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时滚动新闻

党的十八大以来质检总局贯彻落实中央质量发展决策部署综述

2017-10-24    中国质量报        点击:

  不忘初心 为质量强国而战

  ——党的十八大以来质检总局贯彻落实中央质量发展决策部署综述

  世界著名质量管理专家约瑟夫·朱兰说:“21世纪是质量的世纪,质量将成为和平占有市场最有效的武器,成为社会发展的强大驱动力。”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征程中,我们必须为质量而战!

  --题记

\

  序

  质量,国家的实力、形象所在,民族的素质、精神所存。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洞悉发展大势,把握发展规律,把质量摆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对质量工作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中国质量发展开启了新篇章,迈入了新时代。

  作为质量工作主管部门,质检总局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质量发展的决策部署,不忘初心,砥砺奋进,坚定不移地抓质量、保安全、促发展、强质检,质量工作取得历史性成就,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汇聚质量强国的磅礴之力

  “增长必须是实实在在和没有水分的增长,是有效益、有质量、可持续的增长。”“我们追求的发展必须是提质增效的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质量”频频出现在党和国家的重大会议和文件上,“质量”之声成为党和国家领导人发出的中国“好声音”,更是习近平总书记特别记挂在心的大事要事。

  2012年底,党的十八大之后召开的第一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就强调指出,要“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为中心”。此后的历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质量都被写入新年度经济工作指导思想,特别是2014年、2016年,又先后强调“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不仅强调宏观质量,习近平总书记还在多个重要会议上强调消费品、食品农产品、建筑工程、武器装备等具体质量问题。

  在北京、上海、河南、吉林、广西等地考察调研中,习近平总书记也留下了深刻的“质量足迹”。尤其令人振奋的是,2014年5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中铁工程装备集团有限公司时指出,要“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这一重大论述迅速在全社会引起强烈反响,质检系统更是倍感振奋、深受鼓舞。

  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习近平总书记从党和国家工作全局出发,提出了一个重大质量课题。201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在谈到新常态的趋势性变化时指出,保证产品质量安全、通过创新供给激活需求的重要性显著上升。2015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在强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问题时强调,要通过创造新供给、提高供给质量,扩大消费需求。2016年1月18日,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专门阐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问题,列举大量事例包括电饭煲、马桶盖、奶粉、奶瓶等普通日用品质量问题,深刻指出:“事实证明,我国不是需求不足,或没有需求,而是需求变了,供给的产品却没有变,质量、服务跟不上。有效供给能力不足带来大量‘需求外溢’,消费能力严重外流”。同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进行了重点部署。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攻方向是提高供给质量,提升供给体系的中心任务是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要扩大高质量产品和服务供给,用质量优势对冲成本上升的劣势;要树立质量第一的强烈意识,下最大气力抓全面提高质量,开展质量提升行动,提高质量标准,加强全面质量管理。

  随着质量战略性地位的日渐显现,党和国家关于质量发展的政策体系不断完善。“实施质量强国战略”列入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建设质量强国”写入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质量为先”作为基本方针写入《中国制造2025》,“质量至上”作为基本原则写入《服务业创新发展大纲》。

  继出台《质量发展纲要(2011-2020年)》之后,国务院于2013年印发《计量发展规划(2013-2020年)》,2015年发布《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国家标准化体系建设发展规划》。

  进入2016年,国务院关于质量发展的决策部署更加密集。1月30日,印发《强制性标准整合精简工作方案》;4月6日,决定实施《装备制造业标准化和质量提升规划》;9月12日,印发《消费品标准和质量提升规划(2016-2020年)》;11月22日,印发《关于建立统一的绿色产品标准、认证、标识体系的意见》。

  2017年,关于质量的大事喜事更是接连不断。2月2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修订草案)》,4月24日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首次审议;3月20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启动产品质量法执法检查;6月1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调整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目录和试行简化审批程序的决定》;7月19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三十七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完善进出口商品质量安全风险预警和快速反应监管体系切实保护消费者权益的意见》,9月27日,以国务院文件正式发布;9月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确定推进质量认证体系建设的措施,部署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提升中国制造品质。

  历史会永远铭记2017年9月5日。这一天,中国质量发展史上首个党中央、国务院制定的质量工作纲领性文件——《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开展质量提升行动的指导意见》(中发〔2017〕24号)正式出台,向全党全国全社会发出了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实施质量强国战略的伟大号令。

  行棋当善弈,落子谋全局。五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对质量阐述越来越多,要求越来越具体,关于质量发展的思想脉络越来越明晰,给了质检人强大的自信与力量。

  作为质量工作主管部门,中央每一项关于质量发展的决策部署,习近平总书记每一次关于质量发展的重要指示,质检总局党组都是第一时间传达学习,第一时间深刻领会,第一时间部署落实。近年来,质检总局办公厅两次组织摘编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质量发展的重要论述共370多条,印发全系统组织学习贯彻。局长支树平、党组书记侯建国分别在《人民日报》《学习时报》刊发《建设质量强国的基本遵循》《牢记质量发展使命 推进质量强国建设》等学习体会,引领全系统深入研究。

  2014年5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的重要论述一经公开报道,质检总局很快召开党组扩大会议学习研讨,并将其概括为“三个转变”以推动更集中更广泛的宣传。支树平深有感触地说,“三个转变”既是对质量工作莫大的鼓励鞭策,也是质检系统的重大机遇和努力方向,更是新时期质量工作明确具体的行动纲领。2016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作出开展质量提升行动的决策部署后,质检总局迅速在全国质检工作会议上进行了重点安排,要求全系统率先组织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同时积极推动制定开展质量提升行动的指导意见。《指导意见》全文刊发的第二天,质检总局党组即向全系统发出动员:抓紧行动起来,为质量提升而战!

