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时滚动新闻

iPhone7:苹果已不能再改变世界了?

2016-09-19    消费者报道        点击:

  诚然,A10处理器和双摄像头方案的诚意是足够的,但是仍难以触及到主流iPhone消费者们的痛点。

  《消费者报道》特约撰稿人/何超

  (作者系消费电子资深撰稿人)

  2016年9月7日,苹果在秋季发布会上正式发布了各方最关注的iPhone7和IOS10系统。

  A10处理器、双摄像头、加入3D Touch功能的Home键、取消3.5mm耳机口,代表着未来至少两代iPhone发展方向的iPhone7被增添了不少新鲜的功能与设计。

  只是,它们又会为消费者带来怎样的体验变化呢?iPhone7的推出,还能如同曾经的iPhone6一样引领整个世界的换机热潮吗?

iPhone7再度改变世界?

  神似当年乔帮主的“改变世界”,本次库克打出了“这就是7”的新宣传语,

  试图营造出一种iPhone7和6、6s不同的感觉,来激起用户们的换机热情。

  从硬件规格上看,全新的A10处理器在Geekbench4跑分库里高达单核3300+、多核5400+,数据上比安卓阵营里旗舰级的骁龙820、Exynos8890、麒麟955高出不少。另外,iPhone7 Plus的3G内存也终于摆脱了“传统”。

  与艺术气息浓郁的乔布斯相比,库克似乎更像是一个IT界的极客宅,闷声不吭地提高着iPhone的规格参数。

  想要做到“再改变世界”,库克似乎寄希望于iPhone7的硬件大革新。可是,笔者认为这样的想法恐怕不适用于iPhone身上。目前,大部分消费者真正关注的点在于足够抢眼的外观辨识度(如三星S7 edge的曲面屏)和具备颠覆性的大胆创新。

  虽然取消3.5mm耳机口的做法很令人意外,但恐怕难以掀起业界的跟风与用户的推崇。另外,iPhone 7仍未搭载安卓阵营里早已普及的快速充电功能。过小的电池容量和相对较慢的充电速度,都令其续航表现平平。

不一样的双摄像头

  在拍摄领域上,爱好者们都会将三星高亮度的夜拍优势与iPhone比较。不过比起一味拉高亮度乃至频频过曝的拍摄效果,笔者更中意iPhone那种真实色彩还原的成像风格。

  技术上,iPhone7 Plus采用1200万像素双摄像头的方案,形成广角+长焦的组合模式,理论上可通过raw获取到2400万的彩色像素信息。另外,还包括了一致动作的光学防抖。

  对比此前华为、小米的双摄方案,iPhone7 Plus的设计思路是两个相同的彩色CMOS;华为是两个不同的CMOS(一个彩色一个黑白);而小米则是一个彩色高像素CMOS搭配一个彩色低像素CMOS。

  从结果来看,公版方案“不够给力”,红米pro手机所带来的景深虚化沦为网友吐槽的对象。有“荣耀6Plus”经验的华为,在P9的双摄上请来徕卡调校,

  莱卡味十足的滤镜风格成像水准自然较好。然而,当黑白摄像头开启后,两张照片的叠加与计算会导致拍照速度过慢且难以满足光学防抖。

  其实在手机SOC处理器中,ISP是关乎拍照成像控制的一个重要元件。其中苹果与华为都有自己研发的ISP,可以在这基础上调教双摄像头的拍照取景方案与镜头安置思路。而其它不具备SOC研发能力的手机厂商只能“望洋兴叹”,不得不采用高通、MTK等不成熟的“公版”ISP。

  这也是为什么大家明知道iPhone7要推出双摄,却没有试图跟进的缘故。

IPhone7究竟能否重振苹果?

  市场研究机构TrendFroce发布的2016年第一季度全球智能手机统计报告即显示,iPhone的市场份额从上一季度的20.9%跌到了14.4%,出货量也由上季度的7500万台下降至4200万台。虽然,iPhone还能在五千元以上的高端手机市场维持着垄断地位,可是节节败退的销量数字证明了iPhone6s的小改小闹激发不起消费者的购机热情。

  一直以来,民间都有着“用iPhone不折腾,用安卓要懂刷机”的流言。意思大概是表达安卓手机用户往往要忍受APP市场的频繁唤醒和后台卡顿等问题。这也是苹果销量走高的一张王牌。

  但近几年,国内的EMUI、MIUI、FLYME等深度定制化系统都纷纷研发出“杀后台”功能,谷歌也在全力推动所谓的“墓碑机制”,最大程度遏制了APP自启动关联唤醒等弊病。伴随着旗舰处理器(仅限Exynos8890、麒麟955、骁龙820)的性能过剩,2500元档次的国产安卓手机基本告别了明显的卡顿现象。因此,“iPhone+IOS”在国内的号召力也就每况愈下,更加贴心和本土化定制的国产UI反而逐渐占据了市场主流。

  在笔者看来, iPhone7缺少了一些软性包装。诚然,A10处理器和双摄像头方案的诚意是足够的,但是仍难以触及到主流iPhone消费者们的痛点。

与其急不可耐地想要改变世界,不如先改变自己。

中国质量万里行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2 - 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质量万里行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4432号    京ICP备130128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