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时滚动新闻

“以质积量”才能更快实现质的转变

2013-05-31    中国质量万里行    文/司徒兰仔    点击:

  事物都是由量变到质变的,这是哲学上的一条基本原理。但是,量变是一个自然的堆积过程,而在人类社会中,主观能动会促使质变更快到来。即:无论是个体还是群体,当其内部的所有环节都自觉实现质变的时候,就会加速事物产生巨变。

  面对积累多年的经济问题,新一届领导人完全清楚其实质,李克强总理最近谈到这一点,核心思想就是过去靠投资刺激经济的办法要改一改了,今后坚决不能再以牺牲质量而获得速度(和“量”)。这其实就是一个由“量”到“质”的转变问题。

  中国经济的繁荣,一是体现在速度上,二是体现在综合体量上:连续多年高速增长;目前规模世界第二,九成以上商品属于买方市场,许多单品产量世界第一,许多产业产能过剩,许多产品卖到了全世界,等等。我们一直信奉“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一个由量到质的过程,当积累到一定量的时候,才能促成质的飞跃和转变”。

  可是,为什么我们至今仍然面对的是一个假冒伪劣充斥的初级市场呢?中国产品换代、产业升级、发展模式转变等理想,为何却一直迟迟不能实现和到来呢?我们是在哪个环节走入了歧途吗?

  除了个别极具天赋的人才外,在体育训练中,一个运动员要出成绩,成为世界冠军,必须有一个好教练,好教练的真本事,是能体察运动员的各种条件综合素质,然后制定出一套系统科学的训练计划,而前期就包括系统的基础训练。一个田径运动员,不能整天只是练习跑步,而且训练的起点,恐怕也不是在“跑”上,比如首先可能是练习腿部的力量、腰部的力量;而腿部力量还要分小腿和大腿,分得很细,是有一定规律的。总之,不可能一上来就只是让他跑呀跑的,速度可能会提高很明显,但是,到一定阶段后,再提高实现“质”的跳跃就会很难。所以,练习的起点很重要,起点的方向更重要。

  中国经济的过往发展,起点于“大干快上”,用历史的观点看,不能否定——我们不能总是动不动就否定过去的一切,关键在于总结后,眼下怎么办?过去不管不顾,开放搞活,目前在量上我们成了“第二”,很值得自豪。与此同时,大家也都在反思发展与改革的不足之处,其中一条就是“质”的问题一直没有解决——相对解决,因为相对于“量”来说,“质”无止境。我们总结了的教训是:

  从中央到了地方,太重视量与速度,不太重视质与节奏。

  传统上,我们习惯于“积量”,而实际上“积质”更重要:前者强调规模,而后者重点讲求“正确的性质”。目前及今后,中国经济发展的根本问题将是“质”的问题。

  伟大的质量管理思想家克劳士比说,“一开始就要把事情做对”。再微小的“质”的变化,即便“量”积累的少,也属于质的不同;而如果起点错误,那么,积量越大,说明错误也越严重。“做正确的事”,讲的是开始就要讲求“质”;而“要把事做正确”,则重视“量”的积累,而这种积累往往需要的摸索时间更漫长。

  在新的历史阶段开始之际,我们需“质”的改变和“质”的积累,而从基础起点就重视“质”,开始看似笨而慢,但从长远看,“以质积量”更扎实稳定,反而得以促进事物更快更深刻的改变。

  以质积量,为道致远。

中国质量万里行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2 - 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质量万里行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4432号    京ICP备130128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