  喊响质量强国,领导干部是关键。每年全国“质量月”期间,中央组织部和质检总局都举办市长质量培训班,累计已举办6期、培训市长100多名。2016年夏,由中央组织部、国家行政学院和质检总局共同举办的首个省部级干部全面实施质量强国战略专题研讨班在京开班。总局领导借助到基层开会调研之机,主动向地方领导大力宣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质量发展的重要论述,宣传国家质量基础设施对于经济社发展的重要支撑作用。但凡各省(区、市)召开质量大会,总局领导都会挤出时间出席会议,体现看重和支持。

  2015年4月3日,应中央党校邀请,支树平为2015年春季班全体学员作题为《建设质量强国 迈向质量时代》的专题报告,质量在学员当中引起热议。一年半后,他再次应邀为中央党校“形势与任务”报告会作题为《提升供给质量 建设质量强国》的专题报告。他还先后两次登上国家行政学院讲堂为学员们授课,赴陕西、宁夏等地为各级领导干部作报告。自2013年以来,质检总局副局长陈钢、李元平和党组成员、国家标准委主任田世宏,时任副局长梅克保、孙大伟、吴清海、张沁荣等先后在各种场合,或围绕技术性贸易措施应对,或着眼质量基础设施建设,或立足质量综合治理,大力宣贯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质量工作的重要精神和部署,深入讲解和宣传质量工作。

  为了在全社会营造浓厚质量氛围,质检总局领导主动通过《人民日报》“两会e客厅”、全国两会部长通道等积极回应社会关切,广泛宣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质量发展的重要论述。2017年3月14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新闻中心举行记者会,支树平、孙大伟、田世宏3位总局领导就质量提升问题回答中外记者的提问,这是全国人大新闻中心首次以“质量”为主题组织专场记者会。记者会传递了中国质量好声音,展示了中国质检好形象,在系统内外引起热烈反响。

  加强与有关部门的沟通协调,也是质检总局近年来宣传中央质量发展决策部署的重要举措。借助全国质量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国务院标准化协调推进部际联席会议制度,以及认证认可工作、技术性贸易措施2项部际联席会议制度,形成了通力合作抓质量的工作机制。质检总局与国务院国资委、工业和信息化部、海关总署、国家旅游局、中国科学研究院、清华大学、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等中央部委和单位签署多个合作协议,与原总装备部签署《军民融合计量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联合相关部门从产业发展、科研技改、财税金融、优质优价等方面研究制定支持质量发展的政策措施。

  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供给体系质量的重大命题之后,质检总局党组多次要求认真研究、主动破题。2016年5月,支树平专门组织总局办公厅、中国航空综合技术研究所等有关人员,就“质量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问题进行深入研究。2016年9月,形成了研究报告《实现增长动力转换必须启动“提质量”》并提交中央有关部门,报告中关于把质量作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突破口的建议引起关注。“党有号召,我们就要有行动。现在中央出了题目,我们就要主动破题、做好文章,交出满意答卷。”“机遇难得,抓不住就是我们的失误;责任重大,干不好就是我们的失职。”支树平在多次会议中反复强调。

  广泛的宣传,赢来了广泛的参与。越来越多的地方把质量纳入发展规划,“质量兴(强)省”实现全覆盖,2800多个市县开展“质量兴市(县)”活动,覆盖面超过90%。28个省份的145个市(区、县)申请创建“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117个城市获批创建,23个城市获得正式命名。2017年,全国“质量月”联合主办单位从2013年的26个增至47个,涵盖党、政、军、群、企业和社会组织各个方面,参与人次过亿,群众性质量活动如火如荼,不断汇聚起建设质量强国的强大力量。

  下最大气力抓质量提升

  “抓质量、保安全、促发展、强质检”。这是质检总局党组在认真总结质检发展历史、充分把握质量工作规律的基础上,精心提炼出的质检工作方针。“十二字方针”,抓质量是基础,保安全是底线,促发展是根本,强质检是保障,四者相辅相成,互通互补。“十二字方针”,旗帜鲜明地把“抓质量”摆在首要位置,完全符合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关于质量工作的部署要求。

  一个口号喊到底,一个方针干到底!

