体情况

  2017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地区各部门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积极顺应和把握消费升级大趋势,以提高产品和服务供给体系质量为主攻方向,从供需两侧发力,持续推进“六大消费工程”,深入实施“十大扩消费行动”,促进旅游文化体育健康养老教育培训等幸福产业服务消费提质扩容,传统实物消费持续升级,新兴服务消费不断壮大,消费新模式蓬勃发展,消费软硬环境进一步改善。

一、传统实物消费不断提档升级

  瞄准住行消费、信息消费、绿色消费等实物消费升级重点领域,以推进“十大扩消费行动”为契机,通过大力提高产品质量、创新增加产品供给,促进居民消费带动相关产业转型升级。

  住房消费继续平稳增长。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因城施策分类指导,大力发展住房租赁市场,继续推进棚户区住房改造,着力改善居民居住环境,带动家具家装等住房相关消费增长。2016年全国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为40.8平方米,其中城镇、农村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分别为36.6平方米和45.8平方米,分别比2012年增长11.1%和23.3%。2017年,商品房销售面积16.9亿平方米,增长7.7%,其中住宅销售面积14.5亿平方米,增长5.3%;家具、家装类商品零售保持较快增长,增速分别达到12.8%和10.3%。

  汽车消费保持稳定增长。实施小排量乘用车和新能源汽车车购税优惠政策,开展汽车平行进口试点,推动取消二手车限迁政策,加快停车场、充电桩等基础设施建设。2017年,汽车销量达到2887.9万辆,增长3%,再创历史新高,已连续5年超过2000万辆,连续9年蝉联世界第一。代表汽车消费升级方向的运动型多用途乘用车(SUV)、新能源汽车延续较快增长势头,SUV销售1025.3万辆,增长13.3%,是2012年销量的5倍以上;新能源汽车销量由2012年的1万辆左右增长到2017年的77.7万辆,比2016年增长53.3%。

  信息消费不断培育壮大。持续推进网络提速降费,全部取消手机国内长途和漫游费,制定出台进一步扩大和升级信息消费持续释放内需潜力的指导意见,促进智慧家庭等信息消费新模式加快发展,发展壮大数字经济,全面推进三网融合。截至2017年底,我国移动互联网用户总数达12.7亿户,接入流量达到246亿G,分别增长16.2%和162.7%;4G用户达到9.97亿户,比2016年末增加2.27亿户。2017年,信息消费规模达到4.5万亿元,占最终消费比重达到10%左右。

  绿色消费持续扩大。实施能效“领跑者”、能效标识和节能产品政府采购制度,制定家用电冰箱、平板电视、转速可控型房间空气调节器能效“领跑者”制度实施细则并公告了产品目录,制订修订5大领域37类产品能源效率标识实施规则,定期发布节能产品政府采购清单。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发布实施43项涉及终端领域量大面广、节能潜力巨大的用能产品和装备的强制性能效国家标准;实施节能产品惠民工程政策,共发布39批目录,10万多个型号,推广节能家电7800万台,节能汽车670万辆,高效电机1亿千瓦时,拉动节能产品消费9300亿元。

二、新兴服务消费持续提质扩容

  顺应居民消费需求个性化、多样化发展的大趋势,印发实施进一步扩大旅游文化体育健康养老教育培训等领域消费的意见,通过放宽行业准入、完善支持政策、促进融合创新等,推动新兴服务消费加快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生活需要。

  旅游休闲消费加速升级。全面推开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着力推进“厕所革命”,实施促进乡村旅游发展提质升级行动,支持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配套设施建设,促进邮轮、游艇等旅游新业态加快发展。2016年我国旅游及相关产业增加值达到32979亿元,增长9.9%,占GDP的比重为4.44%。2017年,旅游总收入5.4万亿元,国内旅游人数50亿人次,国内旅游收入4.57万亿元,2012年以来年均增长率分别为15.8%、11.1%、15%。入境旅游人数1.39亿人次,出境旅游人数1.29亿人次。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各类经营主体达到33万家,营业收入近5500亿元。

