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工商局为落实总局提出的在专项整治工作中抓好宣传工作落实的要求,及时宣传全省工商系统集中力量开展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成效,推广工商监管和企业自律的先进典型经验,披露制售假冒伪劣食品等重点产品违法行为和典型案例,进一步增强全社会的质量意识,为专项整治活动营造良好舆论环境,组织省内新闻媒体开展流通环节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江淮行”报道活动,赴全省17个市工商局对专项整治行动进行系列报道。
安徽省工商局这次确定宣传报道的主要内容,一是各地落实《全省工商行政管理系统流通环节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实施方案》,集中开展流通环节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动态和成效。二是各地开展“农村食品市场整顿年”活动做法和成效。三是各地开展食品质量、猪肉质量、农产品质量、重点产品质量、进出口产品质量、药品医疗广告和“保护奥林匹克标志专有权行动”专项执法检查等方面经验和做法。四是各地开展清理规范食品等重点产品生产经营主体资格专项执法检查,建立食品经济户口,实行企业信用分类监管的做法;集中开展对经营者履行进货索证索票、进销货台账等法定责任和义务的专项执法检查情况。五是曝光一批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查处的制售假冒伪劣商品和有毒有害食品及药品违法广告的典型案例;公布一批12315维权典型事例。六是各地建立“所村挂钩”、建设“诚信通”食品安全监管备案查询系统、实行食品安全社会监督员和企业质量管理员制度、开展创建食品规范经营示范店活动和“一会两站”、12315维权等特色工作情况。七是各地对食品经营户广泛深入宣传发动、教育培训及帮扶引导工作情况。八是各地建立专项整治包保责任制,签订责任状,落实监管责任,实行政务公开的做法。九是各地在专项整治中建立长效监管机制的做法和其它有特色、有成效的监管工作。十是群众和社会各界对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开展专项整治行动的评价和反映。
安徽省工商局部署的这次宣传报道活动,邀请安徽日报、安徽电视台等省内9家新闻媒体的10名新闻记者于10月下旬至12月底赴各市工商局采访报道,分三批进行:第一批:安庆、池州、黄山、铜陵、巢湖、滁州,10月下旬启动;第二批:合肥、六安、阜阳、芜湖、马鞍山、宣城,11月上中旬启动;第三批:淮北、宿州、淮南、蚌埠、亳州,11月下旬或12月上旬启动。在采访报道过程中,将重点采访市、县工商局负责同志、基层工商所长或市政府分管市长,听取各地工商局关于集中开展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情况介绍,采访当地市场和超市,采访当地经营户、消费者和食品安全社会监督员,采访市、县工商局和基层工商所。
采访报道的形式力求多种多样,既有人物访谈,又有场景动态报道;既报道面上全局工作,又报道点上特色和富有成效的工作;既报道工商机关日常执法检查,又报道一批典型案例;既做到电视上有影、电台上有声,又要做到报刊上有文、网站上有信息。
安徽省工商局十分重视这次宣传报道活动,专门印发了《安徽省流通环节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报道活动方案》,并要求全系统要高度重视开展这一活动。他们把开展这次宣传报道当作既是加大宣传力度、推动专项整治深入开展的重要方式,又是检查全省工商系统专项整治工作成效,展示全省工商系统执法能力和形象的重要举措,要求各地一定要以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为契机,进一步深入开展专项整治工作,认真做好各项宣传报道准备工作,结合本地工作特点,制订采访方案,搜集报道内容,提炼报道亮点,确定采访场所和人员,并注意联系当地新闻媒体配合开展宣传报道工作,充分展现专项整治和监管工作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