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速递 > 旅游教育 >

中国青年报:志愿者“闻节起舞”是透支式服务

时间:2010-05-05 07:42来源:中国青年报 作者:
  

  志愿者到社会福利院或敬老院做志愿服务,陪老人聊天解闷,缓解独居老人的寂寥,本是好事。但最近,佛山市福利院的老人们却因此烦恼不已。每到周末,志愿者都扎堆而来,有时一天要来五六批,最多时甚至有十几批。为了接待他们,老人们身心疲惫。“五一”期间,佛山市福利院志愿者再次扎堆以至“爆棚”,5月1日就迎来5批志愿者。(《广州日报》5月4日)

  类似节假日志愿者扎堆的新闻,几乎每年都会发生。国人向来以仁行世,虽觉扎堆不妥,但从鼓励善举、弘扬爱心的角度出发,大多见之笑之,不忍批之。然此风渐长,已偏离志愿精神的本义,形成了不太好的示范效应。

  这种扎堆和这几天志愿者扎堆上海世博会有着本质区别,前者是一种透支式服务。仔细观察当会发现,节假日轰轰烈烈的背后是平日里的冷冷清清,节假日透支了平日的志愿热情。然而,世博期间的志愿者扎堆是因为世博本身需要,这既是一种集中展示和宣扬,又培育着志愿精神的形成。

  节假日志愿者扎堆固然有一定的客观原因,如志愿者更容易在节假日抽出时间从事志愿服务。但这掩饰不了,在节假日做志愿者更容易产生轰动。而且,有些志愿服务本来就是配合节假日的,组织者往往“闻节起舞”、“因任务而动”,大家都要在这一天这几天去完成任务,志愿者当然扎堆。据佛山市志愿者协会社会福利志愿者服务总队秘书处介绍,当地长期为福利院提供志愿服务的志愿者团队有十多个,但由于志愿者素质参差不齐,部分志愿者到福利院来是走过场,或者为了完成学校布置的任务。

  志愿者扎堆的本质问题在于,“醉翁之意”不在服务对象而在其本身。即使说其中存在志愿精神,这种志愿精神也极其有限,而且更容易对志愿精神造成伤害。对福利院老人而言,这种形式化的志愿服务其实是“被服务”,拒绝,于心不忍;不拒绝,一次又一次配合,丝毫起不到分忧解闷的效果,反而由于爱心“过剩”而身心俱疲。而且,由于它的透支性,志愿者一旦完成任务,即挥手作别,老人真正需要的长期志愿服务并不存在,整个社会的志愿氛围并不见长。

  真正的志愿服务应是,内,意在他人,最起码主要是为了他人;外,如一汪清泉细水长流,而不是集中式扎堆式的透支服务。不必讳言,透支式服务有着深深的社会背景,妇女节关心妇女、儿童节关心儿童……从这意义上说,要远离透支式服务,回归志愿服务的本质,需要方方面面的努力,尤其需要公权的示范与引导。乔杉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最新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质量新闻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