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乡村振兴 > 定点帮扶 > >>

非遗传承人赵同华:让赫哲族鱼皮技艺焕发新生

2022-08-13    来源:        点击:

文/杨升炎

  一张张看似普通的鱼皮,经过精巧的设计、细腻的刀工,变成了精美的鱼皮衣(画)制品……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鱼皮技艺的传承人,赵同华用自己对传统艺术的满腔热爱,在鱼皮技艺的道路上钻研了多年。为了不让这项濒危的民间传统技艺失传,她一直在为鱼皮技艺的保护与传承努力奔走,在传承的过程中不断创新,让鱼皮制品有了新的定义。

\

学习鱼皮技艺

  赵同华既不是赫哲族,也不曾专修鱼皮技艺。从小耳濡目染受周围亲戚的影响,手摸鱼皮的瞬间,就被其独特的材质所吸引。天然的纹络,有厚度有质感,一下子点燃了她创作的热情。那段时间,赵同华陷入了痴迷的状态,用她的话说就是创作上瘾了。

  为了提高技艺,赵同华向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赫哲族鱼皮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尤文凤学习,并成为尤文凤的徒弟。赵同华耐心向师父请教赫哲族留存下来独一无二的“鱼皮制作技艺”,并按照师父的讲解进行动手实践,用木头铲子剥下完整的鱼皮,接着用木头铡子鞣制,然后在干鱼皮上撒上玉米面软化鱼皮纤维……通常,一套鱼皮衣的制作需要花费1~2个月。

\

鞣制鱼皮

  近年来,赵同华在不断改进工艺,适应当下市场消费需求。现如今的鱼皮衣(画)题材在保持民族风格外,还不断吸取其他种类的设计题材,加入了很多新的元素,更具有时代感、立体感和动感,开发了一系列贴近百姓生活的产品,将多种艺术手段交叉相融,开创浮雕、手绣、染色、防腐等多种鱼皮加工工艺。在他的鱼皮制品里,融入现代工笔画元素,根根毛发清晰可见;手绣花瓣里都放置填充物,显得精致立体、丰盈饱满;经染色处理,明艳而不失典雅……伴随赫哲族旅游业发展,鱼皮衣(画)被越来越多游客喜爱。

  目前,她先后在佳木斯、同江等地创建4家非遗就业工坊,亲传授艺传承人30余人,带动地方下岗职工、残障人士等200多人就业,年销售额50多万元,在此期间,她创作出彩色漂亮的鱼皮衣(画)制品,其中《喜上眉梢》《冰墩墩》《建党百年》《乡村振兴》等系列作品荣获各项殊荣,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相继被各展览馆收藏展示。

\

展销鱼皮制品

  随着人们对鱼皮技艺的认识不断深入以及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赵同华让鱼皮技艺传播渠道日益多元化、数字化,通过线上展播、直播互动、话题讨论等方式,让更多的人有机会零距离关注、了解、参与赫哲族鱼皮技艺。

\

线上展播

  如今,鱼皮衣(画)的传承队伍中,已经不再只有赫哲族人。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思考,相同的是,他们都像赵同华一样希望鱼皮技艺能够传承发扬。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4432号 京ICP备13012862号