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时滚动新闻

支树平:中国质量 走向世界

2014-09-16    中国国门时报        点击:

  质检总局局长支树平在中国质量大会上的演讲全文

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今天,我们在北京最美丽的季节,在中国最庄严的殿堂,举办首届中国质量(北京)大会,意义十分重大。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亲自出席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表明了中国政府重视质量的鲜明态度。李克强总理的讲话深刻阐述了新形势下提质增效升级的重大意义,提出了推动质量发展的新思路、新要求,向世界作出了庄严承诺,向国内进行了新的动员。中外嘉宾刚才所作的精彩演讲,也给了我们十分重要的启示。作为中国质量工作者,我们深受鼓舞,也深受教育。借此机会,我代表大会主办方,代表国家质检总局,向所有关心和支持中国质量发展的国内外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学习李克强总理和各位嘉宾精彩演讲的基础上,我以中国质量、走向世界为题,谈三点感受和意见。

  第一,中国质量在改革开放中不断加强。中国是五千年的文明古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现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进出口贸易国。历史与现实,注定中国要走一条面向世界的、不同寻常的质量发展之路。从秦朝统一度量衡,到现代计量标准化,从“丝绸之路”穿越亚欧,到“中国制造”走向世界,中国质量在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的交融中汲取营养、不断发展。

  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质量实现了历史性跨越发展。中国政府高度重视质量,几代领导人都曾强调“质量第一”,国家相继颁布实施了《质量振兴纲要(1996年-2010年)》和《质量发展纲要(2011-2020年)》两个中长期质量发展规划。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进一步把质量放到了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明确提出要“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质量方面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和指示,特别指出要推动“三个转变”——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也指出,要加快中国经济提质增效升级,提质就是要全面提高产品质量、服务质量、工程质量和环境质量,从而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在刚才的讲话中还鲜明提出,要走质量强国、效益兴邦之路,把发展推向“质量时代”。

  在中央的统一部署下,中国政府有关部门通力合作抓质量,17个部门建立了全国质量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37个部门和行业组织联合开展“质量月”活动,这次大会也是由16个部门联合主办。各地政府大力推进质量发展,目前全国已有29个省份开展了“质量兴(强)省”活动,有90%的县市开展了质量兴县、兴市活动;26个省份设置了政府质量奖,20个省区市将质量工作纳入政府绩效考核,形成了齐抓共管的大质量工作格局。特别是去年以来,我们评选表彰了首届中国质量奖,正式启动了省级政府质量工作考核,今天又学习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举办国际性质量大会的经验,隆重召开面向国际的中国质量(北京)大会,在建设质量强国的道路上迈出了新的步伐。

  中国是一个开放包容的国家。中国质量发展始终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多年来,我们不断学习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积极吸收、消化、融合国外先进质量管理方法,其中ISO9000、卓越绩效、精益制造等质量管理模式在中国广泛推行。我们陆续加入国际米制公约组织(BIPM)、国际法制计量组织(OIML)、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和国际电工委员会(IEC),积极引入认证认可、缺陷产品召回等管理制度,计量、标准化、认证认可、检验检测等国家质量基础逐步与国际接轨。目前,中国已经加入30多个质量领域的国际或区域组织,承担ISO、IEC技术机构秘书处66个。中国成功当选ISO、IEC常任理事国,中国代表荣任ISO候任主席、IEC副主席、亚太法制计量论坛(APLMF)主席、国际认可论坛(IAF)副主席、联合国金伯利进程证书制度主席,积极参与推动世界质量发展。我们在WTO框架下,解决了国内产品和进口商品质量监管的标准分割、重复认证等问题;向外资机构放开中国检验检测认证资质认定,目前包括SGS、天祥、TUV、UL在内的50余家企业已在华获得资质认定证书。我们还吸收外资企业参与中国国家标准化活动,已有超过350个技术委员会吸收了大约1000家外资机构的1400多名专家作为委员。我们加大国际标准采用力度,加快企业自主创新步伐,经过多年不懈努力,原材料、基础元器件、重大装备、消费类及高新技术产品的质量接近发达国家平均水平,一批国家重大工程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商贸、旅游、金融、物流等现代服务业服务质量明显改善。中国质量已经深深地融入世界。

