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时滚动新闻

客观面对通胀引发的质量问题

2015-05-13    中国质量万里行        点击:

  假如你是一个上班族,每天的开销是多少你算过吗?早上开车出门以后,去加了一箱油;中午又吃了一顿饭,晚上碰巧又有一个应酬,一天下来,你身上的一千块钱还能剩下多少?

  或者最明显的感触:你怀揣一百块钱进了菜场,买两斤肉,买两斤菜,再买两斤水果,你那一百块钱破开后,还能剩下几块钱?通胀让钱不经花。

  而对于企业来说,房租地租、原料材料、人工开销,各种运营费用,似乎哪一样都在涨价,你需要不断地开源节流,而许多企业的通常做法是:成本上升,我就降低成本,而降低成本,对于市场和消费者来说,往往就是偷工减料的同义词。中国质量万里行投诉报告显示:汽车、手机、家居等行业,有关产品质量问题的投诉比例最高。

  从具体分析来看,上述内容都是其中很重要的原因。

  出现通胀的原因比较复杂,比如有人说是政府印票子太多,也有说和市场环节中的存在官商结合搞腐败有关,比如说,有媒体就揭露高铁采购9万元1个抽水马桶,1?7万元1个感应水阀,对应的就是接近飞机票价的高铁票价;最典型的自然是房价,地方政府卖地的价格不断被炒作成倍上涨,房价自然越来越高,而医药、医疗器械行业,更是有报道其中有些产品的利润是出厂价的成百上千倍。

  大环境的确存在很多问题,新一届政府也在全力整治。但对于企业和消费者来说,每天都要面对着生意和生计问题。在这种客观条件下,企业要降低成本,同时还要做出合格产品;而对于消费者来说,花钱少也要买到相对称心如意的东西。

  这其中的平衡技巧,需要企业和消费共同面对。

  对于企业来说,急迫的问题是面对不断上升的经营成本,如何才能获取合理的经营利润?

  每一件产品都有相应的生产合格标准,低于指标,生产出来的东西就是不合格产品,就是低质量产品;而有些企业的委屈在于,如果严格按照指标生产,那么就会亏损,也因此,一些商品以假换真、以次充好、以少充多等现象的存在,导致消费者怨声不断。

  怎么办?一方面期待国家大环境的不断好转,更重要的是,企业应发挥主观能动性,以创新的思维,比如大家都在谈的互联网+思维,或者从寻找产品的附加值和工艺技术改进上下功夫,这当然需要企业付出更多的努力,但是,不这样不行呀,形势逼人。

  对于消费者来说,也要以客观的心态面对通胀带来的压力。从整个社会运行机制的角度来说,每一个消费者也都是“单位人”:你或者是物质产品的提供者,或者是服务行业的从业者,你所在的单位,是不是也存在着通胀带来的“成本上升”的压力?你的老板或领导是不是整天也在讲“降低成本”?

  因此,消费维权要进行,同时理性地面对现实也十分必要。

  国家新一轮投资又来了,大家都在讲通胀,因为中国经济这些年的发展,基本上就是采取“投资—发展—通胀—滞胀—再投资”的循环模式,中国的经济体量在不断放大,已经成为“世界第二”,但也的确产生了一些相应的问题,多年来我们一直试图“转型”,但是进展缓慢。这就是我们面临的现实。

中国质量万里行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2 - 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质量万里行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4432号    京ICP备130128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