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销行为不仅干扰正常的经济秩序,严重损害人民群众的利益,还严重影响我国的社会稳定。2005年11月实施的《禁止传销条例》从法律上明确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从事传销,并对传销的定义、表现形式、打击传销的工作机制、措施和程序、法律责任等作出了明确规定。
《条例》的颁布对于打击传销,惩治违法分子,维护市场经济秩序和社会稳定,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在国务院的统一部署下,各地人民政府和相关执法部门认真学习《条例》,建立健全打击传销的工作机制,开展综合治理,市场监管、公安等多部门切实履行职责,对各种传销活动进行了严厉打击,取得了显著成效,大规模、公开化的传销活动得到了有效遏制。
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部分传销活动采取更为隐蔽、更为恶劣的手段进行“网上”“地下”不法传销活动,也给监管部门带来了新的挑战……【详细】
为全面提升基层执法人员专业能力,推动反不正当竞争、规范直销和打击传销工作取得实效,近日,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组织开展2025年反不正当竞争、规直打传业务培训。部署严查直销企业违规行为,坚持对传销活动“打早打小、露头就打”。
培训采取专家授课、案例研讨相结合的方式,对北京市市场监管系统71名反不正当竞争、规直打传业务骨干进行系统化、专业化培训,切实提升基层执法人员的实战能力【详细】
打击传销,始终关乎着民生福祉与社会安宁。2025年8月8日上午,《中国质量万里行》一行奔赴河北省邯郸市馆陶县市场监督管理局,深入调研该局在打击传销领域的执法实践,为这场持久战谱写新的篇章。
与此同时,馆陶县市场监督管理局的档案袋上,一份标注着某商贸公司组织策划网络传销案的卷宗在阳光下泛着沉静的光泽。当《中国质量万里行》一行推开馆陶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局长睢仕显的办公室门时,他翻开卷宗,讲述这起历时9个月、涉及全国25省(自治区、直辖市),组织参与网络传销达5万余人的社交购物型网络传销案查处经历……【详细】
在北京、河北两地公安机关的联合部署下,针对北京某拍卖公司利用互联网和移动APP程序开展网络传销的行为,一场全链条打击行动迅速展开。时间倒流至2023年3月,一场牵动京冀两地的传销集群打击战悄然打响:涉案交易物品为古玩字画,参与传销人员3万余人,12名主要犯罪嫌疑人悉数落网。
2025年8月9日,《中国质量万里行》一行奔赴河北省邯郸市涉县市场监督管理局,深入调研该局在打击传销活动中的典型案例的实践经验,依法依规厘清新型网络传销案件中……【详细】
以投资充电桩的名义搞“老鼠会”,自称与名企、知名高校有合作,打着国家政策旗号炒作“高大上”的概念……近日,海口市中级人民法院发布了一起以投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为噱头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集资诈骗犯罪的典型案例,其中,“以传销模式售卖新能源车充电桩”的新作案手法值得关注。
该案让2000余名投资者的3亿元资金血本无归。办案民警和法官提醒,当前不少职业骗子利用新能源、光伏等新兴产业设计骗局,“风口”上的投资需擦亮双眼……【详细】
8月8日,山东省淄博市打击传销工作推进会议召开。会议强调,要从严从重打击传销违法犯罪活动,重点打击整治以“社交电商”“消费返利”“兼职创业”“康养保健”等名义实施的网络传销活动。
淄博市委政法委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书记齐成舸出席会议并讲话,淄博市公安局党委委员、副局长郭华部署在全市开展打击传销集中宣传月活动,淄博市市场监管局党组书记、局长郭亦华主持会议。桓台县委政法委、周村区教体局、张店区公安分局和沂源县市场监管局作经验交流发言……【详细】
市场监管局与公安局将持续严打传销,守护群众财产安全。8月5日凌晨,句容市市场监管局、句容市公安局联合开展打击传销行动。此次联合行动市场监管局出动执法人员23人次,公安共出动干警230人次。分为11个抓捕组,共抓获传销人员36名……【详细】
以谈恋爱交友、介绍工作、到云南旅游等为借口,诱骗被害人到传销窝点,扣留随身物品后控制人身自由……四年前,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陆川县24岁的男子姚某被诱骗到云南省曲靖市麒麟区,被传销组织人员折磨致死。
8月28日,麒麟警方对外披露了案件侦破的细节:该传销组织分五级架构,以销售产品为名,并无实际产品,诱骗被害人到窝点实施非法拘禁,7年间实施90起犯罪。2022年9月,曲靖中院一审认定其为恶势力犯罪集团,首要分子梁某、陈某某被判无期徒刑……【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