  第二,中国质检为保障质量安全不懈努力。我所在的中国质检部门是质量工作主管部门。中国政府不断加强质量工作、提升质量水平的过程,也正是中国质检事业不断发展壮大的过程。新中国成立以来,质量、计量、标准化、认证认可、出入境商品检验、出入境卫生检疫、出入境动植物检疫、进出口食品安全、特种设备安全和纤维检验等质检职能不断聚合,直至2001年组建成立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这种把国内质量技术监督、出入境检验检疫结合起来的管理模式,兑现了中国政府入世谈判的重要承诺,体现了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集聚了保障质量安全的强大合力,形成了既与国际接轨、又有中国特色的质量管理体制。中国国家质检总局成立13年来,我们坚持继承发展、改革创新,坚持抓质量、保安全、促发展、强质检,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质量安全保障。

  13年来,我们不断完善质量宏观管理,广泛开展群众性质量活动,加快品牌战略实施和质量诚信体系建设,建立了产品质量状况统计分析报告制度。我们认真开展质量提升行动,抓住重点产品、支柱产业,加强质量监督,组织质量攻关,搭建服务平台,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合格率提升了14个百分点。我们切实加强质量安全监管,妥善处置质量安全突发事件,累计查处质量违法案件286.9万件,召回缺陷汽车1676.6万辆,近年来没有发生系统性、区域性质量安全事故。我们不断夯实国家质量基础,建成了覆盖国民经济各领域的国家计量基准183项,组织制定国家、行业和地方标准近10万项,发放各类有效认证证书118万张,建设国家级质检中心和检测重点实验室853个,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国家质量治理和技术支撑体系。

  13年来,我们积极履行国际义务,参与国际合作,共同化解贸易争端、维护质量安全。先后与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签署质检合作文件1023份,建立了40个高层双边合作磋商机制。特别是建立了与WTO规则基本适应的质检法律法规、标准、合格评定体系,累计向WTO通报中国TBT措施1070项、SPS措施686项,对4890项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进行了评议。我们还与欧盟消保总司建立了非食品类消费品快速预警—中国系统(RAPEX-CHINA系统),建立了中欧食品、化妆品快速预警系统(RASFF)。我们严把进出口质量安全关,共检出不合格进出口商品169.8万批、货值7023.6亿美元,截获动植物有害生物8700多种,出口商品特别是食品农产品质量保持较高水平。我们还与相关国际组织、国家和地区,共同应对了一系列重大疫情。在严格把关的同时,我们大力推行绿色通道、直通放行、出口免验等便利措施,大幅度地减少乃至全面取消一般工业制成品出口商品检验,不断提高了贸易便利化水平。

  质量提升没有止境。尽管我们尽了很大努力,质量安全水平有了很大提升,但是仍然存在很大差距。一些产品档次偏低,标准水平和可靠性不高,国家质量基础依然比较薄弱。这些问题已经引起了我们的高度重视,正在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加以解决。

  第三,并肩携手共同走质量强国之路。我们注意到,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都在转型发展中,把质量上升到国家战略,走质量救国、质量立国、质量强国的道路。这为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为中国提供了有益经验。中国政府已经明确提出要建设质量强国。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将认真贯彻国家质量方针政策,致力于提高中国质量发展水平,解决发展中面临的资源紧缺、环境污染、民生保障等现实问题。这将造福中国人民,也将造福世界人民。

