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时滚动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 质量中国 > 企业之声 >

斩获亿元A轮融资 数字城市新赛道跑出一匹黑马

2022-06-17      文/青岛创客   点击:

  青岛胶州市杭州路451号,这里是有着二十多年历史的方井园小区。

  住在这里的居民至今还记得方井园小区从前的样子:监控老旧功能缺失、停车管理难、没有电梯、物业报修难、基层管理交互不畅通……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方井园小区的居民觉得有些不一样了。高高矗立着的楼宇背后,围绕社区安全、居民安全、社区电梯、社区消防、社区能源等具体场景,有了一张看不见的“智慧网络”:入口的人脸识别、加装的智慧电梯、24小时的智慧安防场景......

  得益于“胶州市绿色智慧住区服务平台”构建起的“市-街道-社区-物业等服务资源-居民”的五级生态体系,曾经的老旧小区正焕然一新,不仅解决了居民痛点,降低了物业运营成本,同时也提升了政府基层治理的效率。

  截至目前,“胶州模式”已改造小区数量24个、覆盖居民2.6万人,成为山东省旧改观摩样板、获住建部点赞,在山东复制并在全国推广。

  近日,这一胶州老旧小区背后的“设计师”——海纳云也因亿元A轮融资而再度走入公众视野。

  万亿智慧城市赛道,跑出一匹黑马

  智慧城市赛道,又添一笔重要融资。

  6月13日,数字城市物联科技公司——海纳云物联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纳云”)宣布完成2亿元A轮融资,本次融资由上海城投控股旗下2家投资主体(上海城投控股投资有限公司和诚鼎基金)领投,山东省新动能资本、青岛全球财富跟投。

\

  据了解,本轮融资主要用于海纳云平台研发能力建设、生态布局资源整合以及区域市场业务拓展。

  成立于2019年的海纳云从智慧城市产业链来看,位于产业链中游,系智慧城市系统集成及解决方案提供商,具备软硬件一体化能力,其业务范围覆盖了数字城市建设从设计、建设、运维的全生命周期。

  海纳云相关负责人表示,基于多方产业协同,此次A轮融资主要围绕着产业构建进行,尤其将近一步加速海纳云在长三角地区的产业落地。据了解,上海城投控股将与海纳云在企业数字化转型、智慧公寓、智慧建造、数字孪生、智慧酒店、智慧金融等场景展开战略合作。

  基于此次融资,领投方上海城投控股副总裁吴春表示,本次有机会通过上市公司城投控股的直接投资平台参与投资海纳云,也是将上海城投众多应用场景需求和海纳云技术能力与落地场景运营综合能力相互合作的一个非常好的开端与机会。

  作为跟投方,青岛全球财富未来则与海纳云在智慧城市、智慧社区、智慧园区、数字孪生、BIM设计咨询、智慧车库等领域进行相关合作。

  青岛全球财富董事长安杰表示,青岛全球财富作为崂山区国资平台,通过自持楼宇物业已与海纳云在智慧楼宇和BIM应用方面进行过合作,对海纳云将自研技术和场景结合的能力十分认可,未来,双方将在城市更新、智慧楼宇、智慧园区、数字孪生和BIM等方面,进一步加强合作关系。

  作为工业互联网之都,青岛已形成了以电子信息制造、软件服务和网络服务为主导的特色产业集群,目前正加速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身为本土企业的海纳云有望助推青岛市崂山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和科技创新。

  安杰认为,作为在青岛崂山区内孵化起来的本土企业,为城市综合竞争力提升提供引擎。

  未来已来的超级风口,资本为何重仓海纳云?

  宏观来看,海纳云斩获资本青睐,并不是偶然。

  智慧城市建设始于美国,盛于中国,目前中国智慧城市试点数量已占全球的48%。

  “十四五”规划纲要将“加快数字发展,建设数字中国”作为独立篇章,随着各省市数字城市建设计划相继出台,在国家政策利好、城镇化与城镇人口占比的提升以及技术进步等多重因素驱动下,智慧城市已打开万亿级的市场规模。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统计,2016年中国智慧城市市场规模突破1万亿元,预计2022年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25万亿元,不到十年间翻了20倍。

\

  万亿级风口赛道也吸引了社会资本的加速投入。据中国信通院数据,我国对智慧城市的投资规模逐年扩大,2020年智慧城市相关项目总投资已超2.4万亿元。据IDC预计,到2022年,中国智慧城市投资将达到2000亿元人民币。