  2013年,着力提升质量总体水平;2014年,以改革创新精神抓质量;2015年,狠抓质量提升;2016年,坚持质量为本;2017年,下最大气力抓全面提高质量……回首几年来走过的路,全国质检系统一以贯之抓质量,千方百计抓质量,主线分外清晰,步伐格外有力。

  从宏观着眼,在抓好质量发展规划和政策体系的同时,狠抓质量统计分析、质量诚信联合惩戒、质量考核激励、质量品牌建设,不断汇聚抓质量的磅礴之力。

  质量分析,被业界誉为政府的“掌中宝”、企业的“指南针”。2013年以来,质检总局向国务院报送质量分析报告19份,李克强总理、王勇国务委员等国务院领导同志多次圈阅批示。近年来,各地质检部门也越来越重视质量分析,积极主动地向党委政府提交分析报告、提供决策参考,引起各级领导的高度关注。仅以今年为例,2017年1月,江西省委书记鹿心社、省长刘奇分别对江西省质量状况分析报告作出批示;2017年4月,江苏省委副书记、南京市委书记吴政隆对南京产品质量报告作出批示;2017年5月,广东省委副书记、广州市委书记任学锋对广州市质量状况的报告作出批示,绍兴市委常委、诸暨市委书记张晓强对诸暨市进出口商品行业调查及质量分析报告作出批示;2017年6月,山西省副省长王赋对山西省宏观质量状况分析报告作出批示……批示的日益增多,源于质量分析工作体系的普遍建立。按照质检总局部署,国家、省、市、县四级质检部门都要围绕质量竞争力、服务业质量、产品伤害、企业质量管理等,开展宏观质量统计分析,定期向国务院、地方政府报送分析报告。目前,全国31个省市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均开展了质量状况分析工作,为质量监管和质量发展提供着重要的决策支持。

  诚信通行天下,失信寸步难移。2016年10月20日,质量治理迎来一次重大协同创新——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国人民银行、质检总局等26个部门联合签署备忘录,通过跨部门合作对严重质量违法失信行为当事人实施联合惩戒。截至目前,27万余家企业、121万余条质量信用记录归集入全国企业质量信用档案数据库,对质量失信者“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的约束作用正在逐步显现。

  考核就是风向标,考核就是指挥棒。2014年以来,质检总局会同全国质量工作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对各省级政府开始实施质量工作考核。此后每年,考核结果均由国务院领导同志圈阅批示,并向社会公告。以此为带动,全国31个省(区、市)逐步建立了对下级政府的质量工作考核制度,17个省份将质量安全和质量发展纳入对基层政府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综合绩效考评,抓质量工作的责任得到逐级压实。

  2016年3月29日,第二届中国质量奖颁奖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李克强总理专门作出重要批示,王勇国务委员出席大会。中央在严控评比达标表彰评估活动的背景下,批准设立的中国质量奖,这是我国质量领域最高荣誉,也是质检总局充分发挥质量宏观管理职能,树立标杆、弘扬先进的重要手段。目前,已有包括香港在内的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特别行政区的组织和个人申报中国质量奖,覆盖国民经济13个行业门类、54个行业大类。全国有29个省份实施省级政府质量奖励制度,超过100个城市实施市政府质量奖励。中国质量奖已经成为全社会追求质量的标杆,成为与美国波多里奇国家质量奖、欧洲EFQM卓越奖、日本戴明奖齐名的国家级质量奖励。

  品牌是信誉的凝结、质量的象征。质检总局推动品牌建设纳入国家“十三五”规划,筹建成立品牌促进会,建立品牌协调推进机制,制定品牌领域国家标准、价值评价国际标准。正式命名83个“全国知名品牌示范区”,累计批准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215个,专用标志使用企业8000余家。2014年1月,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成立品牌评价技术委员会,秘书处设在中国品牌建设促进会,为中国与世界各国深化品牌交流合作开辟了崭新窗口。2016年,我国36个品牌入选世界品牌实验室(World Brand Lab)发布的“世界品牌500强”。国务院2017年批准将每年5月10日设立为“中国品牌日”。

  按照中央关于“优进优出”的重大战略部署,质检总局狠抓出口商品质量提升,加快培育以技术、标准、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对外经济新优势。针对一些地方出口产业集聚等特点,推动地方政府创建出口质量安全示范区,累计建成出口工业品质量安全示范区148个,批准344家出口工业产品质量安全示范企业,建成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291个。同时,着力抓好输非商品、输中东商品、跨境电商产品质量提升,维护“中国制造”形象。

  从微观着手,围绕老百姓最关心的生活物品,质检系统狠抓支柱产业、主打产品的质量提升,努力通过一个个产品、一个个产业的质量提升,积小胜为大胜,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发力,切实增强消费者的“质量获得感”。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质量提升行动成为质检部门抓质量的首要任务。2017年全国质检工作会议的重中之重,就是贯彻中央关于“下最大气力抓全面提高质量”的部署要求,会议提出要找准“发力点”,牵住“牛鼻子”,打好“组合拳”。

  找准“发力点”,就是突出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在全国范围内,着力提升妇幼用品、学生用具、纺织产品、出口食品农产品等12类重点产品质量水平,着力提升物流、养老、旅游等重点服务质量水平。各地质检部门还结合本地主打产业、主打产品,共围绕13个行业门类、198个重点产品,广泛开展质量提升行动。牵住“牛鼻子”,就是坚持标准引领,实施标准化战略,不断提高质量标准,着力推进内外销产品“同线同标同质”。打好“组合拳”,就是充分动员社会各界力量,运用好各种质量工具、方法,抓好质量宣传动员,组织质量攻关整治,加强全面质量管理,打造中国质量品牌。

