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时滚动新闻

“虚假宣传”为何成为了直销行业的“毒瘤”?

2017-04-20 10:31:06    当代直销        点击:

  \

  一个水龙头能“治百病”?一件内衣可让女性恢复生育能力?一双鞋垫可“矫正脊柱”?一款治疗仪手表既能控制血压,又能治疗糖尿病、心血管疾病?……

  越来越多的人把保健品当成治病良方,仙丹良药。为何有如此多胜似“灵丹妙药”的保健产品,患者却依然被种种顽疾缠身?

  保健品中的“实力派”

  2017年的3·15晚会将“会销”和“保健品”推上风口浪尖,“保健品坑老”、“保健品监管令人挠头”、“保健品乱象”等话题不绝于耳。作为保健品和护肤品高度集中的直销行业,却并被没有出现在“黑名单”中,而且记者发现在直销行业假货问题并不突出,甚至可以说比较罕见。即便有,也全部为造假者的刻意仿冒。在假冒伪劣产品层出不穷的时期,直销行业凭什么称得上是一片难得的“净土”呢?

  商务部对直销企业的生产资质及产品的生产都有严格的规定。直销产品应当符合《直销管理条例》规定,由直销企业或直销企业的母公司、控股公司生产,除此之外,直销企业不得销售委托加工的产品。另外,直销产品的生产标准都是GMP标准,什么是GMP标准呢?GMP标准是一套适用于制药、食品等行业的强制性标准,要求企业从原料、人员、设施设备、生产过程、包装运输、质量控制等方面按国家有关法规达到卫生质量要求,形成一套可操作的作业规范帮助企业改善企业卫生环境,及时发现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加以改善。简要的说,GMP要求生产企业应具备良好的生产设备,合理的生产过程,完善的质量管理和严格的检测系统,确保最终产品的质量(包括食品安全卫生)符合法规要求。

  除了在产品生产的过程中要符合法规之外,直销产品在进入市场和退出市场之前都需要向商务部主管部门报备,所以直销的每一款产品都有一个自己的“身份证”。众所周知,直销行业的产品品类仅仅包括化妆品、保洁用品、保健食品、保健器材、小型厨具、家用电器6类产品,在产品单一的情况下,直销企业想要立足长远就注定要通过提高产品竞争力来赢得市场,所以,直销企业很注重产品研发的投入。很多优秀的企业的优秀产品,经过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重重审核,最终获得了“小蓝帽”标示,这对于热衷养生保健、“治未病”的消费者来说,无疑是很有保障的。另外,基于直销行业的特殊性,直销企业重视产品质量、注重口碑影响、注重消费体验等原因,更加保证了直销产品的安全性和质量保证,可以说是保健产品中的一股清流。

  但是,完全可以凭借质量来获取消费者信任的直销企业,为何却频频被爆“虚假宣传”、“夸大产品功效”、“涉嫌传销”等等?

  “虚假宣传”已是直销行业“毒瘤”

  如今,大健康产业已经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作为保健品和护肤品高度集中的直销行业本该蒸蒸日上、业绩喜人。然而,因为夸大功能、虚假宣传以及部分企业的投机心理,使得整个行业正在经历着一场空前的信任危机。

  虚假宣传”是一个十分可怕的词汇,相当于三把带血的剑狠狠插在消费者、企业和社会的身上,即对消费者的不负责任、对企业声誉的致命伤害,同时,严重扰乱了社会市场的经济秩序,进而影响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是法治管控下的和谐社会所不允许的。

  直销产品虚假宣传严重损害消费者利益。虚假宣传过分扩大保健品的功能,是对消费者的欺骗行为。消费者基于对虚假宣传的信赖而遭受损害,轻者表现为保健品未起到保健作用,消费者白花钱而未实际受益,重者甚至可以导致严重的人身损害。日前,一则《保健品代替药物两年,老人执意停服降压药后身亡》的消息不胫而走。3月9日晚上10点多,邓先生68岁的父亲去世,邓先生说,父亲在2007年左右,出现轻微的高血压,后来一直服药,但自从2015年开始,父亲停止服用降压药,而是经常抱着一大堆保健品回家。从邓先生的父亲生前留下的笔记上看,抄写的很多内容多与购买的保健品有关。比如,老人在笔记本的扉页写了一句话:“药物治疗慢性病,等于死亡的催化剂”。而医院对邓先生父亲的诊断结果一栏写着“脑干出血、脑梗死、高血压3级(极高危)”。在邓先生家,一盒名为非洛地平片的降压药中,除了缺少4粒,其余的至今都在药盒里。

