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时滚动新闻

观察:新型传销套路“七宗最”

2017-07-04 14:38:30    中国质量万里行    申杰    点击:

  内容提要:本文从众多互联网传销模式中揭秘出新型传销的套路。旨在让消费者更好的防止受骗。如:消费返利、借贷平台、微商传销、精神传销、虚拟货币、养老投资、慈善骗局七种新型传销套路。

\

  近年来,随着国内对传销的打击力度日渐增强,不法分子也“与时俱进”,不断翻新着骗人手法。而随着移动互联网发展速度异常惊人,传销形式也由线下转移到线上,并迅速覆盖网络,新型传销借助各种“合法”外衣孕育而生。

  最隐蔽手段:消费返利

  “先投资1000元才能成为会员,兑换成积分在商城平台消费,过一个周期60-79天,返还全部积分就变成免费了,1年内有6次左右的周期返还,年息500%左右的收益。” 喊出如此动人口号的企业一般叫做“XXX商城”,这背后其实就是 “空手套白狼”的骗子游戏。近年来消费返利、涉嫌传销等网络骗局数量暴增,但大部分都是换汤不换药的庞氏骗局,比如浙江的“万家购物”、福建的“万商购物”、温州的“百业联盟”、重庆的“返本壹佰”等企业或网站,先后因涉嫌非法集资被查处。

  新华社在报道中指出:“你消费、我返钱、零成本购物”,是一种听起来很美的购物模式。到了最后,频频出现资金断链、老板跑路现象,现金秒变积分烂在投资者手中。真正实现了“钱对我来说只是数字”。而且,消费返利模式善于伪装隐蔽,一般会披上正常消费的保护衣。

  最常规手段:借贷平台

  过去5年间,国内的互联网P2P平台爆炸式增长。其中不乏不法企业利用监管漏洞,打着网络借贷平台的旗号,组织“拆东墙补西墙”的圈钱活动,并利用传销手法扩大诈骗范围。2015年底,国内网贷平台巨头“E租宝”被曝非法集资,后被证明是“彻头彻尾”的庞氏骗局。

  央行对P2P网络借贷行业非法集资行为进行了清晰的界定,主要包括三类情况:资金池模式、不合格借款人导致的非法集资风险以及庞氏骗局。而实践中很多借款人利用高息诱饵吸收大量资金后,明知利率太高难以偿还,直接卷款潜逃“玩失踪”;还有一些借款人募集资金的初衷是为了经营业务,并寄希望于业务盈利后归还借款,但是畸高的利息成本迫使他们投资高风险、高回报行业,一旦投资失败资金链断链,就会导致出借人血本无归。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尚福林表示:“像E租宝这样一个公司,打着互联网和P2P的幌子,向社会不特定对象吸收资金,涉嫌非法集资,目前有关部门已经立案查处,正在追缴资产,最大限度地挽回损失。”对P2P业务,尚福林表示银监会会继续加强监管,与有关部门共同开展互联网金融的专项治理。

  最泛滥手段:微商传销

  微商在中国最早出现于2012年初,一些个人代购开始利用微博、微信朋友圈发广告卖货,成为微商的雏形。2013年,微信陆续推出朋友圈、微信支付、公众号等功能,暴力刷屏屡见不鲜,微商进入野蛮生长阶段。

  然而,与生俱来的草根特质,加上无序野蛮生长,微商的成长过程始终伴随着人们的偏见和质疑。从最初的九宫格照片刷屏,到如今的鸡汤、广告泛滥,几年过去了,微商依然没有得到大多数人的接受和认可,特别在营销模式和盈利模式上,微商确实和传销也有些相似,同样是通过代理商层次分级,赚取差价,很多微商也有着类似传销的分级销售团队,也是从最低级别开始,做类似的培训,注重吸引他人的技巧,推出成功案例、心灵鸡汤等。尽管国家规定生产商、品牌商计酬必须控制在三级分销,但很多微商代理依然层层发展下线,

  而据腾讯公司统计,2016年微信的月活跃账户数为8.89亿,已超越QQ成为国内最大的社交平台。业内人士表示:庞大的用户基数决定了商机所在,让无数人盯上微商这块大蛋糕。微商本是互联网社群共享经济最早的实践者,可惜被急功近利的心态和传销给毁了。各种假冒伪劣产品和洗脑传销宣传充斥朋友圈,“好好的一张牌就这么被打臭了!”