  走质量强国之路,就是要走质量工作改革之路。李克强总理刚才提出了“放、管、治”三位一体的质量提升格局。放,就是把该放的权力放到位。我们将进一步简政放权,逐步引入“负面清单”模式,除了直接涉及安全、卫生、健康、环保和反欺诈的行政审批事项,其他的将逐步取消。管,就是把该管的事情管得住。我们将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完善国家标准和质检法规体系,建立健全分类监管、黑名单制度,不断优化质量发展环境,防止“劣币驱逐良币”。不管是国内产品还是进出口商品,但凡有假冒伪劣,都要重拳出击、依法严惩,决不允许流入市场,决不允许走出国门,决不允许损害公众利益和国家形象。治,就是积极推动社会共治。我们将广泛联合社会各界,充分调动行业组织、新闻媒体、广大消费者的积极性,动员千千万万的人们重视质量、监督质量,形成社会崇尚质量、人人关心质量的浓厚氛围。

  走质量强国之路,就是要走质量工作开放之路。质量没有国界。中国质量需要世界经验,也将为世界提供机遇和成果。我们将更大力度地“引进来”,学习借鉴世界先进质量管理方法,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装备,稳步提高国际标准采标率,不断缩小中国质量和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今天,众多世界知名企业参加大会,我们欢迎大家参与中国质量发展,给中国带来先进的产品、先进的服务、先进的管理和技术。我们将始终以包容之心,不断开放中国检验检测认证市场,支持外资企业参与中国标准的制修订,参与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让质量“中西合璧”、绽放异彩。我们也将积极地“走出去”,不断推出更多更好的优势产品和技术装备,让中国制造、中国企业在全球市场磨砺成长,让中国标准、中国品牌不断满足世界人民的美好愿望。

  走质量强国之路,就是要走质量工作创新之路。中国作为“世界工厂”,许多产业处在全球产业链的中低端,传统的粗放式生产已经难以为继。资源环境的约束,消费结构的升级,倒逼中国必须走创新之路。质量工作创新首先要依靠技术创新。我们将发挥计量、标准化、认证认可、检验检测的技术支撑作用,支持企业开展质量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攻关,推出新产品、催生新业态。尤其要广泛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技术,为质量工作创新插上腾飞的翅膀。标准引领产业发展,标准推动科技创新。我们将大力推进科技研发、标准研制和产业发展一体化,不断提高标准的先进性、有效性和适用性,尽快实现内外销产品技术标准水平一致。我们将加快品牌建设,完善品牌建设国家标准体系,牵头制定品牌价值国际标准,促进中国质量从强调符合性、合格率向注重舒适性、优质率转变,提升功能档次,打造知名品牌。

  质量工作创新还要依靠管理创新。当前,中国正在大力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本身就是一次规模宏大的管理创新。计量、标准化、认证认可、检验检测是国家治理的有效工具,是连接政府和市场的桥梁纽带,要在管理创新中发挥特殊作用。企业是创新的主力,是创新的活力源泉。今天在座的众多企业家,尤其要重视管理创新,充分调动企业管理人员和一线员工的创造积极性,提升他们的素质和能力,使他们成为质量强企、质量强国的生力军。

  走质量强国之路,就是要走质量工作合作之路。质量提升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形成强大合力。对内,我们将进一步发挥质量工作部际联席会议的作用,联合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全面提升产品质量、工程质量、服务质量和环境质量,进而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对外,我们将加强与有关国际组织、国家和地区的合作,不断完善双边多边磋商机制,特别是做好WTO/TBT-SPS通报、咨询和评议工作,强化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和沟通协商,共同维护质量安全,促进贸易平衡发展。我们将认真做好承担国际组织的有关工作,深入参与国际和区域性标准、规则的制定,积极扩大计量、标准化、认证认可、检验检测等领域的国际互认,用中国元素、中国质量,传递信任,服务全球。

  女士们、先生们!质量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提升质量是人类共同的追求。中国质量(北京)大会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我们珍视质量,珍视这次大会。我们愿意借助这个平台,与世界各国朋友一道,创造质量,分享质量,为中国发展和世界繁荣,为全人类的共同福祉,作出新的贡献。

  再次感谢远道而来的各位嘉宾和朋友。谢谢大家!

中国质量万里行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2 - 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质量万里行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4432号    京ICP备130128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