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乡村振兴 > 新闻视野 > >>

三夏进行时 “好种多打粮”

2022-06-02    来源:微观三农        点击:

  “科技壮苗”让“晚播麦”粒粒生金。受去年罕见秋汛影响,河南、河北、山东、山西、陕西五省有1.1亿亩晚播麦,冬前苗情为近十年来最差。中央投入60亿元促进夏粮稳产丰收,各级农业农村部门持续推进增产技术措施落地落细,夏粮长势好于预期。各地针对冬小麦播期整体比往年推迟这一特殊情况,农业农村部积极开展“科技壮苗”“百名农技人员包千村”等行动,组织农技人员深入生产一线,以“防病虫害、防干旱、防干热风、防倒伏、抢时收获”为重点,做好浇灌浆水、“一喷多防”、防灾减灾、抢时收获等工作,并通过举办培训班、手机短信、网络直播、微信群、明白纸等多种形式,加大小麦后期田管技术宣传,大大提高了技术覆盖率和到位率。

  安徽

  长江边,安徽省农垦集团华阳河农场有限公司一派繁忙景象,人们先是忙着收割小麦,紧接着播种大豆、高粱等农作物。该公司第十农业分公司经理金鑫说,测土配方施肥,是根据粮食作物需肥规律、土壤供肥性能和肥料效应,在产前提出肥料的适宜用量、比例和相应的施肥技术,实现精准施肥,获得高产优质的收益,降低生产成本。“专业技术人员在我们公司采了200个点位的样本,根据各个区域的土壤肥力,测定所需氮磷钾的含量,生产出适宜作物生长所需的配方肥,助力粮食生产。”

\

  在位于安徽省安庆市宿松县境内的华阳河农场,收割机正在作业中。新华社发(李龙 摄)

  “去年首次探索施用230多吨配方肥,今年预计推广应用420吨,将覆盖所有粮食作物。”金鑫向记者介绍说,在科技支撑、政策扶持等综合因素作用下,今年小麦取得好收成,平均亩产量1123斤左右,为5年来最高水平。

  “问‘技’于粮,是粮食丰收的重要保障之一。”安徽省农垦集团华阳河农场有限公司农业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孙跃武说,除测土配方技术外,品种筛选、土壤封闭除草、秸秆还田等技术近年来也在该公司应用,推进粮食生产高产高效。

  黑龙江

  “用一部手机操作无人驾驶插秧机,就能完成全部插秧工作,这得益于北斗卫星导航辅助直行插秧技术的应用。”在黑龙江七星农场1.5万亩无人农场示范区内,25岁的技术员杜承隆告诉记者。近年来,七星农场大力开展5G应用场景下的无人农机作业技术研究应用,在水稻种植的耕、种、管、收等环节都开展了无人农机作业示范。去年,七星农场无人化作业面积累计超5000亩。

  “我们率先在北大荒集团应用智能育种、精量点播、卫星导航、无人驾驶、农情监测等先进技术,推动人工智能、北斗卫星、信息遥感等现代技术与现代农业深度融合。通过水稻节本增效种植模式,使农业生产由粗放管理向精细管理转变,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水稻亩节本增效100元左右。”七星农场农业发展部副部长姜灏说。

  河南

  5月26日,洛阳市农业农村局组织小麦专家,在宜阳县盐镇乡会卦村对一块种植“洛旱28”的小麦田进行测产。结果,这块3亩地的小麦亩产达到382.85公斤。当天下午,在宜阳县柳泉镇河东村,洛阳市农业农村局组织专家对一块种植“洛旱22”的小麦田进行测产。结果,这块70亩的麦田,亩产高达606.43公斤。65岁的种植户王留雷说:“去年种别的品种,浇了4遍水,亩产才400多公斤。今年只浇两遍水,亩产比去年多200公斤。”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洛阳综合试验站站长、洛阳农林科学院小麦研究所所长高海涛介绍,这些抗旱小麦品种都是他们最新培育出来的,在不浇一滴水的旱棚里一遍一遍筛选,具有很强的抗旱能力。在水资源匮乏的北方,抗旱能力是影响作物产量的重要因素。选育抗旱耐热高产稳产小麦品种是抵御逆境、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途径。洛阳农林科学院有全国唯一的旱地麦种质资源库,并依靠这一资源培育出大量抗旱小麦新品种。该院选育的高产抗旱小麦新品种“洛旱6号”已成为我国第二大旱地小麦推广品种。该品种2015年曾创下亩产653.9公斤的纪录。

  河北

  5月29日,在位于深州市前营村的省农科院旱作农业研究所节水小麦示范基地,一系列节水小麦新品种长势良好,丰收在望,引来附近村众多的观摩者。今年,河北省节水小麦家族增添多个新成员。省农科院培育的节水麦“衡麦28”“衡麦29”新品种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衡麦30”“衡麦31”通过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已在全省推广应用。衡麦系列节水麦新品种涵盖了节水高产、优质中强筋、优质专用等不同类型。特别是“衡麦30”,节水高产效果明显,参加2019~2020年度全省生产试验,十几个区试点平均亩产463.9公斤,比对照节水麦“石麦22”增产7.8%,比衡4399增产5.8%,8个试点8增0减,在参试品种中产量居第1位。5月26日的测产中,“衡麦28”全生育期浇两水,亩产661.7公斤;“衡麦31”全生育期只浇一水,亩产579.1公斤。

  上海

  正值“三夏”生产时节,上海浦东全力保障“三夏”农业生产各项工作有序开展,积极做好业务技术指导和前期水稻育秧等各项准备工作,做到一手抓防疫,一手抓生产,确保今年水稻种植不受影响。今年,老港镇镇域内水稻种植面积10278亩,其中:机直播面积7829余亩、机插秧面积690余亩、飞播面积350余亩,将引进推广优质稻米新品种五个:松早香1号、南粳46、清香软粳、银香38、上师大19,涉及面积730余亩。

\

  水稻育秧工作已在有条不紊的进行中,谷种经过晒种、浸种、催芽、播种等一系列过程后,就可以通过机穴播、机插秧等方式进行栽播。目前秧盘已放到秧田中,待秧龄达到三叶一心后便可进行插秧。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4432号 京ICP备130128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