  纵观智慧城市的十余年发展,从概念导入的分散建设阶段到智慧城市试点探索的规范发展阶段,如今已迈入全面发展的智慧城市赛道,新一轮市场洗牌也已拉开序幕。

  结合智慧城市赛道多位投资人观点与行业券商报告,财经无忌梳理发现,在商业模式、应用场景与技术壁垒上,当前智慧城市赛道的投资环境已发展改变。

  首先,在商业模式上,由于智慧城市项目周期长、回款慢,以往政府主导、财政投资为主的单一模式难以为继,目前已转变为社会共同参与、联合建设运营的多元化模式。

  导致模式转变的主要原因,并不难理解。作为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智慧城市涉及多方参与者。在亿欧EqualOcean新科技事业部研究总监孙毅颂看来,政府、企业与民众,目的需求各有侧重,政府端需求集中落地于城市治理场景;企业端需求全部落地于产业经济场景;居民端需求集中落地于民生服务场景。

  换句话说,想要兼顾不同参与主体的多元化利益诉求,以及最终确保能用起来,用好,智慧城市服务商必须在商业模式上建造护城河优势,以形成从解决方案、平台研发、软件交付到软件运维等完整的业务闭环。

  “模式创新”也是海纳云能够获得资本青睐的原因之一。区别于产业链单一环节上的硬件设备及软件服务商,海纳云能够以标准化软件和硬件,形成从“方案设计-施工建造-运维服务”的数字城市业务闭环。

  软硬件产品能力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公开资料显示,海纳云拥有应急监测预警平台、市政道路桥梁监管服务平台、5G视联网平台、市级CIM+平台、数字孪生平台等近百种核心软件平台,并自主研发边缘智盒、各类探测仪、各类安防产品等硬件装备。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软硬件一体化”能够更快速更低成本地完成数字城市相关场景的落地。

  其次,在应用领域上,当前智慧城市已逐步走向以“应用为主”的新阶段,这意味市场对智慧城市服务商垂直领域的可复制能力与成熟度要求越来越高。

\

  曾投出慧拓智能、德风科技等明星项目的国科嘉和基金合伙人陆佳清表示,国科嘉和基金在智慧城市项目上会更关注企业是否能“在交通、治安、教育等场景形成有差异化的、应用创新项目。”

  业内人士与投资人对垂直领域的关注释放出的一大信号。智慧城市尽管应用场景丰富,但集中度并不高,且由于顶层设计的“普惠性”,因此要求企业不仅要有核心场景解决方案,同时也要满足“长尾”的应用场景。

  这之中,技术与场景如何融合,为终端用户带来更好的体验,这是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的关键性命题,而“技术+场景”融合也被视为海纳云在科技创新上的差异化优势之一。

  区别于其他的智慧城市服务商,海纳云首席技术官金岩表示:“做智慧城市,海纳云的切入点和出发点,永远是用户的需求,让技术真正能解决用户问题,为用户提供定制化的服务。”

  据了解,海纳云目前已落地数字应急与城市生命线、数字市政、数字BIM/CIM、数字城市治理、数字社区/园区等多个智慧城市垂直场景,创建了5个国家样板,多次被国家住建部、山东省住建厅认可推广。

\

  “从1到N”,由海纳云打造的如数字应急场景的重庆铁山坪森林防火项目、数字市政场景的青岛市道路桥梁监管服务平台、数字城市治理场景的王台智慧镇街,智慧社区场景的胶州老旧社区改造项目等样板已在青岛、宁波、重庆、成都等全国18个城市实现了成功复制。

  而在场景外,技术能力也是当下投资人关注的重点之一。作为智慧城市发展过程中的主线之一,从传统的数据中心到云计算所带来的算力释放,再到未来万物互联时代下的连接能力,在“硬科技”大热下,投资人对智慧城市赛道的技术点均有所期待。

  作为国内较早发起智慧城市的投资联合体的企业之一,东华软件高级副总裁,东华云和智慧城市集团董事长兼CEO郭浩哲提到了“可视化、云原生、物联网与人工智能”是投资人关注的四大“技术点”。

  这些业内备受关注的核心技术点也是海纳云实现快速发展的底层支撑。上海诚鼎基金总经理张敏对海纳云的“数字孪生可视化能力”记忆犹新。

  “海纳云的BIM、CIM的可视化能力,就非常打动我,因为未来智慧城市,连接的数据将越来越多,连接的产品和服务越来越多,非常需要一种极细颗粒度、电影级别画质的可视化的能力,去理解所拥有的数据和算力,这样才能真正形成数字产业经济,实现高效治理、惠及民生。”

  作为跟投方之一,青岛全球财富董事长安杰也强调了“物联网、AIoT、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性”。

  “此次跟投海纳云,也正是看中其在四大核心技术和卡脖子软件上的自主研发能力,尤其是海纳云在物联网和数字孪生相关软件上的突破,对于青岛数字城市建设会有很大赋能。”

  据介绍,由海纳云打造全域感知物联PaaS平台,聚合了“AIoT、数字孪生、大数据、算法”四大核心技术,分别提供可赋能智慧城市治理所需的感能、数能、算能和图能这四大能力。