  文化消费创新发展。推动实施文化文物单位文化创意产品开发试点,稳步推进引导城乡居民扩大文化消费试点工作,促进数字文化产业发展,支持实体书店建设成为复合式文化场所。2016年,我国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为30785亿元,增长13%,占GDP的比重为4.14%,比上年提高0.19个百分点。2017年,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91950亿元,增长10.8%。2017年,全国电影票房达到559.1亿元,首次突破500亿元,城市院线观影人次16.2亿,增长18.1%。

  体育消费势头强劲。实施支持社会力量举办马拉松、自行车等大型群众性体育赛事行动,营造社会力量举办大型群众性体育赛事的良好环境,推进通用航空旅游等示范工程建设,进一步丰富各类体育赛事活动,持续推动体育场馆设施低费或免费开放,提高体育场馆使用效率。2016年,我国体育产业总产出为1.9万亿元,增长11.1%;增加值为6475亿元,增长17.8%,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0.9%。2017年,全国通用航空企业达376家,在册通用航空器2272架,分别增长17.5%和8.4%。马拉松赛事参赛人数近500万人次,带动各类消费超过200亿元;自行车赛事数量超过4000场;全国建设各类体育场馆2万余个,经常性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口比例提高到41.3%。

  健康消费不断壮大。推进实施“健康中国2030”,支持社会力量提供多层次多样化医疗服务,推动健康产业科技创新,开展分级诊疗试点,推进健康服务和旅游融合发展,全面启动首批13家健康旅游示范基地、15家国家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单位及两批共90个国家级医养结合试点单位建设。2017年,远程医疗覆盖1.3万家医疗机构,远程病理、影像、心电诊断等服务超过6000万例次。根据“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2020年我国健康服务业总规模将超过8万亿元,到2030年达到16万亿元。

  养老消费全面提升。制定出台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提升养老服务质量的若干意见,进一步降低养老服务机构准入门槛,增加适合老年人需要的优质产品和服务供给,支持整合改造闲置资源发展养老服务机构。养老服务产业潜力巨大,2017年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超过2.4亿,占总人口比例达到17.3%。截至2017年底,全国各类养老床位合计714.2万张;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约30张。全国社会力量办养老机构数占养老机构总数的比例已达到45.7%,同时护理型床位占比达47%。

  家政服务消费提质扩容。出台实施家政服务提质扩容行动,落实员工制家政服务免征增值税政策,健全职业培训制度,完善家政服务标准和服务规范,促进家政企业专业化、规模化、网络化、规范化发展,提升家政服务人员职业化水平。2016年,全国家政服务业企业66万家,从业人员2542万人,营业收入3498亿元,分别增长3.15%、9.3%和26%。

三、消费新模式加快孕育成长

  依托“互联网+”行动,推动互联网与各消费领域深度融合,营造共享经济等消费新业态发展的良好环境,促进消费新模式健康有序发展,创造居民消费新热点。

  线上线下加速融合。深入实施“互联网+”行动,实行包容审慎监管,“互联网+”与更多传统消费领域加速渗透融合,大力发展电子商务,网上购物、众包物流等新兴消费业态发展迅猛。2017年,全国网上零售额7.2万亿元,增长32.2%,增速比上年加快6个百分点,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5.5万亿元,增长28%,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达到15%,比上年提高2.4个百分点。

  农村消费规模稳步扩大。推进实施农村消费升级行动,推动电子商务进农村,开展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挖掘农村电商消费潜力,支持电商企业搭建特色农产品产销平台,畅通城乡双向联动销售渠道,进一步改善农村信息消费基础设施条件。2017年,乡村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5.2万亿元,增长11.8%,增速比城镇高1.8个百分点,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14.2%,比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全国农村地区收投快件量超过100亿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地区电商服务站点行政村和建档立卡贫困村覆盖率均达到50%左右,农村网络零售额12448.8亿元,增长39.1%。

  共享经济蓬勃发展。制定出台促进共享经济发展的指导性意见,支持和引导共享经济健康发展,共享单车、网络约车、住房分享、服务众包、网络直播等共享经济模式发展势头强劲。据国家信息中心数据,2017年我国共享经济交易额约4.9万亿元,同比增长47.2%,参与分享人数超过7亿人。