  2017年2月23日,农历新年刚过,质检总局在浙东地区打响了质量攻坚战的第一枪——支树平带领相关司局负责人赶赴浙江台州,与省市领导以及一大批质量专家会诊马桶盖问题,启动全国智能马桶产品质量攻坚计划……

  实实在在的精准出招,带来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效。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质量总体水平明显提高。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指数累计增长0.78,2016年达到83.84。制造业产品质量合格率累计增长3.32个百分点,稳定在93%左右。国家监督抽查平均合格率整体呈现上升态势,重点消费品质量逐年提升,出口退运及境外通报呈稳定下降趋势。服务业质量发展政策不断完善,重点服务行业质量水平稳定在“比较满意”区间。相当数量的原材料、基础元器件、重大装备、消费类及高新技术类产品质量接近发达国家平均水平。一批国家重大工程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载人航天、载人深潜、大型飞机、北斗卫星导航、超级计算机、高铁装备、百万千瓦级发电装备、万米深海石油钻探设备等一批重大技术装备取得突破,形成了若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优势产业。“中国制造”更加自信地走向世界,正如李克强总理所说,底气来自于中国质量。

  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质量提升永无止境。

  2017年10月9日,德国权威质量管理机构德国质量协会(DGQ)和德国市场研究机构“Innofact”公布了一项调查研究结果,称八成德国人认为“中国制造”是“德国制造”的对手,54%的受访者认为来自中国的竞争者正加大步伐,将超越德国品牌和德国企业的创新能力。这一调查结果,为中国质量提升行动加注了一个别样的注脚。

  坚决守住质量安全底线

  质量安全问题是全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质量安全形势从国际到国内都不平静,质量安全突发事件时有发生,即使发达国家也难以幸免。党中央对质量安全始终高度关注,习近平总书记告诫要加强全面质量监管。质检总局作为国家安全体系特别是非传统安全的重要工作部门,时刻牢记作为质量卫士、国门卫士的光荣使命,始终坚守质量安全底线。

  2013年,新西兰恒天然肉毒杆菌事件、美国进口转基因玉米事件、大众DSG变速箱隐患事件;2014年,台湾地沟油事件;2015年,走私冻肉大案“僵尸肉”事件、大众汽车排量作弊事件、荆州电梯“吃人”事故、韩国中东呼吸综合征疫情;2016年,毒跑道事件、宜家抽屉柜伤人事件、三星NOTE7手机爆炸事件;2017年,西安问题电缆事件、高田安全气囊召回事件、欧洲“毒鸡蛋”事件、日本神户制钢爆出数据造假事件……面对国内外错综复杂的质量安全形势,质检总局党组突出强调,要抓住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落实“六个严格”,维护“三大安全”——消费品安全、国门安全和特种设备安全。

  “六个严格”,就是严格实施风险分析、严格实施准入制度、严格生产企业监管、严格监督抽查和检验检疫、严格执法打假、严格处置突发事件,以环环相扣的全过程监管链条打造安全的闭环。在“六个严格”基础上,全系统进一步强化风险意识和底线思维,既注重质量安全风险防范,又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实现了监管链条的“前伸”和“后移”,守住了质量安全底线。

  消费品与老百姓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哪怕只有1%的产品不安全,对消费者来说就是100%的不安全。正是从这个角度,质检总局抓住儿童用品、电子电器、汽车产品、食品相关产品等重点产品,完善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出重拳”“打组合拳”维护消费品安全。党的十八大以来,平均每年监测产品质量安全风险信息7万多条、产品伤害案例近9万件,消费品监督抽查种类占全年监督抽查计划60%以上。全系统共出动执法人员760万人次,查处质量违法案件43.22万起,涉案货值204.33亿元。“质检利剑”行动一次次勇于“亮剑”,让质量违法行为无处遁形。

  2017年,高田气囊问题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9月14日至10月13日,一个月内因高田气囊召回汽车达800万辆。媒体评论,如果没有质检总局的介入,跨国车企的高田气囊召回或还将姗姗来迟。近年来,质检总局逐步将缺陷产品召回范围由汽车产品、儿童玩具、特种设备等,扩大到包括儿童用品、电子电器产品在内的一般消费品。仅2016年,实施缺陷汽车召回1133.5万辆、缺陷消费品召回618.4万件,与2012年相比分别增长2.5倍和300多倍。受质检总局缺陷调查影响的召回案例,不仅量上有大幅增长,更有质的飞跃。

  2017年10月,日本第三大钢铁企业神户制钢爆出大规模造假丑闻,全世界一片哗然。有媒体披露,十多年前一批准备用于三峡工程的进口热轧钢板,被中国检验检疫部门检出不合格。这批钢板正是来自日本神户制钢。“旧闻”成为“新闻”,网友对检验检疫部门进出口质量安全把关纷纷点赞。而十多年后的今天,质检总局正着力完善进出口商品质量安全风险预警和快速反应监管体系。2016年组织目录外进出口商品监督抽查,检出进口商品不合格率28.4%。与此同时,加强进出口食品安全治理体系建设,严密守护口岸公共卫生安全,全面构建国门生物安全防御体系。过去五年,共截获外来有害生物1.02万种、424.38万种次。在守住安全底线的情况下,允许有条件的地方设立进口肉类、水果、粮食等指定口岸,开“正门”,堵“后门”。哪个地方申请指定口岸,就要求把隔离场、相关设施建起来,措施不到位就不批,做到放管结合、并重。