  最高明手段:精神传销

  近年来,一种自称“教练技术”的企业培训项目近年火遍各地。学员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这种课程首先“消除人的羞耻心,然后膨胀人的虚荣心,最后导致学员丧失底线,出现学员与学员之间、学员与导师之间乱搞男女关系。”很多学员把“教练技术”定性为精神传销或邪教。

  百度百科将精神传销定义为传销变种,认为它与传销的区别在于:不再依靠层级返利来驱动销售,而是通过洗脑方式,使学员获得极大的精神满足,从而主动把钱财献上。深陷其中的学员,会把发展下线视为重要人生目标。精神传销造成的危害,除了金钱损失,还会使受害人的家庭关系破裂,更严重的会遭受难以治愈的精神创伤。相关人士认为:精神传销其实是一种将成功学、心理学、催眠术和心灵鸡汤、甚至加上宗教等“乱炖”下的洗脑术,布局者往往都精通心理学。

  而在当下,社会转型,思想多元,生活节奏快,精神压力大,人需要心灵抚慰。在此背景下,“鸡汤文章”大量传播,励志培训场面火爆,本也无可厚非。然而,一些心灵培训靠精神控制和传销手法谋利,灌给参与者的“鸡汤”里充斥着扭曲的价值观调料。这样的心灵培训往往让人变得思维单一、行为偏执,导致不少参与者人财两空,对社会的危害不言而喻。

  最潮流手段:虚拟货币

  2017年6月6日,公安部发布消息,称“五行币”创始人宋密秋(化名张健)被从印度尼西亚缉捕回国。据了解,宋密秋在境外遥控、伙同他人先后推出“云讯通”、“五化联盟”、“五行币”等多个传销名目,大肆组织传销活动骗取钱财。尤其今年以来,以投资虚拟货币“五行币”为诱饵,吸引国内众多人员疯狂参与。甚至在宋密秋被捕之后,仍有被洗脑者仍在积极推行“五行币”。

  相比其他网络传销手段,虚拟货币传销一般具有三大特点:一是有实在的产品——数字货币,而且被包装得很高级;二是参加者可以获得拉人头奖励,奖品是数字货币本身;三是数字货币会随着参与骗局的人增加而升值,在数字货币升值周期,参与者可获得数字货币的数量也会增长,参与者包括最底层参与者也会获利,但是进入贬值周期,底层参与者往往损失巨大。

  金融人士表示,虚拟货币的“老大”为比特币。随着其价格的一路飙涨,引起了各界的广泛注意。不法分子“与潮流接轨”,大肆套用“虚拟货币”、“数字货币”概念,进行传销活动。央行提示称:我国目前尚未发行法定数字货币,也未授权任何机构和企业发行法定数字货币,目前市场上所谓“数字货币”均非法定数字货币。

  最无耻手段:养老投资

  今年6月份,云南华夏养老服务有限公司因涉嫌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被云南省各级公安经侦部门依法查处,抓获主要犯罪嫌疑人张某某等37人,并查获一批涉案物品。

  经查,云南华夏养老服务有限公司以“互联网+众创、众筹、众扶、爱心、就业”工程项目的名义,在经营过程中按照“二二复制公排”模式发展下线,要求参与人员交纳900元入会费成为会员,已入会人员继续向下发展新会员,以发展人员的数量作为计酬返利依据,已涉嫌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

  如今以买养老保险的名义诱惑老人,多推行类似“三养合一”的消费养老模式,要求投资者进行消费投资。投资者加入后可注册成为会员,并可得到公司提供的等价产品。如果会员发展新投资者,就会成为新投资者的推荐人,并获得相应返利,老会员再把新投资者注册成为新会员,让其继续发展新投资者,发展的投资者越多,获利就越多。

  最搞笑手段:慈善骗局

  据北京晨报报道,近来又出现了一个新骗局——一个叫“慈善富民管理委员会”的微信群宣称鸟巢要开慈善富民大会,来京参会者交通食宿费可报销,还可现场领取5万元慈善金……如此好事儿让不少中老年人跃跃欲试。虽然北京警方已经辟谣,但仍有不少各地中老年人对此深信不疑。

  而当受害者沉溺于骗术世界里不能自拔之时,亲人们的劝解,反而被看成了敌意行为。亲人虽然有血缘关系,但是日常生活中恐怕从未有过那么高频率的亲密聊天和互动行为,一时的善意劝告如何敌得过长年累月的蛊惑话语。不仅亲人劝说没有用处,警方公开发布的辟谣信息同样遭到了受害者的质疑。

  相比于传统诈骗,这类“慈善”诈骗有着涉众范围广、持续时间长、总金额大的特点,类似传销,收费项目名目众多,只有少数上层能够获利。但和传销不同是,这类犯罪不再以销售产品为依托,多以“免费”为噱头,对公众的吸引力更大,潜在危害更深。同时,“慈善”诈骗具有犯罪分子组织层级多、资金转移渠道复杂多样、定罪定性模糊等情况,也给打击“慈善”诈骗增加了难度。

相关新闻:

下一篇:最后一页
中国质量万里行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声明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 2002 - 2015 京ICP备130128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