四、消费环境继续优化提升

  聚焦解决消费者对国内消费市场不信任的问题,以健全标准、加强市场监管、完善消费者权益保护等为抓手,营造安心、放心的消费环境,增强消费者在国内市场消费的信心。

  产品和服务质量不断提升。持续开展消费品工业“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专项行动,开展重点产品与国外产品质量与性能实物对比。推进实施出口食品企业内外销“同线同标同质”工程。加强国家标准化体系建设,推行企业标准领跑者制度,发布实施智慧家庭综合标准化技术体系建设指南,推进家政服务标准化试点示范建设。2017年,已有2620家出口食品农产品企业9866种产品实现内外销“同线同标同质”,“同线同标同质”产品国内销售额累计达1098亿元。国家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合格率为91.5%,已连续4年保持在90%以上。

  社会信用环境明显改善。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不断拓展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联通范围,加快“信用中国”网站建设,推进签署各领域信用联合奖惩备忘录,推动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全覆盖。截至2017年底,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已联通44个政府部门、所有省区市和61家市场机构,归集信用信息约134亿条,累计出台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备忘录33个,失信惩戒人次超过1000万。“信用中国”网站公开各类信息约1.5亿条,累计访问量超过15亿人次,日访问量最高达2350万人次。

  市场监管进一步加强。加大价格监管和反垄断执法力度。充分发挥12358价格监管平台作用,处置价格违法行为,每月向社会公布价格举报情况、曝光典型案例。深入推进打击侵权假冒各项整治工作,持续开展“质检利剑”行动。不断完善消费维权工作体系,推进实施“红盾质量维权行动”。2017年,全国12358价格监管平台共受理价格举报、投诉、信访、咨询共计78.1万件,增长8.3%,其中价格举报、投诉23.3万件,增长23.4%;质检部门在全国共抽查11.5万家企业,发现不合格产品11534批次,查处不合格企业9765家。五年来,工商部门共查处侵害消费者权益商品消费案件34.2万件,案值26.9亿元。

五、消费领域基础设施短板加快补齐

  坚持消费政策和工程并举,在住房、绿色、信息、旅游休闲、教育文化体育、养老健康家政等领域推进实施“六大消费工程”,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加大投入,进一步补齐消费领域突出短板。

  与民生相关的服务消费领域短板投资力度持续加大。印发实施进一步激发社会领域投资活力的意见,扎实有效放宽行业准入。发布社会领域产业专项债券发行指引,进一步扩大投融资渠道。积极推进落实鼓励民间资本进入社会领域的土地、税费等政策措施,带动相关领域产品和服务供给的扩大和提升。2017年,全国教育,卫生和社会工作,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三类民间投资同比增长 13.2%、25.4%、13.9%,分别超过民间投资整体增速7.2个、19.4个和7.9个百分点。

  商品流通渠道不断畅通。持续推进物流降本增效,制定出台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和全国物流园区发展规划,积极支持粮油仓储、粮食现代物流等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加快发展冷链物流,促进物流与商贸、制造等产业融合发展,加强农产品、农资和农村现代流通体系建设,促进快递业健康发展。2017年,全国企业物流成本下降800多亿元;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投资6.1万亿元,增长14.8%,高于整体投资增速7.6个百分点;全国快递服务企业业务量累计完成400.6亿件,增长28%,规模连续4年稳居世界第一,业务收入累计完成4957.1亿元,增长24.7%。

  信息消费基础设施条件逐步完善。深入实施“宽带中国”战略,组织实施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推进“宽带乡村”工程和城市基础网络完善工程,打造“互联网+”新型应用基础设施支撑平台,稳步推进电信普遍服务试点,支持光纤网络到村建设和升级改造。2017年,我国互联网普及率达55.8%,其中农村互联网普及率为35.4%,累计部署完成3.2万个行政村通光纤任务。截至2017年末,固定互联网宽带用户3.49亿户,比上年末增加5133万户,其中光纤宽带用户占比达84%,七成用户接入带宽超过50M。