  我国是特种设备大国,保有各类特种设备上千万台。特种设备姓“特”,不是位于高空就是处于高速,不是在高压下就是在高温中,危险性高,安全监管难度大。质检总局大力开展特种设备安全和油气输送管道隐患整治攻坚战、老旧小区电梯隐患整治攻坚战,在特种设备数量增长超过70%的情况下,万台特种设备死亡率从2012年的0.52下降到2016年的0.33,全国未发生重特大特种设备安全事故。特种设备安全状况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监管是质量安全的重要屏障。2017年3月,西安地铁“问题电缆”事件曝光后,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作出重要批示,要求加强全面质量监管,彻查此事,严肃处理。国务院开出严厉“罚单”,陕西省依法对涉案违法生产企业8名犯罪嫌疑人执行逮捕,依法依纪问责处理相关地方职能部门122名责任人,包括厅级16人、处级58人……引起社会热议和广大网友点赞。作为这次事件联合调查组的牵头单位,质检总局在提交国务院的调查报告中建议,要坚持“严”字当头,大幅提高涉及群众生命安全的质量违法成本,坚决把严重违法违规企业依法逐出市场,让违法者付出高昂代价。这也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质检系统质量安全监管的真实写照。

  筑强国家质量基础设施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国家质量基础共性技术研究与应用’启动实施,全国670家单位参与研究,到2020年实现我国国家质量基础设施(NQI)技术能力升级换代。”2017年初,媒体刊发2016年质检工作十件大事,NQI位列其中,尤为引人瞩目。

  2017年5月14日,习近平主席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强调,“要促进政策、规则、标准三位一体的联通,为互联互通提供机制保障。”2017年9月15日,习近平主席在致中国质量(上海)大会贺信中再次指出:“推动质量基础设施互联互通,通过提高质量不断促进经济发展、民生改善,为各国人民实现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出贡献。”

  近年来,联合国贸发会议、联合国工发组织、世界贸易组织和国际标准化组织等均提出国家质量基础设施的概念,强调计量、标准、认证认可和检验检测是一个完整的技术链条,是保障国民经济有序运行、促进科技创新、提升国际竞争力的基础,是提升质量竞争能力的基石。

  质检部门的最大特点是“靠技术执法、凭数据说话”,集计量、标准、认证认可、检验检测等国家质量基础设施于一身,既是履职之本,也是优势所在。党的十八大以来,质检总局推动国家质量基础设施由支撑保障作用转变为引领作用不遗余力。梳理历年质检工作思路与安排部署,这一脉络清晰可见。

  2013年、2014年,突出强调要加强技术体系建设,推进科技质检创新。

  2015年,明确提出要强化计量的基础作用、标准的规则作用、认证认可的桥梁作用和检验检测的服务作用。

  2016年,深刻强调国家质量基础设施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提出要面向大众创业和万众创新、面向区域协同和城乡一体、面向结构改革和绿色发展、面向国际合作和全球治理、面向民生改善和社会治理,“五个面向”指明了国家质量基础设施建设的目标。

  2017年,进一步强调要以NQI专项实施为契机,优化质检科研创新布局,推动各地把质量基础设施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项目。

  2015年春季,支树平参加中央党校省部级“经济建设与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专题班学习,他带领10多位省部级同学共同研究,主笔完成论文《新常态下国家质量技术基础建设研究》,对新常态下国家质量技术基础建设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阐述,为全系统找准质检定位、推进质检改革、充分发挥好质量技术基础作用进一步明确了方向。

  2017年6月出任质检总局党组书记的侯建国,上任伊始即深入各地各单位走访调研。从总局直属研究院所到地方基层质检部门,从检验检测机构到一线生产企业,反复强调国家质量基础设施的重要性,明确提出要把计量、标准化等工作沉到生产一线,加大质量技术服务“走出去”力度。

  加强国家质量基础设施建设,成为每一位质检人念兹在兹的关注点。随着质检总局推动国家质量基础设施作用前移,计量、标准、认证认可、检验检测进一步融合发展,对质量发展的综合支撑作用更加凸显。

  人们看到,在基本物理常数、新一代高准确度、高稳定性量子基准等基础前沿领域,计量科技不断取得新突破,“量子化霍尔电阻基准”“秒长基准装置”等一批量子计量基准投入使用。在航空、航天、海洋装备、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建立了19个国家产业计量测试中心,建立起25家国家城市能源计量测试中心和航天、交通能源计量中心。我国得到国际承认的校准与测量能力达到1423项,位居亚洲首位,国际排名从第7位上升至第4位。

  截至目前,已有国家、行业、地方标准超过12万项,企业标准超过百万项,覆盖了一二三产业和社会事业各个领域。标准化工作越来越受到高度重视,“深圳标准”“浙江标准”“山东标准”列入当地党委政府的主要工作任务。