\

  成立3年以来,截至目前,海纳云围绕四大核心技术上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获得专利及软着总数400余件,主编或参与国际、国家等标准41项,荣获工信部颁发的“2021年物联网示范项目”“2020-2021年度物联网关键技术与平台创新示范”“2021年大数据产业发展试点示范项目”等国家认可。

  人才方面,目前海纳云人才团队730余人,核心成员来自清华、中科院、哈工大、中科大等一流院校,其中硕博120余人,研发人员占比52%。

  而在财经无忌看来,此次资本重仓海纳云,更为关键的一点是海纳云的生态创新。

  公开资料显示,由海纳云打造的数字城市“黑海生态”,目前已吸引了包括中科类脑、科大讯飞、海康威视、山东大学等近百家生态合作方。

  “生态创新”更有利于长效运营。当下中国智慧城市赛道单兵作战的年代已然过去,比起无意义的竞争内卷,更需要各生态方协作创新以实现可持续性发展。

  “符合环境需求的(智慧城市)服务链才有生命力,智慧城市不需要华而不实的完美系统。”国家信息中心原副主任,中国信息协会原副会长胡小明的观点也印证了生态的重要性。

  某种程度上来说,模式创新、科技创新与生态创新是此次海纳云收获资本青睐的重要原因,也是海纳云区别于赛道其他的玩家的护城河壁垒。

  迈入智慧城市3.0时代,谁能掌握“未来之钥”?

  “从数字化到智能化再到智慧化,让城市更聪明一些、更智慧一些,是推动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前景广阔。”

  在“让城市更聪明一些、更智慧一些”的美好愿景背后,人们普遍关注的是,未来的智慧城市究竟会变成什么样?

  由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中国产业互联网发展联盟等共同编制的《智慧城市白皮书——依托智慧服务,共创新型智慧城市(2022年)》已明确给出了答案——当前智慧城市的发展已经从单点突破的1.0模式发展到将产业、城市、人融合的协同综合治理3.0模式。

  在产业、城市与人融合的3.0时代下,未来的智慧城市建设,将会是一个各系统生长、融合、迭代的生命运行体系,如同热带雨林,围绕各个生态协同方共同成长。

\

  环顾四周,当前智慧城市市场仍较为分散,主要玩家可分为三类。一是作为国家信息通讯基础设施的运营者,如中国移动等;二是以阿里、华为与腾讯等为代表的ICT技术和资源巨头;三是在细分领域深耕的科技公司,如商汤;但缺少从方案到落地到运维整个生命周期整合能力的专业服务商,比如海纳云。

  根据亿欧智库发布的《2021中国智慧城市AIoT应用研究》,作为AIoT领域专业服务商,海纳云的优势体现在能够基于垂直场景进一步打通产业生态。

  当前,智慧城市赛道尚未跑出一家巨头,其本质是由赛道属性决定的。

  国家信息中心原副主任,中国信息协会原副会长胡小明表示:“智慧城市是长久的事业,只有始点没有终点。”

  孙毅颂也认为,细水长流才是智慧城市赛道的本质,“这是一条‘政府买单,普惠大众’的赛道,企业或企业家要有足够大的战略定力与社会责任。”

  但从长期来看,智慧城市赛道并非没有可能跑出一家巨头。

  作为此次融资的领投方,上海城投控股副总裁吴春认为,在智慧城市的万亿市场中,想要成为规模以上公司,必须具备的极强的方案能力、销售资源和技术变现能力。

  吴春提到,技术公司、产品公司、设计公司和纯粹的销售代理公司,也都有机会在局部获得订单,但如果希望成为一个大规模的赛道引领者,或者是一个订单的主导者,就需要具备以上所有的能力。

  “这并不容易,但我们看到海纳云在全力以赴。”吴春表示。

  在细分赛道上,海纳云的优势显着。正如张敏所言:“数字城市的物联网赛道一定会跑出巨头,尤其是具有可视化能力的物联网公司。”

  毫无疑问,对海纳云而言,资本的注入是一个好的开始。随着A轮融资注入,海纳云有望发挥更大价值,加速实现在不同赛道的引领,进而扩大其生态圈。

  海纳云相关负责人表示,海纳云计划将在全球10个国家、100个城市加速落地,实现服务8000个社区、1000个园区和1亿用户,助力中国智慧城市建设世界,实现数字中国愿景。

\

  另有观点认为,海纳云有望在三年到五年内成为独角兽高成长企业,估值接近百亿,成为“物联网数字城市综合能力第一股”。

  但当下,智慧城市发展之路仍道阻且长,告别“千城一面”也需上下求索。但随着行业的成熟,在这张由技术织就的智慧城市网络背后,谁能掌握“未来之钥”?或许在不久的将来会有答案。

扫码投诉

我 要 投 诉

手机扫码

快速投诉

中国质量万里行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声明
Copyright © 2002 -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质量万里行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4432号    京ICP备130128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