  另外,虚假宣传侵害了同行业其他经营者的正当权益,构成了不正当竞争。保健品经营者通过虚假宣传的不正当手段获得了竞争优势,诱骗大量消费者购买自己的产品。而诚实正当的经营者因此会失去一大批消费群体,遭受经济损失。

  最重要的是,保健品虚假宣传也不利于保健品企业和行业的长远发展。虚假宣传只能给经营者带来短期的经济利益,从长远的观点来看,起到了更大的副作用。直销的基本性质是人对人的销售,在人对人的销售中,口碑是最重要的,而在口碑传播的过程中,好事传得快,坏事传得更快。如果产品品质不够好,消费者发现自己受骗,便绝不会再次购买该产品,并且会向他人宣传,虚假宣传者的客户群便会逐渐萎缩,拥有产品的这家企业便难以立足。

  保健品虚假宣传更可怕的是降低了消费者对直销企业的信任度,导致整个直销行业的信任危机。很多直销企业频频被爆“涉嫌虚假宣传”、“涉嫌传销”、“夸大疗效,误导消费”等,这无疑使整个行业的形象受损,会加重消费者对直销的抵触心理。

  “虚假宣传”就像直销行业的“毒瘤”,只要不除,就会不断恶化。

  “虚假宣传”何以如此泛滥

  类似于《保健品代替药物两年,老人执意停服降压药后身亡”》、《青岛60岁老人海边身亡!留遗书称被保健品“坑死”》、《保健食品虚假宣传骗老人》的新闻无疑会对保健品集中的直销行业产生严重的影响。

  那么,保健品市场虚假宣传何以如此泛滥?

  首先,消费者对保健品功能显效性的盲目追求,和生产商以及经销商追逐利益的最大化是保健品虚假宣传的内在根源。保健品因其具有特定的调节生理功能的作用,而市场价格不菲,但花高价钱买来的保健品如果不能再短期内看到效果,便会自动退出消费者的视野。生产企业和经销商正是迎合了消费者的这种心理,故意在宣传上造假、夸大和隐瞒,以达到侵略式的销售目的。在这种思想的支配下,欺骗和误导成为抢占客源的主要手段,而虚假宣传也就成为保健行业的顽疾。

  主观原因来自于消费者自身和企业及经销商,客观外部因素则来自于社会的监管环境。比如,处罚力度过低是虚假宣传屡禁不止的重要原因。《反不正当竞争法》第24条规定:“经营者利用广告或者其他方法,对商品作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的,监督检查部门应当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消除影响,可以根据情节处以一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然而,几万、十几万的罚款较之虚假宣传取得的巨额利润来说不过是九牛一毛。显然,过低的违法成本并无法遏制违法企业的利欲熏心。

  再者,直销行业特殊的奖励制度和企业监管缺失、监管不到位是导致虚假宣传泛滥的重要原因。经销商为了升级会员、提升业绩、扩大团队,就很容易通过虚假宣传来扩大产品的功效,从而达到销售和扩大团队的目的。

  换一个角度来看,国家对直销行业及保健品市场的管理权限相对比较分散、管理思路偏位以及管理手段有限也是直销及保健品市场混乱的客观原因。目前,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卫生部、工商部门分别负责安全管理的监督、生产监督、市场监督等。这种分散的管理模式不仅给生产企业和消费者带来了认识上的混淆,更给违法企业以可乘之机,使他们在管理盲点下进行非法活动。

  直销产品在保健品行业可以说是比较有保证的,是值得消费者信赖的,但是“虚假宣传”的问题也是一直以来屡禁不止,认清虚假宣传的根源,对症下药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而消费者正确认识保健品的功能性和生产企业及经销商诚信经营才是消除直销市场虚假宣传的根本办法。

相关新闻:

下一篇:最后一页
中国质量万里行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声明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 2002 - 2015 京ICP备130128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