  与此同时,标准国际化水平大幅提高,中国主导制定246项ISO标准,123项IEC标准。2016年国际标准提案数达160项,我国专家主导和参与制定的国际标准在ISO/IEC当年新发布标准总数中占比超过50%。五年来累计颁发各类有效认证证书63.7万多张,总数较十八大前增长59.4%。

  这是一串令人欣慰也令人鼓舞的数字。目前,质检系统累计批准建设国家质检中心551家、国家检测重点实验室398家,较十八大以前分别增长60%和30%。质检技术机构拥有实验室面积达835万平方米,科研、检测仪器设备达79万多台/套,增长88%;仪器设备原值达335亿元,增长140%,一批高、精、尖检测设备投入使用。

  按照质检总局党组部署,探索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示范、推动国家质量基础设施“走出去”、质量基础设施助推“中国制造2025”、国家质量技术基础设施服务信息平台建设研究、国家质量技术基础能力指数及理论研究等工作扎实开展……一系列打好“技术牌”、念好“服务经”的举措得以生动实践,质量基础设施的作用正日益彰显。

  面向“双创”,支持和鼓励有条件的技术机构面向社会开放,搭建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为各类科技园、孵化器、创客空间等提供全生命周期质量技术支持。2017年全国“质量月”,质检总局启动以“服务零距离、质量零缺陷”为主题的质量技术服务中小企业活动。武汉岱家山科技城全国首个国园区服务站,标准化、计量检测、产品检测、认证认可等协同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推力。

  面向区域发展,优化国家级质检中心、检测重点实验室布局,支持检验检测认证高技术服务业集聚区建设。开展农村综合改革、新型城镇化标准化试点,特别是用好技术手段,帮助贫困地区、民族地区发展特色产业,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加油助力。

  面向节能减排,重点围绕“去产能”和处置“僵尸企业”,发挥标准的技术支撑作用、生产许可证的政策约束作用、执法检查的威慑作用,实施化解产能过剩标准支撑工程、百项能效标准推进工程和绿色制造标准化提升工程,开展重点用能单位能源计量示范和燃煤锅炉节能减排攻坚战。

  “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质量基础设施也是一种质量供给、制度供给。各级党委政府要像抓基础设施建设那样,狠抓质量基础设施。”2016年10月14日,支树平在中央党校“形势与任务”报告会上发出强烈呼吁。

  “我们必须夯实国家质量基础设施,提高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9月21日,侯建国在2017年“国是论坛”上表示,要加强各级政府与行业、企业质量技术体系的融合发展,形成泛在协同、准确统一、可靠高效的国家质量基础设施体系。

  强基石,夯基础,不只是质检部门的事,还需要全国各地各部门共同参与实施。

  近年来,发展改革委、教育部、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中央军委总装备部等中央有关部门,也都把标准、计量等质量基础设施建设作为重点工作来抓。2013至2017年,关于质量基础建设项目资金总投入约309.13亿元,其中投入检验检测资金273.36亿元,计量投入21.94亿元,标准化建设9.81亿元,认证认可5.02亿元。

  各省在质检技术机构建设上加大投入,基本每个省都有数万平方米的质检院所和重点实验室。广东省从2014年起,省财政每年安排1亿元用于加强公共检测服务平台建设,质检中心数量连续多年居全国第一,综合检测能力居全国前列。重庆市大力建设国家质检基地,划拨土地1011亩,计划建筑面积43万㎡,室外试验场15万㎡,成为集检验检测、标准创新、技术研发和人才培养为一体的产业服务基地。

  为质量发展加注改革动力

  改革是时代的主旋律,也是事业发展的强劲动力。

  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决定,拉开了新一轮改革开放的序幕。全会提出,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实行统一的市场准入制度,改革市场监管体系,加强发展战略、规划、政策、标准等制定和实施。这些部署要求,都与质量发展、质检密切工作相关。

  质检改革始终顺应大势、逐浪行舟,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不断加大力度。2014年,全面深化改革的第一年,质检总局党组进一步向全系统发出了“探索质检改革路,实现质量强国梦”的新号令。

  同年5月23日,支树平主持召开质检总局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一次全体会议,号召全系统主动作为、舍得放权、形成合力,以更大的勇气和智慧全面推进改革。

  这一天,以中央部署的涉及质检18项重大改革任务为重点,着眼于质检长远发展的重大战略,统筹提出了质检改革重要举措和工作要点,兼顾当前和长远,规划了质检各项改革的路线图和时间表。

  几年来,质检总局服务大局、务实改革,即使“伤筋动骨”也义无反顾、勇往直前。2013年先后将食品生产加工监管的重要职能划出,有序推进省以下质监部门行政体制改革、检验检疫监管机制、检验检测认证机构整合、标准化工作、行政审批制度改革、通关便利化和提高通关时效等一系列工作,以改革强自身,以改革促发展,在改革中焕发生机。

  围绕地方质监行政体制改革,总局专门成立工作领导小组,联合4部委印发指导意见,确保了全国质监系统干部职工在改革中思想不乱、队伍不散、监管不软、工作不断。加强与地方党委政府沟通协调,在基层机构调整中更多体现质量元素,努力保持质监工作的整体性连贯性和质量设施基础的完整性。