  在上述政策措施的协调推动下,近年来我国居民消费持续扩大升级,已进入消费需求持续增长、消费结构加快升级、消费拉动经济作用明显增强的重要阶段,呈现出从注重量的满足向追求质的提升、从有形物质产品向更多服务消费、从模仿型排浪式消费向个性化多样化消费等一系列转变。

六、下一步促进居民消费扩大和升级的工作重点

  下一步,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一中、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完善促进消费的体制机制,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培育壮大消费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保持消费稳定增长,促进居民消费扩大和升级。

  一是深化“放管服”改革,鼓励社会力量增加高品质产品和服务供给。制订修订鼓励社会资本进入相关社会领域的准入门槛和管理制度。支持社会力量增加医疗、养老、教育、文化、体育等服务供给,推动互联网与医疗、养老、教育、文化、体育等服务业融合发展,推动网购、快递健康发展。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降低重点国有景区门票价格。完善文创产品开发试点成效评价和激励机制,推进文化文物单位文化创意产品开发。深化电影院线制改革,探索差异化经营方式,盘活影院闲置时段资源。鼓励社会力量举办大型群众性体育赛事,丰富节假日体育赛事和业余赛事活动。推进实施冰雪运动、山地户外、水上运动、航空运动等专项运动产业发展规划,增强运动项目产业发展潜力。对新型健康服务机构、跨界融合服务等探索实行包容、审慎、有效监管。完善民办教育分类登记管理制度。规范和引导共享单车等消费新业态有序发展。扩大医疗、教育、养老、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开放。

  二是健全消费政策体系,推动居民消费扩大升级。持续推进“十大扩消费行动”。支持新能源汽车消费,将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优惠政策再延长三年,全面取消二手车限迁政策,扩大汽车平行进口试点范围。壮大信息消费市场,推动数字家庭、远程定制、体验分享等信息消费新模式发展,加大网络提速降费力度,取消流量“漫游”费,移动网络流量资费年内至少降低30%。鼓励和引导节能、环保、低碳等绿色产品消费。积极发展通用航空。完善免税店政策,下调汽车、部分日用消费品等进口关税。推广引导城乡居民扩大文化消费试点工作有效模式。推动公共体育场馆免费低收费开放补贴政策向社会场馆和中小场馆延伸、拓展。全面推进医养结合,推动营养健康食品产业发展。构建养老产品服务供给体系,实施养老院服务质量专项行动。推进家政服务从业人员职业化建设,引导家政服务企业做大做强。建立健全更好反映居民消费升级趋势体现消费整体状况的统计体系。

  三是完善质量标准体系,提升产品和服务水平。深入开展消费品“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专项行动,组织开展重点行业国际对标和产品品质对比活动。进一步扩大出口食品农产品内外销“同线同标同质”工程实施范围,加快制定消费品“同线同标同质”评定规定。研究制定全国统一的养老服务标准与评价体系。实施中华老字号保护发展工程。制订修订相关产品能效“领跑者”制度实施细则,遴选并发布能效“领跑者”产品目录,拓宽能效标识实施范围。

  四是加强信用、监管等市场体系建设,营造良好消费市场环境。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取得新突破,推进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制度,建立联合奖惩措施清单,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市创建工作。加强重点行业和领域消费侵权查处,依法查处各类侵害消费者权益的行为。建立旅游市场“重点监管区”机制,实施联合治理和精准治理。进一步规范互联网售票业务,构建公平、合理的票价体系。开展能效标识监督检查,打击能效虚标。创新食品药品监管方式,加快实现全程留痕、信息可追溯,让消费者买得放心、吃得安全。

  五是补齐消费领域基础设施短板,提升消费者消费体验。组织实施“百兆乡村”示范及配套支撑工程。重点提升中西部地区、网络扶贫试点地区等农村宽带网络支撑水平。加强商贸流通网络建设。开展城乡高效配送专项行动,构建城乡配送骨干网。引导社会资本加大旅游业投资,推进旅游厕所、自驾车房车营地等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乡镇电影院和农村固定放映点建设。支持企业加快线上线下体验中心建设,积极运用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技术丰富消费体验。组织实施“互联网+”重大工程,进一步改造升级光纤宽带网络,推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广泛应用。

中国质量万里行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2 - 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质量万里行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4432号    京ICP备130128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