  围绕推进检验监管模式改革,全部取消一般工业制成品的出口商品检验,中国电子检验检疫(e-CIQ)主干系统全面上线运行,检验检疫无纸化全面铺开,出入境货物检验检疫平均放行时长7.5天,同比缩短32.53%。在国务院公布的2批自贸试验区可复制可推广创新经验中,质检领域就有16项,占总数的三分之一。

  围绕激发第三方检验检测市场活力,与中央有关部门联合出台实施意见,大力推进检验检测机构跨部门、跨系统、跨行业整合,将部分认证机构行政审批改为备案管理,2016年底认证机构数量较2015年增长40%。

  围绕标准提档升级,推动建立由国务委员担任召集人的标准化协调推进部际联席会议制度,整合精简强制性标准,全面推行企业标准自我声明公开和监督制度,在全国范围内取消企业标准备案管理。短时间内,就有8万多家企业公开了31万多项标准,覆盖了51多万种产品,企业创新活力得到极大释放。

  围绕简政放权,大力削减行政许可项目,非行政许可审批项目全部“清零”。配合国家棉花目标价格改革试点,优化公证检验流程,压缩公检环节时间。探索推行权力清单、负面清单和责任清单,完成质检系统“一单、两库、一细则”建设。

  这其中,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制度改革,是“放管服”改革的重头戏和硬骨头,也是破除质量发展瓶颈的关键点。2015年8月,质检总局制定《关于深化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制度改革的意见》,提出“三个最大限度”,即最大限度取消审批项目、最大限度下放审批权限、最大限度优化审批程序。

  2017年6月,《国务院关于调整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目录和试行简化审批程序的决定》正式印发。质检总局大刀阔斧,改革的步伐不断加快。全面清理工业产品生产许可前置条件、全面简化发证审批程序,审批时间压缩30个工作日,检验项目缩减30%。最大限度下放审批权限……至此,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制度33年一路行来,许可管理目录从最初的487类缩减到目前的38类,缩减幅度达92%。同时,质检总局坚持“证”减“责”不减,对取消许可的产品,事中事后监管措施紧跟上;对于转认证的产品,切实做好许可与认证制度的转换衔接。

  给市场让位,为企业松绑,让群众舒心,一系列改革极大地激发了市场活力和创造力。2017年8月22日,在江苏省宿迁市召开的推进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制度改革现场交流会上,王勇国务委员给予“率先行动”“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的高度评价。

  不触碰难点,就不是改革;不击中痛点,就难见成效。破解质量发展瓶颈,提升质量供给水平,质检总局还将目光瞄准了绿色产品标准、认证、标识。

  长期以来,由于我国涉及绿色的相关产品标准、认证和标识由多个部门分头设立,加大了制度性交易成本。2015年9月,党中央、国务院印发《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提出“建立统一的绿色产品体系”。2016年1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将“制定绿色产品标准、认证、标识整合方案”列为2016年重点改革任务。

  质检总局迅速响应中央部署要求,与国家认监委、国家标准委一起会同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等12个部门,广泛征求各方意见,多次沟通协调并修改完善,编制完成了整合方案。2016年7月21日,质检总局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七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方案。

  同年11月22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建立统一的绿色产品标准、认证、标识体系的意见》,提出到2020年,实现一类产品、一个标准、一个清单、一次认证、一个标识的体系整合目标。“优先选取与消费者吃、穿、住、用、行密切相关的消费产品,增加绿色产品有效供给,有利于人民群众真正在改革中增加质量获得感。”对这一重大改革部署,媒体这样解读。

  束缚怎么冲破,藩篱如何突破,问题又怎样攻克?惟其艰难,才更显勇毅;惟其笃行,才弥足珍贵。伴随中国对外开放的进程,速度与效率,时刻牵动着外贸发展和进出口企业的神经。然而,检验检疫信息化多年建设过程中,不断凸显出系统多、部署分散、运行速度滞后等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不适应外贸发展需要,迫切呼唤通关一体化来破题。

  时间就是成本,责任就是命令。质检总局“一把手”在内的三位总局领导亲自挂帅出征,重兵布阵,有效调动全局力量,迈上了推进全国通关一体化攻坚克难之征程。调研、讨论、决策、实施——在质检总局党组领导下,e-CIQ建设挂上作战图,绘出时间表,环环相扣、步步为营,仅召开各种碰头会就多达300多次。2016年10月28日,e-CIQ主干系统建成运行。全国35个直属检验检疫局及其868个分支机构实现全国一体化,检验检疫业务管理正式进入“集中统一、互联互通”的新时期。

  “让通关快一点,再快一点!”这是外贸企业永远的期盼。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六次会议上特别强调,要改善贸易自由化便利化条件,对质检系统加大改革力度、优化贸易环境提出了更高期待、更严要求。质检总局第一时间落实总书记讲话精神,第一时间成立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制定提高检验检疫效率、压缩通关时长的政策和措施。经过3个月的调查研究和反复论证,2017年10月16日,《出入境检验检疫流程管理规定》正式印发,对每一个检验检疫工作环节的时间进行了严格要求,大幅缩短企业口岸通关时间,为外贸企业“减负松绑”。

  效率提升、通关提速企业欢呼,但是安全却不能有一丝一毫的降低。

  2017年9月27日,国务院印发《关于完善进出口商品质量安全风险预警和快速反应监管体系切实保护消费者权益的意见》,就进一步建立健全进出口商品质量安全监管制度,切实维护消费者权益和国门安全,保护社会公众免受质量安全风险伤害,为民生保障与经济发展提供高质量供给进行部署,提出5个方面共22项具体措施,质检总局一一对照贯彻落实,切实筑牢安全底线。

  一子落而满盘活。质检改革蹄疾步稳,质量发展在思想破冰、行动突围中生机焕发。

  中国质量走向世界

  2017年9月15至16日,中国质量(上海)大会隆重召开。680多位中外质量领域的代表齐聚黄浦江畔,纵论质量发展,共商质量大计。

  “质量体现着人类的劳动创造和智慧结晶,体现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今天,中国高度重视质量建设,不断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努力为世界提供更加优良的中国产品、中国服务。”习近平主席专门向大会致贺信,对中国质量发展寄予厚望。

  黄浦江日夜奔腾不息,洋溢着上海乃至中国进击时代的蓬勃朝气。来自中国最高领导人的质量宣言,向全世界展现了中国政府着力实现质量强国战略、促进国际质量改善供给的决心和信心。

  质量管理是世界性话题,改善质量供给需要各国共同行动。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质量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政府拓展国际视野,以开放包容、海纳百川的姿态,一方面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改善国内产品质量供给,另一方面不断扩大对外开放,让更多国外优质产品走进国门。

  金秋九月,质量之月,也是质量大事聚集之月。

  2014年9月15日,来自全球的各界人士相聚北京,共赴质量盛会。这一天,中国质量(北京)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举行,这是中国政府第一次召开国际性的质量大会。

  “我今天来出席这个大会,是向全世界宣示中国政府高度重视质量、切实抓好质量的决心和信心。”李克强总理专门出席大会,提出把经济社会发展推向质量时代。

  2016年9月9日至14日,北京再次迎来质量领域的国际盛会——第39届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大会。600多名不同国籍、不同肤色、不同语言的ISO领域的专家,为着同一目标——ISO事业的健康发展走到一起。

  这是ISO的魅力,也是中国质量的魅力。习近平主席专门发来贺信,李克强总理出席大会并致辞。我国以承办大会为契机,推动发布了《北京宣言》,签署11份合作协议,举办了“标准促进世界互联互通”高峰论坛,扩大了中国影响,产生了中国效应,为国际标准化发展提出了中国主张,贡献了中国智慧。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国际舞台上,中国质量与世界质量深入交融,国际影响显著提升。

  ——加强质检国际合作。质检总局与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质检合作磋商机制,签署合作协议1366份。其中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签署合作协议128份,开展近200次部级互访交流、上千次技术交流。有178个国家和地区的2186种优质食品获得中国检验检疫准入。习近平主席亲自见证了多项双边、多边质检合作协议的签署,许多质检合作项目被列入习近平主席高访成果。2016年6月习近平主席访问波兰期间,亲自品尝当地苹果,达成了波兰向中国出口苹果的协议。

  ——参与国际质量交流。中国加入质量领域30多个国际或区域组织,作为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常任理事国承担相关技术机构秘书处84个。质检总局参与主办了第39届ISO大会,举办了3届博鳌亚洲论坛质检分论坛,召开了2次中国—中东欧(16+1)质检对话会,5次中国—东盟(10+1)质检部长会议。

  ——融入全球质量治理。探索建立全球质量追溯体系,与欧盟完善进出口商品快速风险预警机制,与12个国家建立检验检疫电子证书核查机制。不仅为中国消费者把关,同时也为国外消费者把关,持续开展维护出口产品质量的“清风行动”,严厉查处出口假冒伪劣商品案件。

  “对于任何进出口不合格商品、假冒伪劣商品,我们决不容忍,决不姑息。”支树平在中国质量(上海)大会致辞中,代表中国质检郑重表态。

  质量无国界,必须与国际惯例接轨。中国质量致力于为国内外消者改善供给、满足需求的同时,也为世界质量发展提供着“中国方案”,在全球质量治理中发挥着独有的作用。

\

  尹海明 摄

  尾声

  五年倏忽一瞬,历史永不停歇。

  回望过去的五年,正是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正确领导下,质量的战略性作用不断凸显,各地各部门各行业抓质量的措施更加有力,全社会关注质量、提升质量的氛围日益浓厚,中国产品、中国服务、中国质量更加昂首阔步地走向世界。

  2017年10月18日至24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胜利召开,习近平代表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在党的报告中首次提出质量第一、质量强国、质量变革、经济质量优势等重大命题,勾画了新时代质量发展的壮丽蓝图。

  风正潮平,自当扬帆破浪;任重道远,更须策马加鞭。全国质检人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正确指引下,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走进生机勃勃的质量时代,建设令人向往的质量强国!

中国质量万里行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2 - 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质量万里行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4432号    京ICP备130128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